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滴滴美股价格再次大跌9%,跌破了3月16日创下的低点,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股价收于1.71美元/股,相比上市当日创下的18美元/股,股价已经跌去超过90%。
滴滴现在的市值也仅剩下80亿美元。在2017年的融资数十亿美元的时候估值已经超过500亿美元,如今近5年时间过去了,业务越做越大,但是估值却不及当时的20%,时也?命也?
滴滴的估值走到今天这个境地是多重原因导致的,比如上市之后就遇到了对互联网资本无序扩张的纠正,互联网红利已经接近尾声,中国互联网产业估值进行了一次重大的调整,再加之美国对中概股的打压,这些都可以说是外因;但是起码有一半的原因是自身的,比如选择上市的时机和地方。
4月21日晚滴滴股价大跌9%的原因是美国对中概股的打压又近了一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当地时间4月21日将理想汽车、百世集团和贝壳等17家公司加入“预摘牌”名单,这是3月份以来第五批被纳入名单的中概股公司。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表示,这17家企业提交申辩的最后时间是5月12日,3月份导致中概股大跌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预摘牌”名单,《外国公司问责法》是一把悬在中概股头上的利剑,随时都有砍下来的可能,每次吆呼一声,中概股就跌一波,中概股跌完之后港股跌,港股跌完A股跌。
现在这个事情正在解决之中,3月16日金融委会议的时候,刘鹤副总理就专门回应过这个问题,表示一直和美国监管机构在良好沟通,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努力在形成具体文件方案。
这个回应给当时已成惊弓之鸟的中概股吃了一颗定心丸,中概股大涨超过30%,滴滴更是两个交易日大涨了42%和60%,股价涨了一倍多,但是过去的这一个月将这几天的涨幅全部抹去了。
滴滴的遭遇会成为很多中概股的前车之鉴,因为滴滴在去年就决定了要退市,然后谋求在香港上市,虽然是主动要求摘牌,但是股价依然下跌非常厉害。
不过对于中概股问题也有好消息,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博鳌论坛上表示“我们(在中概股审计监管方面)的谈判进展非常顺利,现在基本上隔一周就视频谈判一次,把细节都落地,我很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达成合作协议”。在此消息的刺激下,滴滴股价在4月22日晚上开盘10分钟涨幅近7%。中概股平均涨幅近3%。
去年以来,中概股股价持续下跌,但是像滴滴这样跌幅超过90%的是不多的,究其原因除了中概股下跌这个大势以外,还有其自身的原因。
滴滴出行APP被下架,给了对手赶超的机会,高德打车等竞争对手已经在攻城略地、抢占市场份额,滴滴的龙头地位有摇摇欲坠之势,互联网企业原本就是赢家通吃的商业模式,一旦形成多头竞争之后,就会陷入苦战,滴滴当年合并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快手以及优步中国就是准备降低这种难以承受的苦战,但是现在滴滴不得不再次陷入这种红海的竞争。
接下来就是让原本盈利艰难的预期更加难以实现,2021年滴滴亏损493亿人民币,去年一季度原本已经盈利55亿了,如此巨亏也影响了现金流,2021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34亿人民币,公司现金流全靠融资撑着,2021年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金额为352亿元。
当下原本就是互联网红利的末期,各大互联网巨头都面临新增用户瓶颈的问题,滴滴APP被下线,竞争对手在快速蚕食其市场份额,如果扭转持续亏损的局面是滴滴面临的巨大难题,当然难题不止这一个,还有就是在美国退市后在哪里上市的问题,虽然香港是首选,但是时间过了这么久依然没有在香港敲钟,难免夜长梦多。
这两件事情对滴滴来说都是挺难的,当下最着急的还是要解决上市问题,要让投资者放心,完成整改,做到合规,app才能重新上架,盈利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市场不会一直等着滴滴。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互联网企业,要取代你的在排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