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丁元英为何非要芮小丹去耶路撒冷?背后到底有何良苦用心?

澄漓 2022-05-20 11:50:16

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圣地之一,上帝耶和华、耶稣基督和真主安拉都在那了,在一次吃饭时,丁元英给了芮小丹一个“忠告”,让她在探亲时,绕个道去一趟耶路撒冷!

随后,芮小丹去德国探亲,顺道办了格律诗音箱测试的事,一切结束后,芮小丹告诉丁元英,自己想直接回去,不想绕道去耶路撒冷!

原以为不说话的丁元英生气,没想到他却直接丁元英去和芮小丹会和的机票,两人一起绕道前往耶路撒冷。

很多人不明白,丁元英为何这么坚持让芮小丹去耶路撒冷,这跟整个故事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耶路撒冷事件对芮小丹影响很大,也在间接预示芮小丹的结局。

这要从丁元英建议芮小丹辞职一事说起。

当时两人散步回到车里,丁元英严肃的对芮小丹说:“你该辞职了,请注意,是你该辞职了,不是希望!”

芮小丹在酒店有股份,家庭条件优越,以她的资本根本不需要做这种冒险的工作。因为芮小丹具备客观条件,所以丁元英建议芮小丹辞职,而没有丝毫的强迫性。

其实芮小丹每次执行任务时,丁元英都很担心,但为了不让芮小丹分心,他从来不主动给她打电话。

但芮小丹有自己的想法,经过一番争吵后,以不愉快的方式结束了讨论。这不是丁元英想要的结果,他也知道强迫是没用的,所以她希望芮小丹能自己觉悟。而耶路撒冷作为觉悟的载体,就成了二人计划的对象。

《天道》中,他们是强势文化的塑造者,他们所信奉的准则就是:世上没有真正的救世主,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

芮小丹也表示:只有自己觉悟到了,才属于自己,自己觉悟不到,就算别人给你,你也拿不住!

丁元英和芮小丹都懂得因果不虚的规律,唯一差别是丁元英心中的因果不虚,是觉他之后的结果,而芮小丹是随心所欲,想要突破就必须“自觉”转化成“觉他”。

丁元英执意让芮小丹绕道去耶路撒冷,就是想借此地让芮小丹反思,悟出“门槛”的存在。最终目的是让芮小丹按照因果不虚的法则做事,提出辞职。

两人在耶路撒冷时,丁元英说道:“两次世界大战不过打了10年,本世纪巴以冲突打了50年,试问那个民族能忍受这样的痛苦,上帝和安拉都救不了他们,世界上在也没有比这更能让人了解真相的地方!”

芮小丹说:“我不来也知道,世间本就没有救世主!”丁元英说:“你认识的是自觉,现在是要你觉他!懂这个道理的人很多,但都是无意识,觉他才是真实的感觉!”

丁元英希望芮小丹你到耶路撒冷后能了解到真相,能完成从觉悟到觉他的境界转变。

整个事件,我们都能看到丁元英的良苦用心,只是很遗憾,芮小丹明白了这个道理,却没有用在自己身上,最终也没有觉察到自己的状态,在执行任务受伤而自杀。

芮小丹在准备行动前给丁元英打了电话,丁元英没有阻拦也没有安慰,让很多人不理解,芮小丹的父亲,同事都在责备丁元英的冷漠。

但只有丁元英理解芮小丹,明白她是站在门槛里,却不知道门槛在哪里的人,虽然有优越的条件,却不会按条件走。

电话中丁元英没有说一句话,并不代表丁元英对芮小丹冷漠不关心,他是用另外方式来表达。

有很多朋友说看十几遍《天道》都弄不懂其中的意思,这也很正常,如果他们找不到生活的本质意义,一直看也没有用,如果你想打开丁元英成功的真正原因,只有行动才能知道真正的结果。

0 阅读:105

澄漓

简介:澄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