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原本充满童话色彩的电影,制作团队和观众之间的矛盾竟会如此激烈,是什么原因让《白雪公主》仅上映三天便遭到观众的一致抵制?
除了对白雪公主的选角不满,背后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
让我们一起揭开这部影片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了解为何这部备受期待的影片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走向口碑崩塌。
迪士尼的新版《白雪公主》日前在全球范围内同步上映,可惜这部作直接掉入口碑的深渊。
影片从选角到剧情再到制作的各个方面都遭到了观众和媒体的猛烈抨击,豆瓣评分创作出迪士尼近年来的最低分。
瑞秋·泽格勒饰演的白雪公主在观众眼中与其原著形象相距甚远,影片在选角初期就饱受争议。
尽管一些观众带着对童年故事的情怀选择了观影,结果却纷纷表示失望。
《白雪公主》的形象从“白美”的经典定格彻底转向“黑雪”的表现,而这个转变并没有得到观众的理解和接受。
电影中的白雪公主不仅在外貌上与原著不符,甚至连角色的性格和故事的发展都被改动得面目全非。
电影中的白雪公主让人难以认同,她的皮肤黝黑,双眉宽阔,五官毫无立体感。
这样形象的角色与大家记忆中的白雪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有些家长在观看了电影后,不禁担忧这种形象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因为这严重偏离了原著中的描述。
结果,观众们纷纷在各种社交平台表达他们的愤怒和失望。
也许对成年人来说,这种改编还可以一笑而过,但对于孩子们来说,显然原著中的白雪公主形象更贴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认知。
有的家长在带孩子观看影片后,孩子竟然对原著产生了怀疑,认为书中的描述完全是错误的。
这样的反应不仅引发了观众对影片的更多不满,也引起了不少文学爱好者对经典形象被如此篡改的激烈讨论。
影片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恶毒皇后盖尔·加朵的表现也让人倍感无奈。
在现实生活中以色列小姐选美比赛冠军的加朵,容貌和身材都非常出众。
与瑞秋·泽格勒饰演的白雪公主同框时,两者的判若云泥让观众感到极为不自然。
许多观众甚至戏谑地表示:“我有病才会嫉妒她。”
导演如何能相信魔镜说出白雪公主比皇后更美丽的台词时,自己不会笑场呢?
更让大家难以忍受的是这部电影中的白雪公主不仅形象让人难以认同,连角色内在的美好品质也大相径庭。
书中的白雪公主善良、勤劳、优雅,但电影里的白雪却成了一个高高在上、不断指挥别人的角色。
她进入小矮人家里后径直倒头就睡,醒来后还指挥小矮人们打扫卫生,自己在一旁又唱又跳。
这种表现让许多观众对电影彻底失去好感,甚至引起了原版动画导演儿子的激烈批评。
瑞秋·泽格勒在现实中的言行则进一步加剧了对这部影片的负面评价。
泽格勒不仅没有对原著保持应有的敬意,还在公共场合毫不掩饰对原版动画的不屑,公开声明自己害怕原版并且再也不愿重看。
一个对原著如此轻视和不尊重的演员,如何能带给观众一份充满童话色彩的作品呢?
她甚至在面对网友的批评时,用“竖中指”的举动回应,反而更加剧了大家的反感。
不仅是选角和演员的言行在饱受诟病,影片的剧情与制作更是让观众们大跌眼镜。
作为经典故事的翻拍版本,许多人原本期待迪士尼能够在保持原著魅力的基础上做出创新,但实际呈现出来的效果却远不能令人满意。
影片的情节设计平铺直叙,每到关键转折处,白雪公主总是使用歌唱来推动情节。
这种处理方式显得敷衍了事,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此外,影片中的男主角被关进牢房却轻松逃脱,只凭一把大锁链和一旁的钥匙就完成了从宫殿的逃脱,显得非常离谱。
而最后的决战中,白雪公主仅靠唱歌呼唤士兵的名字,讲述一些故事,就能感化敌方士兵。
这不仅完全背离了原著中情节的逻辑,更显得整个故事充满了不合理之处。
影片的制作水平更是频频被观众吐槽。
曾经的迪士尼以其精美的动画和大制作闻名于世,但这部《白雪公主》却让人怀疑其制作团队是否用心。
所谓的王国景象尽收眼底,却充满了明显的塑料质感,城堡内部的布景也是毫无质感,完全与皇宫应有的奢华和庄重格格不入。
甚至连请群演的成本都节省了下来,整个王国的民众加起来还不足百人,让观众觉得这个所谓的“王国”更像是一个小村落。
演员的服装也是一大败笔,特别是女性角色的服装设计显得特别廉价。
白雪公主从头到尾只有几套衣服,其中一些看起来如同塑料般廉价,而恶毒皇后的造型也极其不符合角色的设定,像是漫威电影中的反派角色。
这些细节上的疏忽与粗糙,让许多观众感到失望透顶。
这一切让人不禁想问:曾经创造无数经典的迪士尼和漫威,为何在近几年的表现越来越差?
从《美国队长4》到如今的《白雪公主》,这些电影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未来他们能否重新赢得观众的认可?
或许我们需要更详细地观察和分析,才能有所判断。
你怎么看待迪士尼和漫威近几年的表现?
他们又该如何改进?
留下你的看法和讨论。
假以时日,这部电影也许会冲击全球票房排行榜前列。不要怀疑美国人的营销手段,当每个人都想去看看“黑雪公主”究竟能恶心到什么程度的时候,它在商业上就成功了。
求求迪士尼了,改编的真人动画学学美女与野兽行不行,也没不是没有珠玉在前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