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数字不说不知道,看到吓一跳:农民的养老金,相比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金水平,差距达到惊人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引用《第一财经》的数据:
农民养老金待遇的起点很低。十年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合并时,基础养老金标准起步仅为每人每月55元,后经几次上调,到2023年为103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由此增加到123元)。以这部分中央财政全额补助为基础,省及市县区政府再提供补贴,形成社会统筹部分的居民养老金。
笔者根据媒体报道和各省份官方信息粗略统计,到2023年末,绝大多数省份的农村居民养老金最低标准不足200元/月,有六个省份不到120元/月;超过300元/月的仅有上海、北京、天津等少数几个省市。
农民实际每月拿到的养老金会高于当地最低标准,但平均而言水平仍不高。《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月均养老金分别为6099.8元和3148.6元。而同期,包含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在内的城乡居民养老金,全国人均仅每月205元。前者约是后者的30倍。

当我们谈论“内需不足”、“消费不振”这些经济话题的时候,总是在谈论城市人的工资水平、房价等等因素,但实际上忽略了一个最重大的因素,就是农村居民消费力不足。
因为在中国的主流舆论和公共视野当中,几乎就从不把农民当作“公民”或者“居民”看待,就好像他们是空气一样的存在。
当我们谈论消费,看到的都是城市奶茶店门口排长队的年轻人,是4S店提车的城市新中产,是追随每一代新手机的“果粉”、“华为粉”,却会自然性无视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的老年人,就好像他们天然不需要消费。

但是别忘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的身份和定语,是支撑中国经济近二三十年发展的真正脊梁。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低工资,让中国的制造业从0到世界领先。
他们为之付出的代价是:常年背井离乡导致的家庭分离,其后代存在的大量留守儿童,高强度工作导致的健康问题……
农民工不是铁人,他们不会永远都在城市的新建筑楼群上默默工作,下班后吃简陋的盒饭,年终还可能得去讨薪——这个被习惯性无视的人群正在逐渐失去劳动能力,退回乡村。
农民工都老了,但谁来给他们养老?
每当我在网上看到类似这样的话题,总会有一些习惯性替国家(政府)操心的人,说国家财政还很紧张,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哪有那么多余力给农民提高养老金?
咋着,这时候就是发展中国家了?有很多都说“中国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发达国家”,那么,就请让农民也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还有的人说,农民没有交社保,也谈不上退休,哪来的退休金?
事实上,养老金并不是退休金,它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伦理底线、福利底线。做到无差别的“老有所养”,是一个国家本就应该做到的事情。
农民养老金在制度设计上来看,也算是历史遗留问题,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解决,更不是农民没有足够养老金的借口。养老金制度建立和改革这件事情,在其一开始就直接忽视了农民、遗忘了农民。
现在,名义上的双轨制废除了,但事实上的还存在,那就是金额的差异。
农民领取平等的养老金,有足够的理由和底气。在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业养活工业,所以农民需要用公粮的方式反哺工业,从而垫起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他们当时就谈不上任何福利保障,收入也极低,等于给国家贡献了一辈子。
改革开放后,农民又大量转变为“半种田半打工”人群,在两头都缺乏任何的社会保障,还有大量的人群在缺乏劳动保护的情况下患病而无钱可医。
“农民工”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模糊定位下的遗忘——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人,所以无法享受工人的待遇,但却要付出最多。

那种“国家财政撑不起农民养老金”的论调,也可以休矣。现在经济界普遍存在一种测算:若以美元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度在2021年达到美国GDP的77%。
论GDP,根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实际的GDP已经超过美国,而且发展的质量更高。比如下面这段:
“据世界银行、IMF以购买力平价法测算,中国经济总量在2016年就已追平美国,此后逐年拉大优势,2023年中国GDP为32.93万亿“国际美元”,美国为27.36万亿,中国已经是美国的120%……”
既然GDP已经超过了美国,那为什么不提高一下农民的养老金呢?每月200元的水平,如何匹配于上面这段文字?
可能有人会说,因为国家财政紧张。那我们就来看看是否真的紧张。
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也就是说,在2024年的经济状况下,财政收入依然正增长。
在下图中可以看到,财政收入在2019年之前保持着高速增长,但当时也并没有对应地提高农民养老金。

按照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水平、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各个方面来看,提高农民养老金都已经完全具备了条件。
至少,不应当是200元这么低。按照中国的文化,“在国际上说出去都没面子”。
就拿很多人看不起的“穷国”西班牙来说吧:2025年1月,西班牙迎来了新一年的退休政策调整。一方面,从1月1日起,缴费型养老金(必须缴纳15年以上)迎来2.8%的增长,平均养老金从2024年的每月1441欧元(11000人民币)提高到1481.35欧元(11250人民币),最低养老金、非缴费型养老金及最低生活收入(IMV)也分别上涨6%和9%。
非缴费型养老金,相当于中国的低保,就是没缴费也可以领取的最基本养老金,以免出现“老无所依”的情况,以保证基本的社会人伦。2024年,西班牙的非缴费养老金标准为每月517.9欧元(近4000人民币)。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其实大部分人都享受的是正常的养老金,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平均养老金。
西班牙的消费水平,和江浙沪差不多。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一下这个最低养老金标准。
除此之外,没有体制内外的区别,没有城乡的区别,所有西班牙公民和非西班牙国籍的长居居民一视同仁。
在很多人眼中,美国已经不行了,欧洲则早已衰落,电动车、造船、火箭卫星、人工智能、机器人……各种高精尖制造方面中国已经具有很大优势。
那么,能不能在农民养老金方面,也搞一个很大的优势呢?
或者,至少不要再有那么大的劣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