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的词曲作者——田汉、聂耳

简介一个人 2025-03-29 20:28:56

田汉

田汉(1898-1968),原名田寿昌,湖南省长沙县人,享年70岁。

1916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人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并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创造社”以倡导新文学。

1922年回国,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

1924年与妻子易漱谕创办《南国半月刊》,并先后在长沙第一师范和上海大夏大学任教。

易漱瑜

1926年在上海与唐槐秋等人创办南国电影剧社,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校长,南国艺术学院院长兼文学科主任,《南国月刊》主编,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执委、左翼戏剧家联盟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委委员(一度被捕),《抗战戏剧》半月刊编辑,《抗战日报》主编,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第6处处长(厅长郭沫若),重庆《戏剧春秋》主编。

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创作了《丽人行》、《忆江南》、《梨园春秋》等戏剧和电影。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戏曲学校首任校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主席郭沫若【兼】),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

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田汉、安娥夫妇

他一生创作话剧、歌剧60余部,电影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

抗战时期他填写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经聂耳谱曲后传唱全国,并成为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田汉、聂耳合影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别名聂子义,云南省玉溪市人,终年23岁。

早年先后考入云南第一联合中学和昆明云南省立第一师范。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在上海参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昆明市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国民革命军第16军学生兵、特务连文书,广东戏剧研究所附属音乐班学员,上海“明月歌剧社”乐队练习生,北平艺术学院音乐系学员(1932-),上海联华影片公司第二厂音乐部主任。

聂耳

1935年7月17日,他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

他于1935年初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在1949年的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有电影《聂耳》。

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电影《聂耳》海报

主要作品有《饥寒交迫之歌》、《卖报歌》、《翠湖春晓》、《雪花飞》、《金蛇狂舞》、《码头工人》、《苦力歌》、《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铁蹄下的歌女》、《采茶歌》等。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