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先分享一下干活经验。
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在如今这种经济形势还能有口饭吃确实挺难的,大部分自由职业者没有稳定工作之后最终不是外卖就是滴滴。我其实脱产七八年了,干的活与以前学的专业和工作完全不相关,还能维持主要只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天赋领域,技能多学得快,哪哪都能赚点小钱,外加日常空闲时间里都是自己带娃也省了不少开支,所以总体来说还算能活下去,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会扛相机稳定器做后期可以接点儿摄影摄像剪片子的活图库卖卖图,也能旅行带摄影团,会做数码家电拆机测试写评测文章视频带货,会做家装设计,家里父亲也有个小微公司,今年效益不好了走了点人,我学了学也顶上了航测设计施工图AI渲染效果图部分。
同样是劳动,但稍微有点技术加持比起单纯的体力劳动还是舒服一些单位时间内的价格也是高一些的,只要不去创业烧钱基本都是纯赚的,没啥崩盘风险。
家装设计和航测以及摄影很多技能以前分享过文章,其实着手学习起来都不太难,能赚钱也能给自己省钱。我也很喜欢收集各种学习资料,毕竟都有变成生产资料的潜质,学起来动力也非常足。
当然,买设备是最主要的支出,这方面我也是比较舍得的,很多技能都是从玩物性质的入门级逐渐到了专业级,到专业级的赛博锄头就得加钱。
比如这两年摄影摄像入手了专业级的尼康Z8,AI绘画渲染入手了4090显卡,最近在看带RTK和激光测距的大疆M4E准备做专业级的航测和实景建模。
回头看在设备和技能加持下其实我自己单人就算个有不错战斗力的工作室了。最头疼的倒不是这些设备,而是繁杂的学习资料、购买的素材、插件软件和这些工作产生的数据的存储、分类整理以及数据安全性问题。
以前一直用着硬盘冷备份,一年一存,不过随着专业度的提升,近期已经变成了半年甚至一个季度一存了,盘也越来越多,资料照片各种混杂的存找起来很麻烦,这次也决定一步到位,入手个专业NAS。
经过了解选择的是中高端定位的绿联私有云 DXP 4800,使用了一段时间,功能上可以满足我这个小微工作室的需求,体验确实很棒,工作效率都提升不少。同时也是家庭数据中枢与娱乐中心,空间和内容可以与家人共享,加上国补优惠后性价比也挺高的。
这里分享一下使用评测,给大家做个参考。
1.硬件设计:为创作与家庭量身定制绿联私有云 DXP 4800是24年推出,最近新出了白色款,外观看着比较爱,符合我工作桌面的设计风格。
绿联私有云 DXP 4800是拥有4个3.5英寸的机械硬盘位的专业级NAS,白色阳极氧化铝材质一体成型外壳质感很好,做工用料都比较精细,十分有质感。
盘位是快拆设计,自带01-04编号,方便后期加盘拆装等维护,代标识可以避免插错盘位的情况。
带一个儿童锁功能,可以用工具上锁,避免儿童误触。
4个主盘最大单盘30T,两个固态插槽单盘最大8T,最大容量为136T,对于民用消费级来说算得上海量存储了。
固态硬盘盘位在底部,带有两个M.2 PCIE插槽,闲置的M.2 SSD旧盘可以装上来做加速盘用,有效提升性能体验。
提一嘴,用户引导这里做得很好,我是4+2的满配盘位组合,在组RAID的时候会自动推荐RAID模式,还会讲清楚每个模式的容量多少以及优劣,本来我觉得RAID1不错,不过4盘直接推荐组RAID5,了解了一下,确实RAID5比较适合我,后期可以非常方便的无损扩盘以应对后期越来越高的存储需求。
后面板接口方面,绿联私有云 DXP 4800提供了两个2.5G有线网口,可以组成链路聚合,2个USB 2.0接口与一个USB 3.2接口,以及一个HDMI接口。
HDMI是比较香的配置,可以直连电视作为音影播放器使用,对于有观影需求的玩家来说很方便。
2.5G链路聚合是个不错的功能,搭配普通路由可以自适应负载均衡,减少过热降速的问题,搭配绿联CM753交换机可以使用bond4动态聚合,为多设备并发高速访问提速,在组RAID 0/5 + bond0模式+搭配万兆交换机的配置下,理论传输速度可达500MB/s,半个万兆的速度了,还有不错的潜力可以挖掘。
前面板还提供了SD卡读卡器、USB Type-C接口与USB 3.2 Type-A接口,这是我最爱的地方,作为摄影师日常用的卡是非常多的,相机SD卡、无人机的microSD卡都可以直接前面板搞定。
USB Type-C接口与USB 3.2 Type-A可以外接移动硬盘与XQD或者CF-B读卡器。
实测SD卡+移动硬盘+CFB卡均可以顺利读取,同时访问文件,也可以创建自动备份计划,这样每次拍摄的照片就不用麻烦的导入电脑再另外导入到NAS中去了,省去了中间步骤,也减少了PC端固态硬盘的写入寿命损耗,延长寿命。
2.软件生态:为素材管理以及家庭共享提质选择绿联私有云DXP4800的另一大原因是绿联专业定制的UGOS Pro 系统软件生态经过升级之后有了巨大提升,功能更多使用门槛更低了体验更好了。
无论是开机引导还是配套软件APP以及图形化界面都是我们日常熟悉的形式,大大降低了专业度。
NAS上常用的软件应有尽有,目前还在持续新增一些实用的Docker套件,可以直接一键安装使用。
部分Docker也是可以一键安装的,轻松实现功能,此前也关注过NAS,Docker从没整明白过,这点确实非常友好。此外还有AI功能加持。
AI相册3.0:AI相册3.0是个非常强大的照片管理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本地AI模型来分类整理识别人脸、文字、物品等各种事物。
只要在设置里下载添加即可,还支自己训练模型。
对于摄影师以及创作者来说这是神级功能了,找图效率更高了,尤其是在我家庭与摄影工作以及创作混合的上十万张照片里捞点需要的内容出来非常高效,可以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
可以创建家庭相册,邀请共享之后家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相片上传到一起,整体管理分类。
开启AI识别分类功能之后可以自动按人脸分类整理,这点非常好用,识别率非常高,几十年跨度的照片包括以前扫描进来的老照片都可以顺利识别分类。
可以一键自动生成宝宝相册,还能根据拍摄日期自动按年龄分类,直接以成长记录的形式展示,看起来很有代入感,充满了生命成长的感动与对孩子未来的期许。
手机和无人机拍摄带地理坐标信息的照片可以自动按位置标注在地图上,旅行拍的一大堆照片可以轻松分类整合。
整理好后还可以把宝宝照或者旅行照片一键分享给其他亲戚朋友,分享时光的痕迹。
普通用户分类整理日常生活相册也是非常好用的。
SD卡-剪辑-存储全链路:另一大神级功能是可以直接存储SD卡照片,每次出摊回来直接把卡插进卡槽通过设置文件夹进行备份,LR里面同步一下文件夹就可以直接导入调色编辑了,调色文件和修改后的文件备份都可以直接在NAS网络存储端搞定,对于多设备非常友好。
比如我就喜欢闲了用笔记本躺床上修图,修完再到电脑前看看精修或者用AI润色一下,这里就不再需要插U盘这种物理介质了,直接无线+有线网络搞定,在家就相当于每台设备都拥有了同样的图库内容。
影视中心Pro另外,比较惊喜的是非常专业且功能齐全的影视中心功能,它还带海报墙。
影视中心自带TMDB智能识别刮削海报功能,只需要设置好文件夹路径即可自动生成海报墙。
不只是电影,还有电视剧、动画片等都可以统一识别管理,秒变私人影库。
更惊喜的是还支持HDR/杜比视界硬解以及在线字幕下载功能,实测4K+Dolby Vision格式也能在手机端流畅播放,给娃用平板看动画,自己躺着用手机看电影都很好用,存的资源多起来之后也可以告别爱优腾了。
当然,也不用怕孩子接触到超纲内容,可以建立不同的视频媒体库,给不同成员不同的权限来保护隐私和低龄孩子。
PC、手机、平板、TV端都可以直接通过APP播放,不支持第三方APP的电视也可以直接连接HDMI接口直接作为硬盘播放器使用,家庭私人影库有它基本上就一步到位了。
音乐库影库体验确实不错,这次还带来了音乐库功能,可谓影音双全了,也是我很爱的功能。
音乐库支持上传和播放音乐,通过绿联云APP或浏览器访问,即使没有公网IP也能穿透访问。
我这赛博仓鼠十几二十年来收集了不少高码率原声音乐,目前有存500GB左右的各种格式音乐,实测支持FLAC、APE、WAV等无损音乐格式,都可以在客户端内直接播放,音质无压缩。
音乐库支持按专辑、歌手、流派等分类整理,界面简洁直观,与主流音乐软件类似,且支持自定义文件夹管理,还可以削刮匹配专辑封面。
它甚至还能自动匹配歌词,这也是非常香的功能。
音乐库支持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多设备访问,通过绿联云App或网页端实现跨平台播放。即使在外网环境下,也能通过UGREENlink ID实现低延迟远程访问,无需公网IP。
日常听音乐基本上告别某钻会员和某云音乐会员了,直接无损品质无广告无等待,纯纯享受音乐的时间,体验还更好。
3.工作生活场景体验前文有说到,自由职业技能很多,几乎就是个小型工作室的需求,此前一直是不断地加硬盘,长期不用的就拆下来冷备份,随着一年年的积累已经产生了巨量数据,查找起来根本无从下手。还曾经因为电脑系统出问题/硬盘挂了丢失了很多资料,损失惨重。
吃一堑长一智,我之后换成了百度网盘/onedrive自动同步,但网盘速度慢空间小,还得付费,发文件也很麻烦。
这些天实测了一下,发现把大部分日常工作都直接放在NAS里解决也不成问题,体验还好很多。
工作场景:这是我比较常用的生产力软件如上,还有一堆SketchUP lumion 3DSMAX这类3D建模的最近重做了系统还没装。
可以通过SMB挂载的方式将NAS盘挂载到本地,直接拉个文件夹出来作为工作区,设计建模就直接拉个快捷方式出来在里面完成了,CAD、PS、无人机航拍图都直接在里面搞定,这些小文件处理起来基本没有难度,就和本地盘一样的体验。
比较惊叹的是1分钟3.5G+的4K NRAW格式视频也可以直接导入到达芬奇中剪辑,拖动预览都基本流畅,双2.5gbe网口的链路聚合确实不错,已经是接近半万兆的体验了,即使是我这种接近专业级的需求下也没有瓶颈。
日常系统文件以及各种软件的安装文件小插件小工具也不少,都可以放在NAS里备份,需要用的时候再安装。
以前在央企干过,网络存储的功能其实就是非常专业的企业级网络维护管理了。
家庭场景:作为家用场景,也有很多用途,我家是三代同堂的六口之家,存储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资料库外网分享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大半辈子有一大堆课件资料和文档需要存储,容量倒是不大可以全部轻松塞进去,找资料拷课件更方便了。
已经教会父母用了,发现通过分享功能可以很好的解决父母给学生发课件发资料以及填写表格交作业的需求,手机端打开一点就好了,学生可以用真名注册,还可以做权限管理,所有需求都可以在这里解决,比用网盘和学校自己做的内网系统体验好很多。
内置的在线文档功能也很强大,常用的Word、Excel、PPT都可以直接在手机/平板端在线浏览编辑,功能纯净没有各种付费广告,老爸老妈可以直接手机解决大部分问题了,效率高了很多。
外网/网盘备份老婆在研究院工作,资料论文也非常多,日常项目申报经费申请也有一堆表格文档,教了下已经学会可以通过官方远程访问服务(UGREENlink)远程备份回家了,不过也有符合她日常使用习惯网盘形式的备份方式,百度/onedrive/阿里云自动备份桌面文档,NAS再自动备份到硬盘里,无论身处何地,均可通过互联网直接备份数据到NAS中,网盘工作数据也是双保险。
PT/网盘下载最后,下载功能也非常全,下载基本就是个人NAS用户的核心需求。
原生支持百度网盘/阿里云盘的下载功能,可以直接把资源都存在本地,我把一大堆素材和AI绘画大模型以及LORA都转存到本地了,免去了每年一两百的会员开销。
外网直接访问下载也有3-4MB/s的速度,比没有会员的网盘速度高。
PT下载功能也完美支持,自带的下载中心工具直接上传种子和磁链都可以下载,也有qb下载与迅雷下载,下载上传功能都齐活了。
总结总的来说,绿联DXP4800既能满足创作者对高速传输、大容量和安全性的严苛需求,又通过AI相册、影音中心等功能降低普通用户以及家庭多用户的使用门槛。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高性能NAS,能兼顾专业生产力与家庭共享需求,提供了数据存储、管理、安全及娱乐一站式解决方案。全家都收益很大,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均有一定提升。
也省掉了我每年的200+的网盘会员费、100+的爱优腾会员、99的音乐会员,挺值的。
配置方面,普通家庭用户以及小型工作室用户选择DXP4800 8G版完全够用了,国补1869到手,性价比也不错,入手即用免折腾这点就挺棒的。
唯一的遗憾是我盘买小了,4T+4T+2T+2T组Raid5 空间完全不够用,像我这样的专业级影像生产力以及影音家庭混合需求还是建议直接用16-20T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