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小宇今年刚上初中,本以为孩子长大了会更懂事,但事实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刚升学那会儿,小宇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和他爸老张还安慰自己:“学习紧张,孩子压力大,得让他有点空间。”可没几天,我就发现不对劲儿了——书包里藏着从来没见过的游戏卡带,手机里全是一些奇奇怪怪的视频。最让我生气的是,他成绩一落千丈,从以前的班级前十,滑到了全班倒数。那天,我把他的试卷摔在桌上,语气都控制不住了:“小宇,你怎么回事儿?成绩掉成这样,你对得起我们吗?”小宇头也不抬,冷冷地回了句:“成绩好有什么用,又不能打游戏。”我气得发抖,老张在旁边干瞪眼,憋不住也开骂:“小兔崽子,我们挣钱供你上学,是让你学会顶嘴的吗?”小宇倔强地瞪着我们,一句话没说,拿起手机就回了房间。接下来的几天,他对我们的话充耳不闻,吃饭也不跟我们坐一桌。我又气又急,和老张商量了无数办法,软硬兼施,甚至找了班主任聊,但效果微乎其微。后来,我学了点“心理战术”,打算换种方式跟他沟通。某天晚饭后,我试探性地问他:“小宇,最近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吗?”他看了我一眼,没理我。我又接着说:“妈小时候上学啊,也挺叛逆的,不喜欢学习,后来…”“别讲了,”小宇突然打断我,“你们根本不懂我!”那一刻,我心里像扎了针一样疼。他从前是那么乖巧的孩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我一夜没睡,翻来覆去想他到底在想什么,却怎么也想不明白。几天后,学校开了家长会,我带着忐忑的心情去了。一进教室,就听见班主任陈老师点名表扬了几个同学,偏偏没有小宇的名字。我低着头,不敢和其他家长对视,生怕他们投来异样的目光。陈老师后来把我叫到一旁,小声说:“小宇最近的表现有点不太好,作业老是拖拉,和同学的关系也紧张。我觉得他好像有心事,您回家可以试着聊聊,但别太强硬。”我点点头,心里五味杂陈,回家的路上一直想着陈老师的话。小宇回到家时,我本想趁热打铁跟他说几句,可看到他那疲惫的脸,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直到那天晚上,他突然跑到我面前,丢下一句:“妈,你是不是觉得我特丢人?”我愣住了:“你怎么会这么想?”“每次家长会,你都低着头不敢说话,你不是觉得我丢人是什么?”他说着,眼圈都红了。我一时语塞,才明白他的心结在哪里。我深吸了一口气,拉着他坐下:“小宇,你知道妈妈低头是因为害怕别人议论你,但这不代表妈妈觉得你丢人啊。”小宇抬起头,眼神里带着怀疑:“真的吗?”“当然是真的。”我握住他的手,语气比任何一次都要坚定,“在妈妈心里,你永远是最棒的。成绩好不好、听不听话,都改变不了这一点。”他说:“可是我不想每天被成绩绑住,活得好累。”那一晚,我们聊了很久。我第一次知道,他每天背着书包走进学校,却总觉得自己像个小丑,因为他总是达不到别人的期待。他的烦躁、叛逆,原来是为了保护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从那以后,我和老张的态度改变了很多。我们不再逼他拿满分,而是鼓励他多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老张还特地带他去看了篮球比赛,小宇兴奋得像换了个人。几个月后,他的成绩虽然没有大幅度提升,但也稳定在中等偏上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他脸上的笑容回来了。那天他和我说:“妈,谢谢你让我知道,我不只是个成绩的机器。”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孩子的成长,原来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有时候,我们看似为他好,却可能不小心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回头看,我很庆幸那天晚上小宇愿意敞开心扉。如果不是那句“妈,你是不是觉得我特丢人”,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原来我的低头,会让他觉得那么不安。孩子的叛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用错了方法,误解了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