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邻居老王却愁眉苦脸,说他家的茄子苗总是长不好,要么是弱不禁风,要么是移栽后就蔫了。
他急得直挠头,问我:“是不是我没伺候好这些‘娇气包’?
”我笑着说:“老王,种茄子可不是光埋土里就行的,这里面门道多着呢!
小心这几个‘小秘密’,错过就晚了!
”
育苗:一块地?
NO!
说起育苗,老王总是图省事,直接在自家菜园里划一块地,把茄子种子撒下去就完事。
他觉得这样方便,省时省力。
但这样做,问题可就大了!
集中育苗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茄子苗挤在一起,争夺养分,长势肯定参差不齐。
那些抢不到“好位置”的弱苗,自然就先天不足了。
更重要的是,集中育苗不利于后期移栽。
直接在地里育的苗,移栽时很容易伤到根系,缓苗时间长,甚至直接死掉。
所以,我建议老王用育苗袋分袋育苗。
育苗袋这玩意儿,便宜得很,几分钱一个。
往袋里装上营养土(农家肥和泥土2:1的比例就成),撒上三粒左右的种子。
等苗长到一定高度,把弱苗拔掉,留下最壮的那棵。
这样,一袋一棵壮苗,移栽时连土带苗一起种,不伤根系,不用缓苗,成活率大大提高。
再说育苗用的泥土,可别随便用。
千万别用上一茬种过茄子、西红柿等瓜果作物的泥土,容易有病虫害残留。
最好用没种过茄科作物的肥沃土壤,再加入等量或者一倍的农家肥(要那种松散的堆肥)。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往育苗土里淋一遍小苏打溶液。
小苏打分解出的二氧化碳能驱赶、消灭泥土里隐藏的害虫,给茄子苗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长环境。
还有通风的问题。
茄子育苗期间,每天白天都要掀开育苗棚的通风口,让内外棚空气流通。
简陋点的,就把育苗棚的塑料罩适当收起。
同时,别遮挡阳光,哪怕是弱光也要照,避免茄子苗出现“高脚苗”(徒长)的情况。
移栽:深坑浅埋是关键!
等茄子苗长到一定高度,天气也暖和了,就可以移栽到露天耕地里了。
移栽时,老王总是随便挖个坑,把苗埋进去就完事。
这样做,看似简单,其实也隐藏着不少问题。
首先是苗坑的深度。
茄子移栽要“深坑浅埋”。
苗坑要挖得稍微深一些,这样可以为茄子苗的根系提供更充足的生长空间。
但埋土的时候,不能埋得太深。
茄子苗在育苗袋里土多深,埋的泥土就比它厚一点点就行。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保证茄子苗的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防止埋土过深导致的烂苗问题。
后续等茄子苗长起来之后,再培土,防止倒伏。
茄子苗定植后,要及时淋定根水,帮助幼苗适应新的环境。
大概一天后,茄子苗就会缓过劲儿来。
这时候,就要尽量克制淋水,让幼苗进行“蹲苗”,迫使根系往深处生长,寻找水分,从而达到壮根的目的。
秘诀:自制生根肥,根壮苗更旺!
为了让茄子苗的根系更加发达,可以淋一些自己制作的生根肥。
这生根肥的配方很简单,就是红糖、磷酸二氢钾、酵母和水。
具体做法是:找一个干净的容器,倒入适量的温水,加入红糖、磷酸二氢钾和酵母,搅拌均匀,静置发酵一段时间。
然后,将发酵好的溶液稀释后,淋到茄子苗的根部。
红糖能为茄子苗提供能量,促进生长;磷酸二氢钾能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逆性;酵母则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释放养分。
这三种材料搭配在一起,能起到很好的生根壮苗的效果。
护苗:小拱棚,防冷防雨!
茄子移栽后,最怕的就是碰上冷空气或者暴雨。
如果遇到这些极端天气,茄子苗很容易受到伤害,甚至直接死掉。
为了保护茄子苗,可以给它做一个小拱棚。
用竹竿或铁丝弯成拱形,覆盖上塑料薄膜,就成了一个简易的小拱棚。
小拱棚能起到保温、防雨的作用,为茄子苗创造一个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
待天气好转,茄子苗长大之后,就可以把拱棚去掉,让茄子苗接受阳光的洗礼。
我把这些“小秘密”告诉老王后,他恍然大悟,连连说:“原来种茄子还有这么多讲究!
怪不得我家的茄子苗总是长不好。
”
后来,老王按照我说的做了,茄子苗长得又壮又绿,开花结果也比往年多了不少。
他逢人就说:“多亏了你教我的这些‘小秘密’,要不然,我今年的茄子又要白种了!
”
其实,种茄子就像做人一样,细节决定成败。
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而这些“小秘密”,就像是人生中的锦囊妙计,关键时刻能助你一臂之力。
你学会了吗?
记住,种茄子,别光知道埋土里,这几个“小秘密”一定要牢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