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赴港闯荡,49岁被枪杀横死街头,留给4妻15子半个铜锣湾

姑婆看事 2025-02-23 17:52:48

17岁那年,美国出生的利希慎回到香港,不但开始了自己的商业版图,而且还先后娶了4位妻子,生下了15个子女。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事业生活皆兴旺的他,却在49岁那年却被枪杀,横死香港街头。

利希慎到底什么来头?美国出生的他为何要去香港闯荡?拥有巨额财富的他,又为何会被人枪杀?如今的利氏家族又发展如何呢?

利希慎家族的起点,始于一场充满血泪的跨国淘金梦,想要了解利希慎,还要从他的父亲利良奕说起。19世纪中叶,利希慎的父亲利良奕为摆脱广东新会的贫困,远赴美国旧金山淘金,然而到了美国之后,他要面临的却是种族歧视与资本压榨。为了赚钱,也为了改变家族命运,利良奕虽然饱受折磨,但是也攒下了不少积蓄,之后便转战去往了夏威夷,并于1879年诞下利希慎。

在夏威夷呆了一段时间后,利良奕决定重返香港,试图在殖民经济中寻找生机。

回到香港后,利良奕先将儿子送到了皇仁书院学习,然后开始经营布料、内衣等小本生意,但始终难逃温饱困境。利良奕在绝望中铤而走险,涉足ya片贸易——这一选择成为家族命运的转折点,彼时,港英政府将ya片贸易合法化,利家借此迅速积累资本。

而此时的利希慎,经过在黄仁书院的系统学习,学到了很多现代的知识,而且还学习到了中英双语,从而为他以后创办商业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之后,利希慎凭借在皇仁书院习得的双语能力与商业嗅觉,将ya片生意推向巅峰,不但成立了裕兴公司,垄断香港ya片市场,而且还将触角伸向澳门,成为与上海杜月笙齐名的“ya片大王”。

然而,暴利背后是民众的深恶痛绝,香港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利己害人,欺贫重富,神憎鬼厌,街知巷闻”,暗讽利希慎的粤语谐音,道尽其财富的原罪。

1920年代,香港政府开始收紧ya片政策,利希慎被迫寻找新出路。1923年,他以385万港元购得铜锣湾大片荒地,原计划种植ying粟,却因禁烟令夭折。这一看似失败的决策,却意外成为家族百年繁荣的基石。因为在这之后,利希慎开始转向开发地产,建造利园游乐场、利舞台戏院等标志性建筑,将荒山变为商业中心,并立下“只租不卖”的祖训。

不得不说,利希慎的这一战略眼光远超时代,随着香港城市化进程加速,铜锣湾地价飙升,利家仅凭租金年收入便达数十亿港元。时至今日,希慎兴业旗下40万平方米物业估值超800亿,成为香港“老钱家族”的象征。

可世事难料,1928年4月30日,利希慎在中环街头被人连开三枪身亡,因为当时既没有监控设备,又没有愿意站出来作证,导致案件至今未破。不过外界猜测,凶手或是商业对手、澳门ya片利益集团,甚至家族内部纷争,但真正的死因,至今仍是个谜。

利希慎的暴毙将家族推向危机边缘,然而在家族产业岌岌可危之时,原配黄兰芳挺身而出,凭借商人世家的素养稳控大局。她执行遗嘱,召回海外子女,切断澳门du品业务,并联合汇丰银行化解债务危机,为家族转型奠定基础。不止于此,2007年起,希慎兴业引入职业经理人,董事会中利姓成员不足半数,决策更趋专业化,真正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除此之外,家族不但参与慈善事业,捐建学校、医院等,而且还涉足金融、科技等领域,甚至还与邵逸夫合作创办了TVB,让家族声望超越商业范畴。

在香港的百年风云中,利氏家族的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商战史诗。从ya片贸易的暴利发家,到铜锣湾地产帝国的崛起,再到四代传承的财富神话,利希慎家族的兴衰,可谓是映射了香港的历史变迁。

今日铜锣湾的繁华霓虹下,利氏家族的故事仍在续写,而其中的荣辱得失,或许正是所有豪门兴衰的一面明镜。

**参考资料**

1. 网易新闻《年薪2610万,利蕴莲成香港隐形女首富》

2. 界面新闻《“ya片大王”利希慎家族兴衰史》

3. 腾讯新闻《走进香港铜锣湾「地主」:百年利氏家族》

4. 网易订阅《他曾坐拥铜锣湾,49岁遭人暗杀》

5. 搜狐财经《新家办传奇利氏家族》

0 阅读:1

姑婆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