曹操当丞相时,为何先坑赵温,后杀孔融?6年后才知,曹操真高明

啊狮说历史 2024-12-10 07:46:34

《曹操当丞相时,为何先坑赵温,后杀孔融?6年后才知,曹操真高明》

建安十三年,许都朝堂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一向以忠义著称的司徒赵温,突然上书推荐曹丕出仕,不料却遭到曹操雷霆震怒。紧接着,孔圣后裔孔融也在这一年遭遇不测。更令人费解的是,与孔融相交甚好的郗虑,却在这场风波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当时的朝野上下,谁也没想到这一切竟然都是曹操精心设计的连环棋局。而这盘棋的真正目的,直到六年后才浮出水面。从赵温被罢官到孔融遇害,再到郗虑的角色转变,曹操究竟在下一盘什么样的棋?他为何要在同一年内接连除掉这些重臣?又为何偏偏选在这个时机?

一、许都惊变:赵温之祸

建安十三年的春天,许都城内传出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司徒赵温上书推荐曹丕出仕!这则消息一出,朝野震动。

要说这赵温,可不是个简单人物。他自从汉献帝东迁以来,便一直追随在左右。当年李傕、郭汜叛乱时,赵温曾与二人当面对质,差点丢了性命。后来又在曹操迎接汉献帝时,力劝天子东行,可谓是汉室的铁杆支持者。

赵温为官清廉,生活简朴。即便身居司徒高位,府上也是门可罗雀。每逢朝会,他总是骑着一匹瘦马,身边只带两三个随从。这般作风,在当时的朝廷上下可谓少见。

正因如此,当赵温突然上书推荐曹丕时,许多人都觉得蹊跷。要知道,赵温向来对曹操保持着一定距离,从不过分亲近。这次为何要主动为曹丕说话?

更让人不解的是,曹操对这份推荐竟勃然大怒!按理说,有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推荐自己的儿子,这是天大的好事。可曹操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立即上书汉献帝,以"推荐不实"为由弹劾赵温。

这份弹劾奏章措辞严厉,直指赵温"不察实情,妄加推举"。朝廷上下一时议论纷纷,有人说赵温是好心办了坏事,也有人猜测这其中必有隐情。

就在众说纷纭之际,汉献帝竟然批准了曹操的奏请,一道圣旨下来,赵温被立即免去司徒之职!这位追随汉献帝多年的老臣,就这样黯然去职。

更令人唏嘘的是,赵温被罢官后,身体每况愈下。不到半年,便在家中病逝。临终前,他对前来探望的故交说:"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只可惜未能尽忠汉室。"

赵温的骤然离世,在许都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说他是郁郁而终,也有人暗中议论这其中另有隐情。但无论如何,赵温的倒台,让朝中其他大臣都噤若寒蝉。

此时此刻,谁也没想到,这仅仅是曹操一系列部署中的第一步。而在赵温倒台的同时,另一位重臣孔融,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二、孔融之死与郗虑的转变

赵温的倒台还未平息,许都城内又起波澜。这一次的主角是孔圣后裔、北海名士孔融。而在这场政治风波中,最令人意外的是郗虑的态度转变。

要说这孔融,在当时的文坛可谓是一位泰斗级人物。七岁就能谈吐不凡,被称为"神童"。到了建安年间,更是与王粲、陈琳等人并称"建安七子"。他不仅文采斐然,更是以直言敢谏闻名天下。

在朝堂之上,孔融从不吝惜自己的意见。有一次,曹操在朝会上询问众臣:"为何如今人才辈出,却难成大事?"其他大臣都不敢直言,唯独孔融站出来说:"今之用人,唯才是举,岂复问其忠邪?"这番话可谓是暗指曹操用人不当。

而郗虑在此之前,一直与孔融交好。两人常在一起吟诗作对,论道谈玄。郗虑曾多次称赞孔融是"当代圣人",孔融也回赞郗虑是"郑玄高足,文武兼资"。

可就在赵温被罢官后不久,郗虑突然在朝堂上的态度大变。这天,汉献帝当着众臣的面问孔融:"卿以为郗虑此人如何?"孔融竟直言不讳地说:"此人才学虽优,却不宜授予实权。"

这番话一出,郗虑立即反唇相讥:"孔北海任北海相时,不过是个无能之辈。如今连一方之地都保不住,有何资格评论他人?"

就这样,这对曾经的"文坛挚友",一夜之间反目成仇。更令人没想到的是,曹操竟在此时任命郗虑为御史大夫,专门负责监察百官。

郗虑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弹劾孔融。他列举了孔融三大罪状:其一,诽谤朝廷;其二,结党营私;其三,品行不端。这些罪名,在当时可都是死罪!

孔融被捕入狱时,曹操派人问他:"你可知罪?"孔融却慨然答道:"竹杖芒鞋,直入青云之上!"这句话流传开来,更显出他的傲骨。

最终,孔融因"大不敬"罪被处死,其家人也未能幸免。临刑前,孔融对着儿子说了一句令后人唏嘘的话:"若生后世,当如今日!"

孔融的死讯传出后,许多文人都私下流泪。但在朝堂之上,却鸦雀无声。而这位曾经的北海名士,就这样成了曹操通往丞相之路上的又一块垫脚石。

郗虑在此事后,地位反而愈发稳固。谁也没想到,这位曾经的儒雅文士,最终会成为曹操手中的一把利刃。而这把利刃,在六年后的那场惊变中,还将再次显露锋芒...

三、曹操的暗中布局

赵温的倒台、孔融的陨落,看似是两起独立的政治事件,实则暗藏玄机。曹操此时正在酝酿一个更大的计划:废除三公制度。

自汉朝以来,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并立,一直是朝廷权力的核心架构。曹操虽贵为司空,但在重大决策上,仍需与太尉、司徒达成一致。这种权力分散的局面,显然不利于他掌控朝政。

建安十三年的春天,曹操与心腹荀彧密会于许都北园。当时荀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重设丞相制度。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曹操的认可。荀彧随即开始暗中联络朝中重臣,为废三公做准备。

许都的文人集团此时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陈琳、王粲为首的一批文人,开始在诗文中暗示三公制度的弊端。他们写下《举贤论》、《时政论》等文章,认为"三公分权,决策迟缓",subtly为曹操的改革铺路。

与此同时,曹操也在军方势力中布局。他将心腹大将夏侯惇调入许都,任命为中领军,掌管京城禁军。另一员大将曹仁则被任命为屯骑校尉,驻扎城外。这两支力量,成为了曹操在许都的军事保障。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曹操还在暗中拉拢了一批汉室宗亲。他以优厚的待遇笼络汉献帝的几位叔父,使他们在朝堂上为己所用。这些汉室宗亲的支持,为曹操废三公增添了几分"正统性"。

当时的朝廷上,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尚书令杨彪。他是汉室的老臣,在朝中颇有威望。曹操通过荀彧多次游说杨彪,希望获得他的支持。但杨彪始终保持沉默,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到了建安十三年秋天,曹操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他先是以"军国要务"为由,要求三公府的文书必须经过他的审阅。这一举措,实际上已经架空了三公的职权。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之喜降临到曹操头上:太尉钟繇因病请辞。这个职位的空缺,给了曹操一个绝佳的机会。他立即上书汉献帝,建议"暂时"搁置太尉一职。

这一连串的布局,如同一张精密的网,将朝中各方势力都笼罩其中。而这张网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彻底改变这个延续了四百年的政治体制...

四、汉献帝的最后反抗

眼看曹操的势力日渐壮大,汉献帝并非坐以待毙。建安十三年冬,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较量悄然展开。

这一年的深冬,汉献帝突然下诏,要重新启用一批故旧大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修,这位杨彪之子以才智过人闻名于世。汉献帝的这道诏令,表面上是为朝廷储才,实则是在为自己构筑新的力量。

不料这道诏令刚一发出,就遭到了曹操的坚决反对。曹操以"用人不当其时"为由,连上三道奏折要求收回成命。朝堂上顿时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紧要关头,汉献帝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召开了一场特别的朝会,邀请在京的大臣悉数参加。会上,汉献帝当众展示了一份秘密档案,这是汉朝历代丞相的官制记录。

汉献帝指出,从汉武帝以来,丞相一职就一直受制于三公,从未独揽大权。这番话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矛头直指曹操试图恢复丞相制度的企图。

朝会结束后,一批老臣纷纷上书支持汉献帝的观点。其中尤以尚书令杨彪的奏折最为激烈,他援引古制,强调"天子之权不可旁落"。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反击,曹操采取了迂回战术。他先是下令暂停讨论政制改革,转而处理边境军务。这一举动看似示弱,实则是在调动兵力。

建安十四年初,事态出现了新的转机。汉献帝的一位亲信内侍在宫中被发现秘密传递信件。这些信件的内容虽然没有公开,但很快,支持汉献帝的几位大臣就相继被以"结党营私"的罪名革职查办。

更为关键的是,汉献帝身边的禁军也在这时发生了变动。原本由汉室宗亲担任的羽林中郎将,被曹操以"军令混乱"为由,改由他的心腹夏侯惇统领。

到了建安十四年春,朝廷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那些支持汉献帝的大臣,要么被革职,要么噤若寒蝉。就连一向刚正不阿的杨彪,也以"年迈体衰"为由告老还乡。

然而,这场较量还未结束。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汉献帝已经认命之时,他还留下了最后一张牌:伏皇后。这位坚强的女子,将在六年后掀起另一场惊天波澜...

五、权力的终极博弈

建安二十年的初春,许都城内笼罩着一层诡异的气氛。这一年,曹操终于对汉献帝最后的倚仗——伏皇后下了手。这场风波的执行者,正是六年前在孔融案中扮演关键角色的郗虑。

伏皇后出身并不显赫,却以才智过人闻名。她在后宫中暗中支持汉献帝,多次通过宫中内侍向外传递密信。这些年来,但凡有反对曹操的势力,背后总能看到伏皇后的影子。

曹操派出两个人执行这项任务:一个是宫中小吏华韵,另一个就是已经升任为廷尉的郗虑。当年在孔融案中表现出色的郗虑,这一次被委以了更重要的使命。

行动那天,华韵闯入后宫,从夹壁之中拖出了伏皇后。当时的场面极其震撼:华韵抓着伏皇后的头发,当着众人的面将她拉过汉献帝居住的永乐宫前。

汉献帝站在宫门前,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他对伏皇后说了一句令后人唏嘘的话:"我自己都不知还能活多久,又如何保护得了你?"

更令人深思的是郗虑的表现。这位曾经慷慨激昂的朝廷重臣,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沉默。当汉献帝转向他,说出"郗公,天下宁有是邪"这句话时,郗虑仍然一言不发。

伏皇后被废黜后,汉献帝的最后一道防线也被攻破。朝廷上下无不为之震动。那些曾经支持汉室的大臣们,有的选择告老还乡,有的干脆转投曹营。

这场权力的终极博弈,以伏皇后的悲剧作为终章。从此,汉献帝彻底沦为傀儡,而曹魏政权的基础也最终确立。回首六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政治风暴,从赵温的倒台到孔融的被害,再到郗虑的转变,一切都指向这个必然的结局。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在邺城大宴群臣。席间,有人提起了当年的种种往事。曹操举起酒杯,望着满座宾客,却只说了一句:"天下英雄,谁是庸才?"

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寒冷,许都城内飘起了鹅毛大雪。宫中的老内侍偶尔还能听到汉献帝在深夜独自吟诵伏皇后生前爱读的诗句。而曾经叱咤朝野的那些人物,如今或死或隐,只留下一段段令人唏嘘的往事。

而郗虑,这个在整个事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人物,此后再也没有在重大政治事件中露面。据说他在晚年时常独坐庭院,对着庭前的梅花一坐便是一整天。

那些年轻时慷慨激昂讨论天下大事的文人,那些站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的大臣,那些为汉室殚精竭虑的忠臣,都已随风而逝。留下的,只有这座古老的许都城,和城中不断更替的权力游戏。

人间权力的游戏从未停止,而这一场博弈,注定要载入史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