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男主外女主内,丈夫赚钱养家天经地义。在杭州,35岁的程序员张熹把这句话活出了悲壮感:他转行开网约车,三年拼出70万收入,每天却只敢给妻子转200元,还因“赚太少”自责到失眠。
张熹的人生经历撕开了当代中年男人的生存困境——当职场抛弃你时,连哭的时间都没有;当你拼尽全力想给家人更好生活时,却发现自己早已被时代的车轮碾得遍体鳞伤。
张熹十年前在北京当程序员,月薪过万听着光鲜,实际天天熬夜改BUG,发际线比KPI退得还快。2019年女儿要上学,他辞职回浙江老家,本想重操旧业,结果发现35岁的程序员在招聘市场堪比过季水果——看着还行,没人买单。
这哥们儿也够狠,直接切换赛道当起网约车司机。别人跑车图个自由,他跑车玩命——晚上6点到早上6点蹲守机场专线,困了在车里睡4小时,饿了靠泡面续命。他像上了发条的机器,连春节都泡在接单软件里。仪表盘上的里程数蹭蹭往上跳,银行卡余额却像挤牙膏:租车费、油费、高速费。他在三年时间跑了4021单,赚了66万多,硬是把方向盘握成了“中年救命稻草”。有同行吐槽:“这哪是跑车,这是跑命!
当张熹在社交平台晒出66.4万元的收入截图时,评论区炸了锅。有人酸溜溜地说“我在广州捡垃圾都能月入百万”,有人阴阳怪气“三年赚70万,平均每天600块,咋才转200给老婆?”这些刺耳的声音,让张熹从最初的骄傲变得畏畏缩缩,连晒数据都要把名字和头像打上马赛克。
但数据不会说谎:1008天跑了4021单,日均工作14小时,全年无休。换算下来,他每赚100元就要在车上熬2.5小时。网友只看到赚了将近“70万”的光鲜数字,却看不见他啃冷馒头省下的伙食费,看不见他用清凉油硬撑的血丝眼睛,更看不见他躲在车里接工作电话时卑微的语气。
更让人破防的,是张熹的“卑微日常”。每天收工后,他雷打不动地给妻子转200元,还附上一句“今天高速费花了200多元,自责“给少了”。面对网友的不解,他红着眼眶解释:“孩子要交托管费,老人要看病,我多转一块钱,他们就能多喝一口奶粉。”这种近乎自虐的责任感,在“渣男遍地走”的舆论场里显得尤为刺眼。
但张熹的选择,何尝不是一种清醒的智慧?他清楚地知道,程序员的“体面”换不来孩子的学费,办公室的空调吹不走房贷的压力。与其在格子间里等死,不如在方向盘前赌一把。这种“放下身段”的勇气,比任何职场鸡汤都更值得尊敬。
张熹的故事,是千万中年男人的缩影。他们被年龄歧视、被996压榨、被房贷车贷绑架,却还要在社交媒体上假装“岁月静好”。当网友嘲讽他“转200元太小气”时,不妨想想:有多少人每天连200元都赚不到,有多少家庭正在为孩子的奶粉钱发愁?
鬼信
1000多天,4100单,一天4单
账面毛数字而已,不要开支的吗?只谈进项,不淡出项,鬼扯!
4千多单66万,平均每单160多,这价格怕是拿欧元才行
睁眼说瞎话
睁着眼说瞎话
多来点这种文章,这是对现代婚姻和生育的榜样,大家都要像这样积极生活,只要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人,一定能让全家活的更好的。
真好,开着核能钛合金车,基本没有成本,高速也免费,只有进账压根没有成本支出
男人好累啊
最后说的对啊,多少人连200都赚不到,还是不要跑网约车了。
网约车是招不到人了吗?这广告打得
三年72万。每年是24万。每月是2万。每天是666.666元。如果是毛收入没问题,如果是纯收入,每天要1000元以上才行,每天开车400公里,干到每天15小时。这样算。三年不能生病,400公里每公里要0.6元油钱,220元油钱,每天,吃饭每天30元。接单4021单三年。他每单是179元。这是根据文章算出来的,还是转对了,很好,平均每单180元,真服气。全国人民快点干网约车。多好。
当你看到这种信息的时候就是劝你们租车买车割韭菜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