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宝宝一岁半了,对啥事都喜欢说不!比如:不要吃饭;不穿衣服;不要洗澡等等。你的小宇宙是不是要爆发啦?
其实爸爸妈妈要明白,小家伙说“不”,并不是要拒绝你的建议,只是不想被控制。即使他知道拒绝的后果,也会一再去做。这是因为宝宝正在学习“独立”。
但是有两方面需要注意哦!
❶爸爸妈妈自己要尽量避免说“不”!
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是父母,如果父母与孩子每天的对话中有过多的“不”,孩子每天接受的信息中也就有大量的否定词,他就容易学会说“不”。
当然,并不是不要说不。而是有选择的说
“不”。如对于涉及到孩子安全的事情,就坚定地说“不”,对生活中的其他情况,则要 慎的使用“不”。
比如“不要站在浴缸里玩”,可以换成“我们坐在浴缸里洗澡吧,浴缸太滑了,站着容易滑倒。”
❷帮孩子扩展表达方式!
有时候孩子说“不”只是一种惯性。
平时可以有意识的教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举个例子:
家长若我们问小牛 ,你要不要吃青草?
他会怎么回答?
孩子: 要。
家长:汤圆要不要鸡蛋卷饼?(可以是任何孩子喜欢吃的食物)
孩子:要。
还有三个大招是我觉得非常好用的,也分享给你哦!!
❶用游戏化解矛盾!
比如孩子把玩具扔的遍地都是,如果要求孩子和我一起收拾玩具。
得到的回应往往是否定的。
可以说:我们来玩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游戏,看谁送的玩具宝宝多?
当孩子觉得这是在玩游戏,而不是妈妈在要求他做事情的时候,他往往是很乐于参与的。
❷尽量给孩子选择权!
孩子说不背后的心理诉求往往是,我要独立。所以不妨给孩子多一些选项,让他有选择权。
不要说:我们吃饭,好吗?
而要说:你想要吃面包还是鸡蛋饼呢?
❸巧用孩子爱模仿的天性!
比如,孩子不愿出门,妈妈可以说:“我要出去玩了,先穿好鞋,这样才能出门。宝宝,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出去玩呢?我们一起穿鞋吧。”
用这样的方式,孩子的配合度会高些。
其实只有和宝宝正确的交流,才是亲子关系的法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