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李子柒,很喜欢的那种!
在她的世界里,常常能感受到平凡人间的烟火之气,体味到只有我们能懂的中国式浪漫——“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安静又治愈。
01 喜欢“慢”下来的李子柒
相信很多人都与我一样,第一次刷到她的视频是在2016年11月——《兰州牛肉面》
一袭中式白褂、丸子头,清爽干练。
大山的背景之下,她浑身透着出尘与安逸。
那时全网的短视频正追求“速度、高效”,但她没有。
为了拍好“兰州牛肉面”,她找认识的拉面师傅,软磨硬泡、苦学了很长时间,从切菜,到捣香料,再到拉面,她重复了无数次。
光是废掉的面团,被她做成馕后,都足足让她与奶奶吃了半个多月。
在她的视频里,没有半点急躁,反而处处透着“归园田居”式的梦想,这恰恰也成了许多奔波在大都市、困囿在逼仄生活的年轻人们的精神归隐地。
有人说,“她只要发几分钟的视频,就能拂去我这一年的躁郁和低落。”
诚然如此。
当下的年代,大多数人都在被各种不确定笼罩,几乎所有人在心底都渴望一种平静、稳定的生活状态。而李子柒用极尽朴实且真诚的态度,和扎实精美的视频内容,告诉所有人,现代生活还有更多可能。
02 一日三餐与春夏秋冬
其实,李子柒的生活与我们普通人距离并不远。
她的小院,也只是远离了闹市,多了一些爬满篱笆的繁华。
唯一不同的是,是她多了一点细心与耐心。
2019年,她更新了一则名为“水稻的一生”的视频。
她的初衷很简单,让大家都知道食物是从哪里来的,珍惜每一颗劳动而来的粮食。
初春,先用水浸泡谷子后,播种,待其长苗便“蓄水打田”。
夏日扯秧、打药、施肥,八月抽穗、扬花。
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
她用接近一年的时间,亲身劳作,后又浓缩为10分钟的视频,告诉我们关于水稻的一切。
而类似这样的事,李子柒做了很多很多,全都被她装进了“一物一生系列视频”当中,其中还有芋头、西瓜、油菜......
不难看出,李子柒真的不怕等,也不怕慢,她更想做的是,想要告诉大家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四季更替有序,岁月静谧安好。
因此,我们能看到春日里,她在做花茶、花酒;夏日赏荷摘藕;秋天的时候,可以做起了柿子酱、柿饼;到了冬天,与家人围炉。
可以说,李子柒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过成了如诗如歌一般,让人艳羡。
但,她的视频里,远不止这些美好。
03 中式意境美与非遗传承,填补了现代人所有的慌慌张张
有网友是这样点评李子柒的视频,“她的视频像纪录片一样,质感真的棒。”
其实与其说质感棒,不如说是其中凸显出来的中式意境美绝。
从配乐到镜头,再到取景,李子柒所理解的中式审美,真的美到了观众的心坎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不再抽象。
哪怕是一帧简单的夜空取景,也是极尽富有诗意。
当然,中国画中的留白意境之美,也在她的作品有所体现。
比如拍山间云海之时,就有很多的空境且色调淡雅,整个氛围静谧又引人入胜。
除了好看,李子柒作品里的“硬货”,还有很多。
比如关于非遗传承。
如果说“一生系列”视频是她用时间来解答生命的价值,那么“非遗系列”就是告诉大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应该被所有人记得和传承。
有一位妈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儿子喜欢一个推广传统文化的人,好过去追无厘头的流量明星,我们做父母的也愿意公众人物里有这样的人。”
是啊,我们喜欢李子柒的视频,无论是里面的衣食住行,我们似乎都司空见惯,唯独就是不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
而李子柒将其最后一环给闭合上,并把藏在里面有关传统文化最有魅力的部分给释放出来。
比如《绢花》那一期,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只展示成品并不会让观众感到惊艳。
不过,当李子柒在真丝布料上画出桃花的花瓣、叶子,再裁剪下来,并用果汁晕染、晾干,经火灼烧线头成花蕊后,做出来的“桃花”,与真的几乎没有区别。
而看到这里的我们,也真正感受到了绢花工艺拥有着一千多年传承的魅力。
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李子柒曾在线上分享过这样一段话,“传播非遗是一个上下齐心的过程,只有每个环节牢牢相扣不掉链子,才会感染到每一个人,才能营造一个以保护传统文化而自豪的氛围。”
秉承这样的初心,李子柒也一直将中国传统文化根植在作品中。
央视主持人海霞是这么评价她的,“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正因她把中国人骨子里眷念的东西给讲述出来,相信未来的她,还能带我们看人间烟火,那里仍旧有诗酒花茶,岁月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