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零263天,27投14中得到42分11个篮板12次助攻的大号三双,成为继詹姆斯之后历史上第二年轻的40+三双球员并带领独行侠117:110战胜马刺。如果不是东契奇的横空出世,我猜你可能很难想象会另一个20岁的球员能够打出媲美年轻时詹姆斯的数据吧?何况还是一个白人球员?而这个视詹姆斯为偶像的“欧洲小皇帝”也确实越来越像当年的那个“小皇帝”…
出战时间只有35.1分钟却可以贡献29.5分10.7个篮板9.3次助攻1.2个抢断,这是本赛季至今东契奇交出的成绩单,我甚至认为不出意外,在赛季结束之后他会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场均三双王!东契奇为什么会打出詹姆斯的既视感?东契奇为什么越打越令人吃惊?东契奇有什么过人的或者说和詹姆斯一样的属性?
官网报名的选秀位置是三号位,新秀赛季大部分时间掌控着独行侠的球权,赛季中更是在送走丹尼斯-史密斯后成为了球队的绝对“掌权者”,虽然上个赛季71%的时间出任二号位,21%的时间出任三号位,只有8%的时间出任一号位。不过事实上他就和詹姆斯一样,是球队进攻端的发起者,是【球权越多能力越强】的典型代表。
著名的数据专家霍林格曾经计算过,联盟球员平均每增加1%的使用率后其真实命中率会下降0.5%,也就是产量和效率成反比,但能力越强的球员往往越能避免这样的“陷阱”,典型的如库里、杜兰特、詹姆斯等,他们使用率越高的时候真实命中率也会越高,而东契奇也是这样:
上图蓝色为上赛季数据,橙色为本赛季数据,红色虚线为东契奇TS%vsUSG%的线性,公式为【y=0.1392x+50.276】。也就是说东契奇生涯平均50.3%的真实命中率基础上每提高1%使用率后真实命中率反而提高了大概1.4%。
当然,虽然是数据大师公布的结论,而且抽取部分样本后验证也确实可以作证该结论(只是不能确定具体数值),但是很多人认为这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实际上很多球星都是使用率越高真实命中率越高,哪怕角色球员也是如此。但还有一项数据却比较特殊了:
上个赛季,东契奇场均触球次数83.8次,场均持球时间6.5分钟,场均每次触球时间4.65秒,真实命中率54.5%,投篮效率49.7%,GmSc效率值15.8;而本赛季东契奇场均触球103.5次、场均持球时间疯涨到9.4分钟,两项数据都高居联盟第一,场均每次触球时间5.45秒,同时真实命中率也提升到61.2%,投篮效率54.8%,GmSc效率值更是高达24.8。
GmSc效率值是一项和球员出战时间挂钩的进阶数据,一般情况不出重大失误的话在场时间越长效率越高,可这项数据往往会随着持球时间的增长而降低…
比如说,很多球迷认为库里持球时间越长效率会越高,也就是所谓的“养手感”?可事实上库里生涯(不管杜兰特是否加盟)平均每增加1分钟的持球时间后他的效率值比都会下降0.06,其他不管是【可无球可持球】的乔治、杜兰特等,还是以【无球能力最强】著称的汤普森等,又或者是以【球在手才能发挥能力】的哈登等,几乎联盟所有类型的球星都是平均每增加1分钟持球时间后效率值比都下降0.01~0.50甚至更多。
在我所统计的24位联盟当红球星里(因为工作量太大了所以也没法全部统计)只有两个人意外,一个是詹姆斯,平均上涨0.13,另一个是东契奇,平均上涨0.21!只有这两个人是“逆潮流”的持球者。
东契奇的效率之所以会在球权(持球时间)增加的情况下依旧提高那么多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出手距离上的改变。
上个赛季东契奇在三分线内的出手分布是篮下(0~3英尺)20.9%,近距离两分(3~10英尺)21.2%,中距离(10~16英尺)10.3%,远距离(16英尺~三分线)4.2%;而本赛季他几乎放弃了效率极低的中远距离投篮,篮下比重提高到23.6%,近距离比重提高到24.0%,中距离比重降低到6.0%,远距离比重降低到1.3%。
中远距离的比重降低了7.2%,并将其中的5.5%比重放在效率更高的篮下和近距离。
第二,出手质量的改变。
上个赛季的东契奇使用频率最高的出手方式是挡拆持球,比重达到38.3%,但是每回合得分效率却仅有0.90,只超过联盟68.7%的球员,本赛季挡拆持球同样是他使用频率最高的得分方式,比重达到37.2%,可是每回合得分效率却达到1.16,这一效率超过了联盟92.8%的球员。
使用频率第二高的得分方式则是面框单打,上赛季东契奇面框单打比重是11.2%,每回合得分0.91分超过联盟59.1%的球员。而本赛季面框单打比重达到15.0%,每回合得分达到1.08分超过联盟77.5%的球员。
这两个主要的得分方式之所以有如此质的提高我认为主要是波尔津吉斯带来的化学反应。上个赛季独行侠高质量的挡拆、掩护球员只有5号位上的鲍威尔,而且还是一个无法拉开空间的球员。可是本赛季有了波尔津吉斯的加入,不管挡拆、掩护还是吸引防守队员效果都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即便波尔津吉斯的命中率不太理想,只有39.9%,但是他依旧在进攻端带给独行侠巨大的帮助。
第三,球队环境的改变。
东契奇是一个极具传球视野的球员,但是你要说他上个赛季有多能传我并不太认同…场均只有57.6次成功传球,只有11.7次的潜在助攻,助攻传球比10.3%,潜在助攻传球比只有20.3%,也就是说并非他的队友投不进,只是他创造出来的潜在助攻数质量一般;而本赛季他在助攻质量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场均成功传球数却高达69.2次仅次于西蒙斯排名联盟第二,场均创造的潜在助攻数18.6次同样排名联盟第二仅次于詹姆斯,助攻传球比也上涨到13.4%,潜在助攻传球比更是高达26.9%。
这样的提升有许多方面的原因,队友的变化是其中之一。前面说了,东契奇本来就是一个极具传球视野的球员,他想传,也能够看到队友是否出机会了,可是如果队友不跑动即便魔术师约翰逊也很难在持球的情况下凭空帮助队友创造机会啊…
不知道为什么,我发现在出手选择上东契奇也和詹姆斯如出一辙…詹姆斯上赛季使用频率最高的得分方式也是挡拆持球,比重达到了28.1%,本赛季虽然有所下降但依旧有24.0%(略低于面框单打的24.9%),而他生涯前几个赛季更是如此,他在骑士的几个赛季挡拆持球占比平均都在20%以上,基本上和面框单打持平。面框和挡拆持球两项得分方式的占比基本上每个赛季都达到了40%~50%左右。
甚至在篮下、近距离的比重也越来越接近詹姆斯,詹姆斯职业生涯篮下加近距离出手占比48%,东契奇本赛季是47.6%,联盟外线球员里这两个距离出手比重超过35%的都不多,杜兰特也仅有34.1%。他们两个可以说是外线球员里的“另类”…
如果问我对东契奇最大的印象是什么,我会说是他的关键时刻的抗压能力。
比如上个赛季,东契奇场均2.3次最后4秒的(准)压哨出手(任意时间段)排名联盟第四,一般情况下这就属于“接锅型”出手了,虽然总体命中率34.7%并不算高,投篮效率也只有42.5%排在联盟中游,但是他两分球命中率却高达55.2%,排在联盟所有场均至少出手1次的球员中第三。
而在比赛最后5分钟,双方分差5分以内的“关键时刻”东契奇共出手92次命中41次,命中率44.6%投篮效率51.1%,更是只有其中9.8%的进球来自于队友的助攻;最后2分钟分差5分以内的“关键球”他出手43次命中20次,命中率46.5%投篮效率52.3%,只有5%的进球来自于队友助攻!上个赛季东契奇正常命中率是多少?只有42.7%…他的关键时刻命中率比平常还要高!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他是联盟关键时刻之王!而他只是一个第一年打NBA的菜鸟…
即便这个赛季,最后5分钟的关键球命中率依旧保持在41.7%,最后2分钟的关键球命中率37.5%还是超过联盟平均水准将近8%。
那绝杀球呢?就是普通定义上的最后一击反超并最终赢下比赛的球(未被反绝杀)呢?这个赛季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上个赛季6投2中命中率33.3%仅次于保罗-乔治排名联盟第二。东契奇仅仅用了一个赛季就展现出许多球员整个职业生涯都不具备的能力,不管从任何方面来看,这位来自欧洲的白人小伙都和他的偶像詹姆斯那么相似(詹姆斯的最后2分钟关键球命中率也是现役前三、季后赛第一),他们的打法、风格都是那么相似那么全能,甚至他的上限还会比詹姆斯更高。
不到21岁,创造了许多前无古人的最年轻纪录(比如历史上新秀赛季PER值最高等),更是在有了帮手之后带领球队成为联盟新的黑马,东契奇的横空出世确实带给球迷许多不一样的观感。他没有詹姆斯那样的身体天赋,却可以利用节奏、球商以及技巧打出詹姆斯一样的效果,在追逐詹姆斯的道路上越跑越快…
虽然新赛季开赛不久,但是东契奇的成长速度已经跟得上联盟的风云变幻,如果没有太大的伤病困扰,我想这个赛季的独行侠会和太阳一起杀进季后赛。可能20岁的东契奇已经在着手接过老詹手中的旗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