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咏荷:我这辈子正确的决定,就是在高龄为小丈夫生儿子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呢?
对于人生的定义,这实在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星光璀璨、大红大紫的幕前女明星,为了一个“不成器”的丈夫和一个刚刚成立不久的小家,选择了回归家庭,做起了“家庭主妇”?
这在许多人的眼中,实在称不上是成功的。
但这位女明星关咏荷,却甘之如饴,并且还非常坦然地说,“再做一次选择,我依旧会回归家庭。
”这到底是陈规陋习,还是两厢情愿的决定?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关咏荷与张家辉这对夫妇的故事,看看女明星与小龙套的前世今生。
在当年的香港,电视台的竞争激烈程度相当高。
那时候,TVB还没有达到今天这种“老树盘根”般苦苦支撑,新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头的局面。
当时,佳艺电视台刚刚没落倒闭,能和TVB一较高下的就只剩下了亚视,俗称的ATV。
而关咏荷和张家辉的故事,就来源于此。
关咏荷和张家辉都不是演艺世家出身,所以成为演员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巧合。
一开始的他们都只是按部就班生活的普通人,关咏荷是文员,张家辉是警员。
这样的两个人,怎么看都和做演员八竿子打不着。
但是机会就是这么猝不及防地到来了。
关咏荷有一天得到一个表演的机会,代替朋友去拍录像带,她看着眼前不熟悉的一切,觉得太新奇了,表演也让她有了一种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从此,她就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心想要加入无线的演员培训班。
她并没有被录取,虽然有机会在剧集《生命之旅》中露了个脸,但也只是一个小记者的角色,还是非常小的配角。
没有被录取,她原以为自己的演员生涯就此中道崩殂了,可盘靓条顺的她,却仅凭外貌就吸引了不少关注,而且人生的贵人也出现在此时。
当时,她认识圈内的一个小监制,对方告诉她,虽然TVB没机会,但她可以去试试亚视。
这位朋友知道亚视最近有一部单元剧正在寻找女主角,觉得关咏荷很合适,就推荐了她。
后来,她如愿参演了这部作品,还顺势被亚视签下,正式加入了演艺圈。
与此同时,未来的丈夫张家辉还在等待机会。
1988年,关咏荷正式出道时,张家辉还在找工作。
他刚从警校毕业,漫无目的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工作,正巧经朋友介绍,来到了李修贤的万能影业公司,就这样,他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公司担任幕后人员。
因为长相身材都不拔尖,做演员对于他来说完全缺乏先决条件。
然而机会这种东西,有时候靠的就是运气。
当时,李修贤正要拍摄一部关于香港警察少年训练学校的故事,需要找几个年轻的学生演员。
因为张家辉就是警校毕业,加上年龄也合适,所以他就成了首选,并以原名参与了这部作品。
体验过一次做演员的感觉后,张家辉觉得自己也非常喜欢这个职业,于是开始了自己的演员生涯,并选择了亚视的艺员训练班学习。
命运的丝线在此交汇,关咏荷和张家辉在亚视碰头了。
然而后来的故事,却在这个交汇点上背道而驰了。
关咏荷加入亚视后,先是演了几个配角,这也是她和张家辉相识的契机。
1992年,他们又在《摩登七十二家房客》和《龙在江湖》等多部作品中有幸参演,不过当时他们都是卡司单子里最后几页的新人演员,角色也不重。
在这些合作中,张家辉喜欢上了这个有点高冷又格外美丽的女孩。
张家辉对关咏荷可谓是一见钟情,她的气质与神秘都深深吸引着他。
为了能接近她,张家辉主动和她搭话,还交换了联系方式。
从此,这两条原本不相交的线,开始有了点点偏移。
尽管他们在事业的同一起跑线,相处起来话题也很多,但说到底,相交也意味着终究要走出不同的生命轨迹,而这两条轨迹就是关咏荷的明星之路和张家辉的小龙套之路。
1990年,关咏荷参演剧集《暴雨燃烧》,演了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作为新人,这样的角色非常具有挑战性。
她的表演自然不做作,在剧集中格外出彩,使她迅速成为渐渐落寞的亚视里,冉冉升起的新星。
随后的《大富大贵》,更是她在亚视的代表作品。
片约不断,而且多是主角。
而此时的张家辉还在演配角,卡司单子上连名字都没有,只比路人甲乙的纯龙套要强一点。
这种差距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分毫未见缩小。
尤其在1993年,关咏荷脱离亚视,加盟TVB,差距变得格外明显。
他们两个此时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关咏荷也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1996年的《河东狮吼》、1997年的《苗翠花》《醉打金枝》,以及1998年的《陀枪师姐》,每一部都是高口碑高人气作品,让关咏荷坐稳了人气一姐的位置。
她还凭借1997年《苗翠花》的精湛演技,成为TVB第一届万千星辉颁奖典礼的最佳女主角,即首位视后!
人气与奖项双双加持,让她风头无两。
而此时的张家辉,事业却始终没有起色。
以至于在1995年至1996年,这两人还短暂地分过手。
那时候,他们正式见了家长。
关家的富庶,让张家辉如芒在背,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自处。
事业与爱情的双双失意,彻底打垮了他,精神崩溃的张家辉选择远遁南非,独自疗伤。
如果不是后来大姐生病,张家辉回国照顾他们,或许两人就此错过了。
再见面时,张家辉和关咏荷坦诚了自己的无助与怯懦。
关咏荷并没有责怪他,而是继续陪伴着他,相信他总会闯出一片天地。
这个机会来得实在太晚,但还好,一切都还能维持。
1998年,张家辉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事业起步,因为出演王晶的《赌侠1999》中的配角化骨龙,他获得了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配角提名。
虽然最终未获奖,但张家辉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内。
随后张家辉也开始参演一些主角作品,比如和关咏荷合作的《金装四大才子》。
可惜热度没持续多久,张家辉又回到了配角的状态。
然而关咏荷始终没有放弃他,2003年二人选择完婚,此时关咏荷走到了39岁的高龄,作为孕妇已经算是高龄了。
后来,她的身体无法支撑备孕,遭遇了两次流产的悲剧。
本可以并驾齐驱的事业与家庭,如今成为了横陈在关咏荷面前的一道单选题。
而她耗不起了,必须尽快做出选择。
于是,她毅然决然放下了如日中天的事业,选择了回归家庭,养护身体。
回归家庭之后,关咏荷和张家辉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第一个女儿,张童。
生下女儿后,关咏荷曾想回归事业。
然而世事变迁,又一轮新秀登场,她一下子从一姐变成了过气女演员。
特别是在2009年再次怀孕后,她更加没了选择,只能再次离开自己引以为傲的事业。
此时,她已经45岁,对于孕妇来说,这几乎算是高龄产妇,生育过程仿若走在鬼门关。
那次生育历程,让她不得不休息更长时间。
这次停滞几乎让关咏荷彻底淡出大众视野,选择全力辅佐丈夫。
大器晚成的张家辉终于迎来了事业巅峰。
2009年,凭借电影《证人》,他拿下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亚太影展三料影帝,成为实力派影人。
此后事业逐渐顺风顺水,多次担当一番主卡司,成为香港电影代表之一。
关咏荷此时更多是“影帝张家辉背后的女人”,她的影迷不胜唏嘘,认为她没有事业心。
如果她坚持下去,或许可以走得更远。
但关咏荷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冷暖自知,如人饮水。
关咏荷的选择在许多人看来不够大女主,有点“贤妻良母”的意味。
但女性存在的意义,既不单为事业,也不单为家庭。
她们应为自己的选择发光发热。
生养孩子也许难以理解,但她经历多次流产,身体超负荷,适当休息是难免的。
为了家庭和谐做一些让步,这是关咏荷自己的选择。
外围人能做的,不是哀叹或者指责,而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