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考古人王欢:探源珠三角,解密西樵山

凌青开心趣事 2024-10-17 01:57:20

草木葱茏的西樵山下,一阵窸窣声传来,王欢和同事徒步向丛林深处走去。这是来自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一支队伍,他们正在开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在广东西樵山地区的考古调查。

西樵山东麓,此时暑气尚未消散,四周林高草深,一种名为燧石质细石器的古遗存是他们今天的目标。此类石器硬度大,石片边缘锋利,远古人类多作小刀使用。

西樵山东麓,王欢(右一)带队在野外开展考古调查。(摄影:钟振彬)

俗话说,“未有珠三角,先有西樵山”。作为四五千万年前因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死火山,西樵山的优质石料一直为当地人所利用,西樵山也享有“珠江文明灯塔”的美誉。

王欢一边探路一边介绍:“作为大型石器加工场,西樵山出土的石器异常丰富,考古学大家贾兰坡先生就讲过,这里的石器就是用火车拉,一时也拉不完。”

气候炎热,为了防止被晒伤,王欢和同事纷纷“全副武装”。其中,两位年轻小姑娘更是把自己包裹得严实,防晒帽、冰袖、登山鞋等户外装备通通用上,只露出一双眼睛。她们还将点燃的蚊香盒挂在登山杖上,用来驱赶蚊虫。

图为平面岗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来源: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2023年3月份开始,王欢团队就在西樵镇驻点。白天上山调查,晚上回旅馆休息,一年多来,他们的活动半径很少超过西樵山的范围。

每天早上8点,王欢便带队进山调查,傍晚太阳下山后,他们也结束一天的户外工作。在日复一日的调查与勘探中,王欢团队前不久终于确认了平面岗遗址考古发现的重要性。

王欢自我调侃,工作十余年,她在单位是出了名的“运气不好,手气不行”,“平面岗遗址本身比较重要,对我个人来说,也是工作截至目前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西樵山下的岭南考古遗存修复保护研究中心内,王欢(中)和同事们测量着平面岗遗址出土的石器。(摄影:钟振彬)

她向记者介绍,西樵山遗址群于1958年首次发现,随后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与试掘工作。根据出土的大量形制特殊的双肩石器,1960年贾兰坡先生提出了“西樵山文化”的概念,遗址群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

“但由于缺乏系统工作,西樵山遗址群及‘西樵山文化’的具体内涵与年代认识均不清晰。”2023年3月起,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西樵山遗址群开展了区域系统调查与勘探工作。

该遗址位于西樵山东南麓山前冲积扇上,属于西樵山遗址群最早发现地之一的富贤村范围内。2023年9月至2024年4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确认该遗址包含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两个时期的遗存。

图为浸泡在纯净水中的平面岗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木器。(摄影:钟振彬)

平面岗遗址碳十四初步测年结果显示,旧石器时代堆积年代为距今40000年以上,新石器时代堆积年代多为距今5900—5000年之间。该遗址将西樵山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五六千年前大幅提前至四万多年前,并被确认发现了珠三角地区最早的人类遗存。

“西樵山遗址群已知含有石器的地点就有二十多处,调查中我们又有一些新的发现。这二十多处地点具体的年代、遗物特征、与周边遗址的关系等目前都不是特别清楚,所以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当前,王欢和同事们重新转入到了田野调查工作中。

图为平面岗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石器。(来源: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王欢是陕西咸阳人,个子小巧,能言快语,性格十分爽朗。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班味”不重。和大多数考古人一样,因为不喜欢格子间里的工作,王欢才选择了奔赴田野。

在她看来,田野考古这个岗位非常锻炼人,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尤其作为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除了学术研究,还要跟基建方做好谈判,跟当地村民处好关系,与当地政府部门做好协调。不仅如此,在工地上还要协同好团队,回到单位再做好报账工作……”

图为王欢主持发掘的平面岗遗址出土器物。(摄影:钟振彬)

从业12年来,这份工作带给她的成长无疑是巨大的。如今,王欢已经担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历史时期考古研究所所长一职,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负责人。

尽管她会自嘲运气不好,但当被记者问到运气和实力哪个更重要时,王欢还是选择了实力。“有了实力,当运气来临时,才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嘛!”她打趣地说。

图为西樵山东麓山脚。(摄影:钟振彬)

西樵山的山野中,阳光依旧刺眼,远古的秘密就埋藏在地下。王欢和同事们继续积攒着实力,然后静待运气的到来。

0 阅读:0

凌青开心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