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相与残酷:老师不会主动告诉你这些典故的后续!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2024-09-18 22:46:47

前言

在课本中总是能够看到很多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这些故事都是简单易懂,并且也正是因为这些历史故事让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对故事中的主人公抱有好感。

但是不知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老师从来都没有说过这些典故的后续,那是因为这些典故的后续完全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接下来就说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看看他们背后的故事。

一、孔融让梨

首先要说的就是孔融让梨了,读过《三字经》的应该都知道这句话“融四岁,能让梨”当年只有四岁的孔融就知道了谦让,这可以说让后世很多人都为之感慨。尤其是一些多孩家庭更是从小就教导孩子们这个典故要学习孔融。

在那之后千百年间孔融一直都是一个谦让、兄友弟恭的模范代表。并且孔融的身份也是很让人瞩目的,他是孔子的后代,甚至能说孔融是年少成名,在他很小的时候大家就知道了孔融的才名,这也是为什么之后曹操要将他收在麾下的原因。

在《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孔融另一则故事,那是在他十岁的时候,和父亲一起去到洛阳去拜访李膺。但是李膺在当地名声很大门庭若市,一般人根本就见不到他。于是孔融就计上心来直言自己是李膺的亲戚。

但是当李膺见到这父子两人的时候却实在是想不起来这两人是谁,于是就询问孔融两人是什么关系,孔融不慌不忙的说道:“我们是世交,我是孔子的后代,我家先祖还拜了你家先祖为老师,这不是正是世代通好吗?”

众人听闻后纷纷夸奖,不过在陈韪听到后就直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孔融虽说是年纪小,但也不是能忍受这样气的人很快就出言嘲讽陈韪: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在孔融十五岁的时候因为私自收留了逃犯,导致幼时吃了大梨的哥哥孔褒被杀。最后的结局却是孔融因为争着认错留下了一个好名声。

当然这也不是他做出的最惊世骇俗的事情,当年曹操为什么将他杀了,得罪曹操是固然的,但是曹操给他定的罪名之一就是不忠不孝,因为他说过一句话。

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对子女是没有恩情的,父亲对孩子不过就是情欲,母亲对孩子就像是大瓶子里装了东西,最后又给取出而已,在当时这种发言实属大逆不道。

二、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也是一个大家所熟知的典故,还是在语文书课本上的故事,可以说但凡是学习到这一篇文章的人没有一位是不为蔺相如的聪慧所感叹的。

故事的开始还要从楚人发现了一块宝玉说起,按照当时人们的思想发现这样一件宝物肯定是要献给国家最尊贵的人。

这不很快这块玉就被送到了楚王的手中,不过当时的楚王并不识货,当时很快就遇到了识货的,楚文王当即就断定这是一个宝物,并且还给它取名为“和氏璧”,之后这块玉就落到了赵王的手中。

秦昭襄王知道这件玉后,于是就提出用十五座城池来换,用十五座城池来换一个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玉。怎么看都是不现实的,所以赵王也不相信,并且他也担心不仅没有得到秦国给的城池就连这玉都被秦国拿去了。

于是他就让蔺相如带着玉去了秦国,并且交代他见机行事,这不很快在大殿上就发生了那著名的一幕,首先就是蔺相如说玉有瑕疵说要指给秦王看,将和氏璧拿到手中了。但到了手中后蔺相如当即就换了一份说辞,直言看不见秦王的承诺。

即使是秦王将地图拿来,但是蔺相如还是不相信,又说了条件,当然秦王也答应了。就在秦王按照蔺相如说的戒斋时,蔺相如早就利用这段时间将和氏璧给送回国了。但秦王也没有和蔺相如计较反而是将他放回国了。

但是秦王这样平白无故被人戏耍一番他真的能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吗?这不很快秦昭襄王就让白起挂帅去攻打赵国了。当然后世的史学家们也有人认为蔺相如这一番举动,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将秦王戏耍一番还不如最开始就拒绝秦王,让秦王不失面子。

三、凿壁偷光

在大家年幼的时候被劝导学习的时候应该都听说过“凿壁偷光”的故事,毕竟如此贫寒的匡衡都没有放弃学习。这么多年以来大家都是将他当成学习上的楷模,相信大家也都听老师说过最后匡衡被汉元帝赏识坐上了那位极人臣的位置。

不过一般到这匡衡的故事也就说完了,没有老师再会说他之后的故事了,因为之后的匡衡并非是一个清官,甚至能说他已经被权势迷失了双眼,忘记了为官之道。可能是因为位置高了,于是匡衡也想要维持住自己的位置,开始攀附权贵。

不仅如此在朝堂上匡衡也不像之前那样有话说了,当年匡衡能够如此快的被汉元帝提拔正是因为他敢于直言,多次上书劝谏皇帝,满朝谁不说匡衡是一个直臣。但在汉元帝中后期的时候,匡衡不仅学会了阿谀奉承,甚至开始欺压百姓,结党营私。

他忘记了他最开始也不过就是一个寒门子弟,他是切实体会过百姓艰辛的,这样的匡衡祸害百姓才更让人不齿,这也是为什么老师不会说他晚节不保的原因。

四、司马光砸缸

最后要说的就是在小学语文书上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他的聪明伶俐甚至只思维灵活都是备受推崇的。

不过对于司马光砸缸这件事的真实性在后世也是有人怀疑的,因为按照大宋当时的技术是不可能造出像今天这样深的缸的,而是典故“瓮中捉鳖”的瓮。当然对于这件事先暂且不说,先来看看在官场上的司马光。

按道理说思维如此敏捷的司马光也是很轻易的就能够接受新事物的,事实并非如此,他和王安石本是好友,并且自古有才之人都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但却因为政见不同两人关系破裂,众所周知王安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变法派。

并且时任皇帝的宋神宗也是很推崇的,于是王安石很快就受到了重用,司马光也是很有骨气的,他拒绝了宋神宗给他的闲职直接去洛阳“养老”了。

直到宋神宗逝世,宋哲宗继位,司马光再次受到重用,当然保守也不是不行,只要是对国家有益就可以,但是将河湟之地给西夏的操作也是很让人看不懂的。

就连和他是同一派系的苏轼都看不下去了,正是因为这苏轼再次被贬,司马光在执政上过于迂腐顽固,对于当时的北宋来说并未是一件好事。

结语

人心难测,尤其是在经历过权势等东西的熏陶后很少有人能够保持本心,可以说一个人他的一生做一件正确的事情很容易,但很少有人一辈子都在做对的事。对于这些历史典故,我们所知道也不过就是片面,对于历史还是要全面地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