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给大家讲讲那些“烂尾楼”的逆袭故事!最近,超高层“烂尾楼”们纷纷传出好消息,要集体复活啦!这可真是让人大呼“活久见”,仿佛看到了城市天际线又热闹起来的希望。
中国是全世界摩天大楼最多的国家,全球前十大超高层建筑中,超过一半的项目都位于中国。然而近年来,随着“摩天大楼热”退烧、房地产周期下行、开发商资金面紧张,不少超高层项目的建设陷入停滞。
近期,一批摩天大楼纷纷迎来关键节点、好消息频出——有些项目宣布重启工程,有些项目则宣布交付在即,即将开启全球招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而坐落在城市核心区域的超高层,作为重要的城市存量资产,正迎来新的机遇。
先来说说“中国结构第一高楼”天津117大厦。这可是个传奇人物!它2008年就开工了,比上海中心大厦还早,当年还一度是“中国第一高楼”。结果呢,上海中心大厦早就落成了,它却因为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成了“烂尾楼”。不过,好消息是,4月17日,天津117大厦拿到新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复工在即啦!这可真是“老树发新芽”,让人期待不已。
再看看“西南第一高楼”成都绿地蜀峰468项目。这个项目也是“命运多舛”,2010年就拿地了,结果2019年起就因为资金问题停工了。不过,今年4月21日,它也正式重启了!绿地集团还说,2027年上半年就能竣工交付。这可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人不得不佩服它的“韧性”。
还有“华中第一高楼”武汉绿地中心。这个项目也是经历了“降高”风波,最终高度定为475米。虽然中途因为款项问题短暂停工,但今年2月9日,它宣布交付在即,全球租售工作开启。这可真是“大器晚成”,让人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
这些超高层“烂尾楼”的复活,可不是偶然的。这背后可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盘活存量”,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存量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的机遇。政府和企业都在努力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这些“烂尾楼”的复活,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这些超高层建筑的复活,可不是简单的“起死回生”。它们可是经历了重重考验,才有了今天的“重生”。就像天津117大厦,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积极推动,可能还在“沉睡”中。而成都绿地蜀峰468项目,如果没有中国五冶集团的加入,可能也很难重启。
这些超高层建筑的复活,对楼市信心可是有大大的好处。它们的复工和顺利交付,能给行业带来信心回归,让购房者和投资者对市场更有信心。不过,宝子们,这些超高层建筑的重启和入市,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毕竟,它们的体量巨大,建设成本高,运营难度大,建成后的出租压力也不小。
不过,开发商们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已经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了。而且,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核心城市的超高层建筑还是有市场需求的。只要运营得当,写字楼的租售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与空间的。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些超高层“烂尾楼”的华丽转身吧!它们的复活,不仅能让城市天际线更加美丽,还能给房地产市场带来新的活力。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你就能在这些超高层建筑里办公,享受着城市的繁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