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拖延症?拖延症的背后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六边思维 2024-03-22 17:09:07

咱们今天就来唠唠那个经常让人头疼的问题,拖延症。先来个小测验,你觉得你有没有这症状呢?比如说,你的老板跟你嘱咐了个任务,让你搞个市场分析报告出来。你心里可能就在想,“哎,这事儿不急,不急,时间还多得很,我得先沉淀沉淀思绪。”

接着呢,你可能就不自觉地开启了摸鱼模式,开始在朋友圈里溜达,或者刷起了小视频,一不小心,就被各种小视频逗乐了。等你意识到,嘿,抬头一看,哎呦,交报告的大限快到了,你这时候可能连个开头都还没想好呢。结果呢,只能死命地把自己绑在电脑前,感觉就像是头发都要被紧张得直立到天花板上了。

到了凌晨3点,你的眼皮上已经夹了好几根牙签,防止自己睡着,你终于在一阵阵哈欠攻击中,硬生生地挤出了一份连自己都看不懂的报告出来。这就是典型的拖延表现。

拖延症真正吓人的地方在于,虽然你一开始就站在了起跑线上,却总是要等到比赛快要进入中场休息时,你才急匆匆地开始冲刺。

我问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你觉得你家那小子是不是也有点拖拖拉拉的毛病呢?比方说,放学回家后,他(或她)不是立马坐下来把作业啪啪完成,反倒是东摸摸西看看,总之就是对着作业磨蹭。

等到你催了一遍又一遍,差不多到了晚上11点的样子,他(或她)才勉强把作业给应付了事。或者是,每到周末,总得拖到周日晚上,他(或她)才突然进入“战斗模式”。更别提假期了,总是拖到假期的最后几天,不得不日夜兼程,甚至连续通宵赶作业。

这些,不也是拖延症的表现吗?这期间,家里可能因为这件事,不时爆发一些小冲突,让本该和和气气的家庭气氛变得紧张。那我们来想想,这种拖延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想象下这个场景:你那次真是拼了,加班到深夜,提前三天把那份市场报告交到老板手里。老板接过报告,随口就让你顺便也把另一个报告搞定。你心里嘀咕,那活儿不是分配给别人的吗?结果,帮忙完成之后,那个本该负责的同事反而拿到了加薪和奖励。经历了几次这种事,你是不是豁然开朗了?

原来,在老板眼里,工作永远做不完,你一件工作刚完成,不仅没得休息,反而会有更多工作跟上。而且呢,最讽刺的是,那些干得不如你的人还有可能得到奖励。

再回想一下,小时候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放学后赶紧写完所有作业,想着能玩一会儿,结果妈妈一看,哎呀,这么快就写完了?那就再做一套数学题吧。数学题做完了,妈妈又来,哎,这么快?那再背点儿小托福的英语单词吧。

渐渐地,孩子就开始思考了,看来在父母眼里,作业是永远也写不完的,你越早完成,不仅不能休息,反倒还会多出更多作业来。那怎么办?工作就慢慢做,作业也慢慢写好了。搞拖延,这不就挺简单的一件事吗?

原来这所谓的拖延症,根本就不算是什么疾病,它更像是一剂对抗来自老板和父母压力的解压神药。想想看,在孩子看来,一开始选择拖延,全身心地放松下来,那感觉简直太爽了,因为呢,这样一来,最后他们就不会被安排上额外的作业。

这种拖延,简直就像是立竿见影的降压药,迅速把因父母突如其来的加码压力给降下来,恢复到了他们能够接受的程度。这种病态的舒适感,时间一长,孩子们就可能对这种即时的解压方式上瘾了。

拖延,渐渐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这样下去,我们的孩子可能永远也体验不到高效率工作带来的快乐,甚至可能毁掉他们的一生。

往往那些最终让孩子的未来黯淡无光的,正是那些没能领悟到教育真谛,总是一味施加压力的亲生父母。同样地,那些让优秀员工灰心丧志的,往往是那些不知道如何恰当运用人才的老板。重点来了,面对挑战时,人的本能中总有那么一点点想要逃避的倾向。

拖延,有时候正是人们在巨大压力面前的一种自我保护,一种本能的反应。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远离拖延,成为一个效率高、阳光满满的人呢?又怎样能让你的员工日益进步,变得更加出色呢?希望今天的这番话,能给所有的父母和老板们带来一点启发。

0 阅读:5

六边思维

简介:感谢你那么好看还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