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一家三口被撞身亡一审结束,双方能用4个多小时激烈控辩,一定是廖某不认罪

羿慕南枝 2025-04-17 19:33:01

景德镇那场惨烈车祸至今让人揪心,一家四口命丧车轮。近日案件一审结束,长达四小时的激烈控辩,揭开了这场审判背后复杂的博弈。

庭审现场,被告廖某始终坚称事故是 “意外”,拒不认罪。当检察官展示监控画面 —— 轿车在斑马线前毫无减速迹象,径直撞向行人时,廖某攥着栏杆的手都泛了白。庭审结束后,廖某母亲在法院外崩溃哭喊:“我儿子没故意撞人!” 而受害者家属李阿姨则泣不成声:“四条人命,一句意外就想了事?”

这场漫长庭审的核心争议,在于罪名认定。若廖某认罪,本可当庭宣判,如今却择期宣判,显然卡在 “交通肇事罪” 与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之间。肇事方坚称是过失,想以交通肇事罪定罪,毕竟此罪最高量刑 7 年,对不到 30 岁的廖某而言,服完刑还有大好前程,加上家境优渥,或许能用赔偿减轻罪责。但受害者家属坚决要求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起诉,甚至希望判处死刑,只为告慰逝去的四条生命。

社交平台上,网友们也吵翻了天。法律博主科普两罪区别:前者强调过失,后者重在主观故意。肇事方亲友发起 “求公正” 话题,坚称廖某 “无犯罪动机”,但网友甩出的监控显示,事故前车辆多次猛踩油门,明显异常。

这场司法较量,本质是法律理性与朴素正义的碰撞。法律从业者提醒,定罪需靠证据链证明 “主观故意”,但网友反驳:“监控都拍清了,难道非要凶手亲口承认才算故意?”

随着二审排期公布,案件仍在持续发酵。从网友自发监督,到学者线上辩论,这场审判早已超越个案,成为检验法治公正的试金石。大家都在等一个答案,盼法律的裁决能告慰逝者,也给社会一个信服的交代。

0 阅读:30

羿慕南枝

简介:吃瓜能手|IT资源控|大学情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