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诗岩无缘男篮国家队,这次12人大名单为什么没他?

人间切片 2025-02-21 11:24:54

很多球迷最近没少讨论男篮国家队的新名单,尤其是高诗岩的落选,让不少人觉得意外。

有人说他攻防兼备,也有人说他的进攻火力不足,但不可否认,他是山东队的重要一员。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整个山东高速男篮竟然无人入选国家队。

这是不是意味着,像高诗岩这样的球员,在国家队没空间?

这次男篮名单的出炉,是值得被讨论的。

高诗岩为何落选?

关键时刻表现和综合能力成疑

熟悉高诗岩的球迷都知道,他在山东高速男篮的作用不小,特别是在防守和关键时刻的表现上,总能带来不错的输出。

有人说他进攻能力不够,但事情没这么简单。

这个赛季,他在关键比赛里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球队陷入得分荒或对手追分时,他的攻防转换能力可是扛大旗的水平。

虽然他的进攻数据不算亮眼,但他敢承担责任,愿意出手,这在团队里是弥足珍贵的。

那么国家队为什么不要他呢?

有人提到,这次选拔的后卫球员多以得分爆发为特点,而像高诗岩这样强调组织和防守的后卫,确实处于劣势。

但这就真的合理吗?

我们常说一个队伍需要攻守平衡,而高诗岩正是那个“守”的代表。

他的落选难免让人感觉有些可惜,甚至不太服气。

防守端的无可替代性,高诗岩是否比入选球员更合适?

高诗岩的防守能力是众所周知的。

坊间评价,说他是“撕咬式”防守的高手,这听着虽然有点偏激,但确实形象。

无论是1对1盯人还是协防补位,他的积极性和判断力确实让对手头疼。

而其他入选国家队的大部分后卫,防守能力可能稍显不足。

拿赵睿举例,虽然他的身体对抗能力出色,但他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因为一个哨声失控;徐杰属于投射型后卫,身体素质本就限制了他在国际赛场的防守表现。

所以,从防守角度来看,高诗岩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而是目前球队急需的“拼命型”球员。

在国际赛场,防守端的强硬态度是争取胜利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面对身体高大强壮的对手时。

这次国家队似乎更注重进攻端的闪光点,对防守的需要被放到了次要位置。

如果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挑选标准,可能还会影响国家队的平衡和竞争力。

郭士强的选人标准,高诗岩落选与球队背景有关吗?

有球迷猜测,这次高诗岩的落选,可能不仅仅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山东高速男篮整体在联盟中的“话语权”有限。

这个说法听起来玄乎,但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近年来,山东队虽然成绩不算突出,但始终是季后赛的常客。

而高诗岩正是这支队伍的中流砥柱之一,尤其在对抗强队时,他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国家队主教练郭士强之前表示,这次选拔不仅着眼于现在,也是在为未来布局。

也就是说,他更倾向于培养那些有潜质的年轻球员。

高诗岩只有27岁,正值职业生涯的巅峰期,未来五六年仍有很大可塑性。

如果说这是为未来考虑,不选择高诗岩似乎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讲真,这支国家队的大名单,是否充分考虑了CBA各支球队的优秀球员,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但这种“山东无人入选”的结果,也许真的让像高诗岩这样的球员,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和定位。

山东队员集体无缘国家队,这是否反映了CBA的潜在问题?

聊到这里,不得不说一说山东队无人入选这件事。

要知道,这支球队在CBA算是一支传统劲旅,虽然豪门算不上,但长期处在联盟的中上游水平。

今年的山东队,更是在高诗岩、陶汉林等本土球员带领下杀入了季后赛。

这样一支球队,竟然一个人也没入国家队名单,这难免不让人产生联想。

其实,山东男篮只是一个缩影。

CBA其他一些球队也存在类似问题,即便表现亮眼,但在国家队很难获得位置。

这是否透露了一个信号:CBA的整体水平,距离国际赛场的要求还有差距?

或者说,在选拔球员时,我们的标准需要更加公开和透明,让联赛表现更好的球员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结语:选拔应该更看重团队需要,而非个人能力

高诗岩的落选再次提醒我们,选拔国家队的球员,不能只看个人能力,还要考虑整体的平衡和团队的需求。

如果一味只注重得分爆发力而忽视防守和组织能力,那么这支国家队可能会失去一些团队协作的关键环节。

当然,最终决定权在教练组,他们对球队的规划最具发言权。

但对于球迷来说,看到像高诗岩这样敢于拼搏、能力均衡的球员被排除在外,还是无法完全认可。

希望未来的选拔标准能更加科学,也希望致力于联赛的球员们,能在适当的时候迎来属于自己的机会。

或许,这才是我们提升国家队水平的关键一步。

0 阅读:27

人间切片

简介:人间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