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志愿军新兵胡修道首次登上上甘岭阵地。该地极其险峻,山头林立,宛如巨人矗立。他的任务是坚守597.9高地3号阵地。
刚至阵地,胡修道愕然。美军炮弹如雨倾盆,轰鸣不绝。敌群如潮水,连绵冲锋。初为兵的他,骤遇激战,心生紧张。忽见敌指挥官,他即刻心生对策。
上甘岭战役时,战况极为激烈,美军用大量火炮和坦克猛攻我军阵地。作为新兵,胡修道面对如此规模战斗,毫无应对经验。
11月某日,他与班长李峰及战友滕土生共赴3号阵地守卫。入伍逾年的胡修道,首次亲历战场。
他矗立阵地上,目睹四周变为焦土,心跳加速。敌炮火密集如雨,阵地四周硝烟滚滚,爆炸声连绵不断。
李峰班长拍肩示意他冷静,勿慌对敌冲。然而美军步兵蜂拥而来,胡修道手心仍不由渗出汗珠。
美军步兵逼近时,胡修道匆忙投掷爆破筒和手榴弹,动作笨拙且迅速,每颗都急于出手,似乎唯恐稍慢敌人即至。
然而,慌乱中许多手榴弹偏离了目标。即便如此,他仍紧张地持续投掷,不敢有丝毫停歇。
我军顽强抵抗,成功击退敌人首次进攻。胡修道喘息间双手麻木,体力透支。班长李峰见状微笑提醒:“小胡,弹药有限,需节约使用。”
李峰的话语让胡修道顿悟。他点头,决定不再慌乱,转而学习冷静应对。
第二次敌军进攻,他冷静观察敌情,待敌人接近才精准投掷手榴弹,命中率显著提升,弹药不再浪费。此次成功增强了他的自信。
战局多变,胡修道刚找到作战节奏,班长李峰即被急调至9号阵地支援,叮嘱他与滕土生守好阵地。李峰的离去,让胡修道深感责任重大,意识到自己是阵地的核心。
美军再度进攻,气势更猛。胡修道立于战壕,紧张注视敌军逼近。危急间,他瞥见美军指挥官在前,心生一计:击毙指挥官,或可扰乱敌阵。
他悄然取出一枚手榴弹,对准指挥官投掷而出。手榴弹在空中划过轨迹,落在指挥官脚边,巨响后指挥官倒地。美军失去指挥,瞬间混乱,进攻无序。
胡修道继续射击,用机枪和手榴弹再次击退敌人。滕土生全力协助,两人配合无间,共同坚守住了阵地。
然而,战斗持续进行。敌人攻势屡次再现。胡修道虽经验尚浅,但战斗中胆智渐显。数度交锋后,他能冷静分析敌情,善用阵地资源,并提出战术建议。
观察哨报告,10号阵地枪声稀疏,疑有状况。胡修道受命支援,抵达见战士重伤,阵地危急。他即刻接枪压制敌军,组织反击,成功击退敌人。
9号阵地排长郭三旦前来支援,不幸被敌炮火击中。胡修道悲痛之余,毅然扛起重任,独守阵地,面对敌十余次进攻,他顽强反击,终保阵地不失。
敌军进攻不断,胡修道筋疲力尽仍不退缩。见敌人再集结,他坚守阵地,机枪扫射击退敌军。衣帽被燃烧弹点燃,滕土生即刻扑灭。胡修道虽惊,战斗怒火使他继续奋战。
战斗持续,胡修道体力逼近极限却未停歇,再被急召回3号阵地,该地亦受重威。敌炮火与步兵齐攻,他咬牙死守,奋勇击退美军进攻。
战斗持续整日,胡修道忘却了击退敌袭的次数,直至最后一波攻势被遏止,炮火方歇。他疲惫地瘫坐阵地,内心自豪无比,因未负班长所托,阵地安然无恙。
战后,胡修道事迹迅速传颂全军。他击退敌41次进攻,歼敌280余人,创下志愿军战史辉煌纪录,荣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