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两悠悠”,悠悠荡荡,无边无际,但到底是哪两“悠悠”

快乐鉴骚词 2024-05-31 11:20:42

“悠悠”是一个常用词,在流行歌曲中就经常用到。比如,当年火爆全国的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开头就这样唱道,“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周华健的成名曲,《让我欢喜让我忧》中这样写到,“爱到尽头、覆水难收,爱悠悠、恨悠悠,为何要到无法挽留”。

而“悠悠”的含义也多种多样,比如,《诗经·郑风·子衿》中就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思是忧愁思虑的样子;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中写道,“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则是指时间或空间的久远和广大;还有表示众多或纷杂,如“悠悠万事”等。

我个人很喜欢唐代词人温庭筠的这首《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这句“斜晖脉脉水悠悠”,前面的“脉脉”,代表的是人儿的默默,而后面的“悠悠”,代表的是人儿的思绪悠悠,描写得非常准确和精确。但我也经常想,这里的“脉脉”和“悠悠”,其实意思很相近,基本上可以用“斜晖悠悠水悠悠”来代替,意思就是斜晖悠悠、水悠悠,人儿也悠悠,这样写也很好。如果是这样,那就是“三悠悠”了。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也许是受这首词的启发,后世诗人很喜欢用“悠悠”这个词,特别是“两悠悠”,达到了情景交融,特别让人拍案叫绝。

1.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苏轼

真正在诗词中使用“两悠悠”的鼻祖,是大文豪苏轼。而苏轼的这首《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可以说,是情景交融的巅峰之作。因此,绝大多数的诗人,能在一首诗词中,使用到一处情景交融就很不错了,而这首诗,多达三处完美的情景交融,怎么不叫人拍案叫绝: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江边身世两悠悠”,诗人站在钱塘江江边,看着江水悠悠,不禁想起了自己屡受打击,屡遭贬谪的身世,那更是身世悠悠,所以是“两悠悠”,这是第一次情景交融。

“久与沧波共白头”,因为屡遭不幸,自己也早早就白头了,而沧波则一直是白头,所以说,“共白头”,这又是一次情景交融。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人们常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来形容光阴不去不复返,但凡事都有例外,钱塘潮就是“向西流”。所以,造物主在告诉人们,江流也有向西流的,人也不是一直老去的。只要你心里充满了朝气,有做一番事业的雄心,就可以不老。

诗人在任杭州通判的时候,虽然收到打击,白发鬓鬓,但仍不堕青云之志,不服老,希望成就一番事业。这句,“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是这首诗中的第三处情景交融,让人不得不服苏东坡的才华。

2. 身在汉江东畔去,不知家在锦江头。烟水两悠悠,程垓

程垓也是典型的南宋文人,渴望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但在偏安的南宋小朝廷是不可能有用武之地的。这首《忆江南·夜泊龙桥滩前遇雨作》,就是回顾了词人这不得志的一生,也只能“四悠悠”了:

篷上雨,篷底有人愁。

身在汉江东畔去,不知家在锦江头。

烟水两悠悠。

吾老矣,心事几时休。

沈水熨香年似日,薄云垂帐夏如秋。

安得小书舟。

烟水两悠悠

“篷上雨,篷底有人愁”,江上小篷船的篷上,下着无边细雨,而在篷底,有一个人在发愁。愁什么呢?“身在汉江东畔去,不知家在锦江头”,自己人身在汉江上,向着汉江东而去,却不知他的家在锦江那头。

“烟水两悠悠”,江上的烟云,江中的流水,在词人眼里,两者都悠悠荡荡,无边无际。而诗人的身世,诗人的心情,也何尚不是悠悠荡荡,没个头绪。

这里,词人说的是“烟水两悠悠”,而不是“心水两悠悠”,就特别值得品味,“一悠悠”是江上的烟云,“二悠悠”是江水悠悠,“三悠悠”是词人的身世悠悠,“思悠悠”是词人的心情悠悠。

“吾老矣,心事几时休”,人老了,心事就特别重重。这句再次强调了词人的心事悠悠。

“沈水熨香年似日,薄云垂帐夏如秋”,看着沉香,闻着香味,这一年一年,就像过了一日一日一样飞快;这薄薄的云雾,像蚊帐一样垂下来,夏天就像秋天一样的迷茫,一样的愁思。

3. 身世两悠悠,岁月闲中老,吴潜

这首南宋词人吴潜的《卜算子·其一》,根本就没有情景交融,可以说,景色跟词人的心情是相反的,景色极美,而词人的心情极差,这是一种强烈的反差。宋末词人吴潜,处在元蒙进攻南宋的时期,对于一个忠臣来说,再美的景色,也无法改变词人即将亡国的心理落差:

春事到西湖,处处梅花笑。

抖擞长安车马尘,眼底青山好。

身世两悠悠,岁月闲中老。

极目烟波万顷愁,此意谁知道。

身世两悠悠,岁月闲中老

“春事到西湖,处处梅花笑”,一如往常,春天来到了西湖,西湖到处是梅花盛开,处处是它在春风里娇笑。

“抖擞长安车马尘,眼底青山好”,词人抖落了从首都临安而来的车马的灰尘,眼底下的青山是真的美好啊!

“身世两悠悠,岁月闲中老”,这里的“身世”,要拆开理解,“身”是指词人自己,而“世”,而是指世道,国事。我自己个人,还有整个国家,都已经是悠悠荡荡,不能稳定下来,已经没有了成功的彼岸可以停靠。而我个人呢?又是岁月清闲,无事可做,只能慢慢老去。

一句,“身世两悠悠,岁月闲中老”,既对个人的前途,又对国家的前途,都发出来哀叹;而更加值得哀叹的是,纵然国家如此,但心怀凌云之志的我,却依然毫无用武之地。

所以,最后一句,“极目烟波万顷愁,此意谁知道”,和岳武穆的那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是异曲同工之妙。

4. 浮云身世两悠悠。何劳身外求,张抡

这首宋代词人张抡的《阮郎归 咏夏十首 其一》,思想相对颓废,一面是感叹岁月如流水,不去不复返,一面又是说,既然都这样的,那何苦努力呢?整首词,充满了享乐的思想,需要加以甄别:

寒来暑往几时休。光阴逐水流。

浮云身世两悠悠。何劳身外求。

天上月,水边楼。须将一醉酬。

陶然无喜亦无忧。人生且自由。

浮云身世两悠悠

“寒来暑往几时休。光阴逐水流”,这句感叹时光的流逝,强烈的表达了希望时间停止的愿望。

“浮云身世两悠悠。何劳身外求”,天上的浮云,自己的身世,两两都是悠悠荡荡,漫无目的。既然是这样,那又何必劳神劳力,辛辛苦苦的追求人生呢?

这就是人生的两种态度,看到的都是“浮云身世两悠悠”,心态积极的人,想得到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而心态消极的人,想到的是“何劳身外求”。

既然是“何劳身外求”,那么就醉生梦死呗,所以这句,“天上月,水边楼。须将一醉酬”也就很好理解了。

而“陶然无喜亦无忧。人生且自由”,这个是普通人的心态,讲究心里的平和,值得提倡。

5. 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薛昂夫

从古到今,悲春、伤春、惜春的诗词数不胜数。但元代词人薛昂夫的这首《最高楼·暮春》非常特别,从中你可以找到很多似曾相识之处,但它们又结合得天衣无缝,非常值得称道:

花信紧,二十四番愁。

风雨五更头。

侵阶苔藓宜罗袜,逗衣梅润试香篝。

绿窗闲,人梦觉,鸟声幽。

按秦筝、学弄相思调。

写幽情、恨杀知音少。

向何处,说风流。

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

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

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

“花信紧,二十四番愁”,一个“紧”字,不由得让人心一紧。宋人很喜欢咏“二十四番花信风”,大词人晏殊就有,“春寒欲尽复未尽,二十四番花信风”。

“绿窗闲,人梦觉,鸟声幽”,又让人想起王籍那句著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要的就是营造那份幽景。

“写幽情、恨杀知音少”,让人想起岳飞的名句,“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只不过岳飞是那份报国之志,而词人则是“伤春”的幽情。

“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大文豪苏轼写过,“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当然更加形象。而这句,让“杨柳”和“春色”,也绝了,都是象征了“分别”,“柳”是人类之间的“分别”,而“三分春色二分休”,是春天和人类的“分别”,都很痛苦,并列起来也非常严丝合缝。

而最后一句,“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这里的“两悠悠”,“一悠悠”,是指“落花悠悠”,“二悠悠”,则是指“流水悠悠”。同样,这里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悠悠,其实是“三悠悠”。

6. 身名于我两悠悠,形影相忘懒赠酬,杨时

相对而言,这首宋代诗人杨时的《县斋书事·其三》,才是真正隐逸诗该有的样子,“隐逸”,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洁身自好。这,不是上一首《阮郎归 咏夏十首 其一》所表达的醉生梦死思想:

身名于我两悠悠,形影相忘懒赠酬。

拟把一竿沧海去,飘然清世一虚舟。

身名于我两悠悠,形影相忘懒赠酬

“身名于我两悠悠,形影相忘懒赠酬”,我的生活,我的名气,对于我来说,都是悠悠荡荡,虚无缥缈;而我希望做到,能够把形影两相忘,所以,也就懒得对付赠来酬往的应酬。

在实际生活中,诗人感觉“身”和“名”,“两悠悠”,两者都是虚无缥缈的;而诗人希望“形”和“影”呢,则是“两相忘”。这里的“形”和“影”,其实是“身”和“名”的另一种说法。

“拟把一竿沧海去,飘然清世一虚舟”,我准备拿一竿鱼竿,追逐沧海而去,落得个飘然一身,一世清清白白,哪怕是一条虚舟,也足够了。

再来对比一下,“身名于我两悠悠,形影相忘懒赠酬”的高洁,“浮云身世两悠悠。何劳身外求”的颓废,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真正的隐士,和醉生梦死的玩家,差别很大。

7. 杨柳湾头。落花流水两悠悠,俞绣孙

婉约词人,特别是女词人,大多多愁善感,特别是当她居无定所的时候。这首清代女词人俞绣孙的《浪淘沙》,感情非常丰富,既有怀人,又有伤春,更有思乡,真的是写尽了女人的百转千回:

记得昔同游。杨柳湾头。

落花流水两悠悠。

莫道春愁禁不起,还是春愁。

欸乃橹声柔。梦也难留。

轻寒翠被冷香篝。

睡起斜阳明雉堞,错认杭州。

落花流水两悠悠

“记得昔同游。杨柳湾头。落花流水两悠悠”,同样的景色,“落花流水两悠悠”。当年是有“同游”,自然心情舒畅,“悠悠”,对应的是悠闲自在;而现在,则是飘飘悠悠,没个着落。

“莫道春愁禁不起,还是春愁”,不要说你经受不起春愁,没有用,到头来,还是春愁来找你。

“欸乃橹声柔。梦也难留”,“欸乃”、“欸乃”的桨声虽然轻柔,但仍然将我从梦中惊醒,可叹的是,我做了哪些梦,居然一点都不记得。

“睡起斜阳明雉堞,错认杭州”,“雉堞”,城上的短牆。醒来的时候,看到斜阳照亮了城上的短牆,一刹那间,以为到了杭州。

词人是德清人,杭州是故乡。“昔同游”的时候,“落花流水两悠悠”,没想到是她一生飘荡的写照,所以,“睡起斜阳明雉堞,错认杭州”,才显得那么心痛。

8. 剩华年,与流水,两悠悠,谭献

谭献,晚清诗词大家。一个人,纵有文学上的万般才华,在晚清的这种背景下,也只能自娱自乐,而无法有所作为。纵然有张之洞邀请,主讲经心书院,也只能很快草草收场。这首《最高楼》,便是他一生的写照:

烟雨里,脉脉只悲秋。

风片薄,酒波柔。

绿杨不是灵和树,白头重上采菱舟。

百年身,千古事,一登楼。

春去也、倡条和冶叶,

人去也、断云还缺月,凉别袂,触乡愁。

相逢客路如南雁,欲寻旧梦问闲鸥。

剩华年,与流水,两悠悠。

剩华年,与流水,两悠悠

“烟雨里,脉脉只悲秋”,前面说了,“脉脉”,其实跟“悠悠”的意思很相近。

“百年身,千古事,一登楼”,近百年的身家经历,数千年的历史事件,都在一次登楼的笑谈之中。

这句,“百年身,千古事,一登楼”,是否让人想起了那句著名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只是这句,除了笑谈“千古事”,还笑谈了“百年身”,因为在晚清的大变局中,词人可以说是身处其中。

“春去也、倡条和冶叶”,春归了,还有柔软的枝条和绿油油的叶子。但“人去也、断云还缺月”,人离开了,就只有中断的云彩和残缺的明月,一片惨淡。

这里的“人去也”,有人离开家乡之意,更有人离开自己的事业之意。中断了自己未竟的事业,就只剩下“断云还缺月”,没有了圆满,也没有了完美。

“剩华年,与流水,两悠悠”,现在只剩下剩余的华年,还有流水,两者都悠悠荡荡,没有靠岸,也没有归宿。

一句,“剩华年,与流水,两悠悠”,可能是晚清所有文人的唯一感觉。

1 阅读:19

快乐鉴骚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