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俊俊今天是第2732天硬核不断更分享新小号——最新的看片号,防止失去联系!
2019年,《饥饿站台》上映,豆瓣评分从7.1分,一路涨到7.9分。作为曝光人性的反乌托邦电影,它红极一时。而就在昨天,续集(前传)登陆网飞,它终于回归了。
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设定。在不久的未来,人类创造了一个名为「监狱坑」的场所。监狱坑是一栋大楼,或者说像一座塔,由上至下数,最高层是0层,依次向下延伸,深不见底。(上帝视角一共333层。)住进来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层,也不知道自己会被分配到几层。每隔一个月,就会随机分配到一个楼层,以及随机分配一个室友。
除了囚禁罪犯的功能以外,公民还可以自愿申请入监,并承诺释放后会得到一个「证书」,证书可以增加公民的社会流动性。所以这个监狱坑,也叫做垂直自我管理系统。简单点来说,就是一个自闭的监狱。无论是犯人还是自愿的人,在进来之前都会进行面试登记,并且做两件事:1报上自己最爱吃的菜;2并带上一件自己最想带进来的物品。0层住着一群厨师,每天负责做饭往下送,而菜单就是所有囚犯们进来前登记的菜品。
送菜的方式,是每层楼中间都有一个长方形的大洞,一块巨大的石板上放着菜,像磁悬浮一样慢慢的下降到大洞处,停留一定的时间,供囚犯们进食。时间一到,石板就会下降到下一层,把所有楼层送完后,石板会高速飞升回0层。囚犯们只能在石板停留的时候进食,如果在石板下降后还保留食物,房间里就会自动加温或降温,直到囚犯被烤死或冻死。这种进食模式,每天一次,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这部电影最棒的就在于设定。而故事情节,其实非常简单直白。有多直白?直白的像是在上政治课一样。监狱坑整个结构就是社会结构。监狱坑是一层一层的,这叫「阶层」或者「阶级」。0层的人衣着整齐,物资丰富,文明礼貌,分工明细,这叫「顶层人」,或者「天龙人」。或者,用莫言的话说,除了受刑者、行刑者、观邢者,还有第四种人叫“他们”。0层的人就是“他们”。0层的人做好了食物向下输送,这叫「资源下放」。
从1层开始,越靠上的人,可以接受到越多的资源,可以吃饱还可以浪费,甚至这些人之间还可以沟通。一方面说明「文明」在物资丰富的时候才会建立。另一方面说明上层社会的奢华。
往下2——30层,物资逐层减少,人们开始互相猜疑伤害,就为了抢夺那一点剩余资源。从大概40-50层开始,就只剩下残羹剩饭了。
过了100层,什么都没有了,盘子都舔干净了,骨头都吃光了,于是就开始人吃人。如果你学过历史,就知道人吃人不是什么新鲜事。且不是鲁迅笔下象征性的吃人,而是字面意义上的吃人。在下层生活的人,抱怨上层浪费资源、破坏资源。但是等他们随机去了上层,就开始报复曾经受的苦,开始浪费破坏。这,是一种循环。
2020年,《饥饿站台》在国内爆火,很多人看过之后,都感慨社会,人性,阶级,随机命运和压迫。尤其是对人吃人的黑暗有说不出的恐惧和迷恋。但我当时,只给了7分,因为这部作品,过于直白,没有隐喻,全是明喻。它很有冲击力,但却没有生命力。
现在,第二部已出。果然,口碑大不如第一部。多数人给出的评价都出奇的一致——吃老本。只是在第一部的设定上,做出小小的改动,换了主角。但换汤不换药,没有扩充,没有改变,没有新意。其实,这部电影激发了我一直以来,对反乌托邦作品的疑虑。即为,他们描绘出人性与社会丑恶矛盾的一面,却无法描绘出理性发展的一面。(少数作品除外)
他们总觉得,乌托邦不存在,任何试图建立起完美框架的社会都会被反噬。但他们给出的理由,又是如此的单薄鸡肋,甚至绝大多数都是个人意志去左右社会走向,完全没有社会的整体纠错机制和自我修复功能。当然,人性是非理性的,进步是缓慢的,文明是珍贵稀有的。少数人耽误历史发展,重蹈覆辙是经常存在的。我并不是说乌托邦很简单就建立了。但,乌托邦科幻题材,本身就应该设计出更为精密的社会体制,去尽可能的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也就是说,当你试图建立一个东西的时候,本身就应该竭尽全力的去提高它的质量和寿命。而大部分乌托邦作品,只是讽刺现实,却无法预测未来。他们只是想说,人有原罪。
换句话说,最终成、败都可以,这不是乌托邦电影的主要矛盾。但过程和设计是否深思熟虑,是否合乎现实发展规律,才是此类型作品的质量标准。如果只讽刺现实,那是没办法在解构之后完成建构的。只能单纯的宣泄,并不是顶级艺术品。譬如,《黑客帝国》由于其思想性和前瞻性,就可以称为神作。与此类似的许多模仿作品,都因为各种局限而无法达到其高度。再说《饥饿站台2》,在第一部的基础上,没有任何扩展,补充,思考。唯一做出新意的,就是弄了一个受膏者(执法纠察队)来试图维护修复体系。
但是,它执法的方式太过于激进,粗暴武断,毫无人性,毫无回转余地,导致好人和好人PK同归于尽。这个过程就非常的不合理(哪怕它在历史上发生过,有真实的原型,罗伯斯庇尔)它的主要矛盾,是“法律无情人有情”把这个东西做成乌托邦崩塌的导火索,甚至引起了所有人的同归于尽,多少显得有点虎头蛇尾,小题大做。那换一个稍微灵活一点的执法者,是不是就问题解决了?乌托邦就成立了?换一个没那么具有反抗精神的顺从者,是不是就“虽然铁血但很公平”的活下去了?再者说,一共333层,食物送不到180以下,说明你法律执行不到位啊。你不优先去处理偷吃食物的野蛮人,反而逮着帮忙的群众,你这不是无情,而是脑瘫。这样的例子,在反乌托邦作品里其实有很多,大多数都是设定很有趣,但过程很无语,结局很莫名其妙。
总之,如果以科学的眼光来看,这些论证都是有毒证据,都是被污染的信源。它并不能完全的从理论上推导出——任何乌托邦的建立都会崩塌。这也是此类型作品的通病,难以服众。我也觉得,如果谁要建立乌托邦,99%都是会失败的。但我想看的,是严谨又精彩的失败过程,而不是狗血。只有极少数优秀的反乌托邦作品,可以用深度的思想实验和令人信服的发展规律,给出详尽且合理的结局。比如,《美丽新世界》的乌托邦其实是成立的,只不过它并不完美,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个价值观体系。它不会因为某个人的一时激愤就崩塌,因为它能够运转就一定存在纠错和修复,是经过全面思考的。但它也过于不自由,过于死板压抑,把一切命运都设计好,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因此,才有了野蛮人那句充满了人性的话:我知道,但我偏要。“可是我不想要舒适。我想要上帝,我想要诗歌,我想要真实的危险,我想要自由,我想要善良,我想要罪恶。”“事实上。”穆斯塔法·蒙德说,“你是在要求不开心的权利。”“那么很对。”野蛮人桀骜不驯地说,“我就是要求不开心的权利。”
大多数反乌托邦作品,如《饥饿站台》,它的设计,角度,创意,让人眼前一亮,直接刺破了社会的虚伪,显出原型本质,就好像是一个照妖镜。但除了这个角度之外,再无新意,更宏观的更深度的推导,就无法继续下去了。所以到最后,只能找出某个理念奇葩的替罪羊,或者系统里很明显却无人修复的BUG,去搞出崩塌的结局,多少有点刻意 。但是当你想挑毛病的时候,人们就会说,人性就是愚蠢的,历史就会重演的,所以我的作品是没毛病的。这真的很不科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关注后,回复「电影」1000部好片推荐!回复「书单」获取独家好书!回复「读书」获取最全书籍!回复「心理学」获取心理、哲学从入门到进阶书单!记得帮忙点星标和在看。
无论哪一层级,无论表现多道德崇高 ,当他们可以决定别人命运时候 ,他们依然会表现出邪恶贪婪自私自利一面,甚至比之前的人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