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要过年,有的公司发工资发出花来了,那消费券代替工资。这是怎么回事呢?
《劳动法》明确规定,不能以消费券、购物卡等等价物代替工资,只能作为员工福利。

吉林长春一家公司财务出了问题,公司高层绞尽脑汁、别出心裁地相处了发行消费券代替部分工资的薪酬方式。

公司高层考虑到基层员工生活压力大,在工资替代方面,高层优先配比消费券,职位越高,分配到的替代消费券越多。
有网友透露,基层员工5000的月薪,可以拿到4000的基本工资和1000元消费券。这种消费券可以买车位、交物业费等等。

无独有偶,山东、河南网友表示,有公司发购物卡,还限制消费时间和消费金额。

这里就清晰明了了,马总以前的某币就是这样运作的,后来就无疾而终了。
笔者觉得,无论是消费券还是购物卡,作为员工新年福利没问题,但作为薪酬发放,就不合情理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