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性格耿直,对武则天当政后的一些举措和现象不满,以奏章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批评。这引起了武则天及其亲信的不满,最终他被罗织罪名,投入狱中。在狱中,骆宾王写下了《在狱咏蝉》等著名诗篇,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他在678年入狱,679年遇赦出狱。其在狱中写诗抒怀,以表达自己的冤屈和对命运的感慨。抒发自己的悲愤和冤屈。
徐敬业是唐朝开国功臣李勣(徐世勣)之孙,他因被贬而对武则天心怀不满,遂于684年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当时也处于仕途不顺的境地,他与徐敬业一拍即合,积极参与到起兵行动中。骆宾王为徐敬业撰写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这篇檄文文采飞扬、气势磅礴,历数武则天的种种“罪行”,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成为中国古代檄文的经典之作。

然而,他们的起兵最终以失败告终。关于两人的结局,徐敬业在兵败后企图逃亡高丽,途中被部下所杀;骆宾王则下落不明,有被杀、投江、出家等多种说法。尽管他们的行动未能成功,但骆宾王与徐敬业反对武则天的事迹以及那篇檄文,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目前已知被认为是骆宾王的坟墓主要有以下两处:
江苏南通狼山墓:据记载,明正统九年,当地曹姓农民在南通城东北郊黄泥口掘地时发现刻有“唐骆宾王之墓”的墓石和尸骨,后于清乾隆十三年,被闽人刘南庐访得,移葬于狼山。该墓位于狼山东南麓,与金应、刘南庐墓并列,墓南有一座高大的三门花岗石牌坊。
浙江义乌衣冠冢:位于义乌廿三里镇上枫塘,1989年重修。墓坐东朝西,墓呈半球形,墓道为环状,墓前置四柱三间门楼式碑坊,明间嵌着清道光二十二年修建的“唐侍御史谥文忠骆公赠淑人范氏合墓”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