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史君曰曰
4月11日,国务院发布通知,鉴于2025年4月10日,美方对我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提高到125%。
于是中方在4月12日起,对美国进口产品的关税由84%提高到125%,更是直言,后续美方对我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中国都不再回应。
我国意思非常明确,已经没空和美国继续这个没有意义的关税贸易战了。
因为关税无论再加征多少,我国和美方的商品,在对方市场都已经没有接受的可能了。
在我国发布公告时,美国时间是在晚上,特朗普应该还在睡觉。
在正常情况下,特朗普睡醒后,我国加征关税的消息会在第一时间传给他。
然而一直到北京时间4月11日晚上12点前,特朗普一共发布了5条消息,可只有一条是在说关税。
特朗普在其中说道:“我国的关税政策进展的十分顺利。这对美国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实施起来非常顺畅。”
这条消息里并没有提到中国的反制,一味的在说关税政策,特朗普可能不知道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吗?
答案是不可能的,特朗普选择不回应中方,是否表达着关税贸易战到此为止了?
现在或许可以这样去说,也有可能特朗普是在等,拿两国的经济实力在等,看哪国的经济先顶不住,看到最后谁要求于对方。
美国股市动荡
在关税贸易如此严峻的状况下,收到可靠消息得知,在美国时间4月10日,美股的三大指数都在下跌。
纳指数下跌超4.31%,标普500指数下跌约3.46%,道指数下跌幅度在2.5%。高达5000只股票下跌。
而大型的科技股更是集体遭受打击,特斯拉下跌幅度高达7%,Meta次之下跌达约6%,英伟达、亚马逊下跌幅度均超5%,苹果、谷歌分别下跌4%、3%,微软为2%。
“七大巨头”的市值在一晚上的时间就消失了将近7000亿美元(约人民币5.1万亿元)。
在4月11日美债进行收盘时,美国10年为期记准国债收益率上涨6.46个基点,报有4.4895%,这周加一起上涨49.52个基点,创造了2001年至今的最大单周涨幅。
特朗普所宣布的对75个国家进行为期九十天的暂缓关税是否和美债有所关联?
美债到期
事实上,在2025年美国就有高达9.2万亿美元债券到期,要再次进行融资。
其中的6.5万亿美元在今年6月份到期,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数字足以让特朗普“头昏眼胀”。
而特朗普还必须去解决这些,否则美元将在国际上失去信用,“美元霸权”将彻底丢失。
然而在如此严峻的状况下,又有谁去购买美债这个“烫手山芋”呢?
各方的态度
正常情况下,在经济市场波动剧烈的情况下。
美债往往是和黄金“比肩”的,成为吸引资本家投资的“避风港”,它的收益率也会因此下滑。
但是在这次的调整中,美债却成为了“震中”的一个。给美国的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压力。
业内人士都认为这一次美债所承受的压力,和这一阵子遭到大量抛售有所关联。
东方金诚研发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就曾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说,抛售美债的具体原因可能是由以下几点导致。
1:因为之前美债价格的剧烈波动,令高杠杆的美债基差交易(就是利用国债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差额进行获利)遭到大规模快速平仓,需要抛售美债这个抵押品;
2:对冲基金需通过抛售美债来弥补因其他资产亏损后追加保证金的需求;
3:因为在关税威胁下美国的海外债主减少美债持有所导致。
澳大利亚的国民银行外汇策略主管阿特里尔分析道:“可以说在一夜之间美国就失去了避险的属性”。
更是直接表示,“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种丧失信心的表示……,此外,也代表着美国失去了它的特殊地位,并且在短期来看,关税方面对美国的经济影响要比其他国家更大”。
而美方媒体更是直接指出,这写迹象都表明,虽然特朗普对全球关税进行“为期90天”的暂缓,用来缓解美债市场的压力。
但是市场仍然感觉到不安,对美国的经济缺少了信心,让投资者们进行撤出了对美国的投资。
澳新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理查德·耶森加在报告中说:“不管未来的90天情况怎么去发展,美国在国际上的声誉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全球的经济处境相比于实施关税政策之前,还要困难许多。”
骏利亨德森集团认为,“前几周的风险要比现在经济衰退的风险低很多。”
在4月4日时,美联储的主席鲍威尔就表达过,经过深思熟虑,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超出预期”,且对经济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持续时间可能“更加持久”。
现在去调整货币政策“时间尚早”,美联储会保持高度观度,一直到经济形势变得明朗。
这就意味美联储会在之后的几个月内将基准利率保持在4.3%上下,几个月内不会选择降息。
美联储官员将在5月6日至7日召开会议,制定利率政策。
总结
特朗普此时选择不回应我国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是否在思考如何解决美国内部股市的动荡?特朗普政府如何解决6月份6.5万亿美元美债的到期?关税贸易战是否到此结束?
信息来源
中方加征关税提高至125%!若美再加,中方将不予理会! 新快报
美国股债汇三杀再现美元指数跌破100大关 财经网
遭持续抛售!美债不再是“避风港”? 国际金融报
陈荣立:美瓜少女缓解债务手段,无需为短期策略感惊慌 光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