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王树声长子王鲁光,新婚前3天被撞残,临终遗言令人泪奔

梅梅评历史 2023-02-11 05:45:07

1972年12月26日,北京一个大雾的早晨,一位青年正在低头捡手套时,一辆公交车疾驰了过来,青年躲避不及,直接被撞飞了几米远,在大家的帮助下,重伤的青年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在做过全面检查后,下了最终诊断:四~五节胸椎错位合并完全性截瘫!这也就意味着,这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此后将永远无法站立了!

司机吓坏了,当他得知伤者的身份后,全家都陷入到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王树声

这位被撞瘫的青年,名叫王鲁光,是开国大将、国防部副部长王树声的长子,此时他年仅26岁,距离他原定的新婚日期只剩3天!

得知消息后,王树声紧急赶往医院,望着躺在病床上、万念俱灰的儿子,年已67岁的王树声心如刀割,老天为什么要将噩耗一个个降临到他的孩子们身上呢?如果有可能,他多么希望自己能代替孩子们承受这些痛苦啊。

王树声有三子一女,次子王楚还自小体弱多病,需要长期服药,三子王建初在部队里因头痛发作,治疗不及时,落下了神经受创的病根,小女王季迟此时刚满17岁。唯一健康、被全家给予厚望的长子王鲁光,现在又被撞成了终身残疾!

可想而知,这个消息对年迈的父亲和整个家庭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

王季迟后来回忆说:“这对我们家来说是一场大灾难,父亲成宿成宿的睡不着觉,母亲不停地流泪……”

王树声一家

可是,为革命献身一辈子、从不向命运低头的王树声,此时依然选择了坦然接受,他听说司机一家终日惶惶不安、担心被枪毙时,就让车队领导带话说:“这事已经毁了一个家了,不能再毁一个家了。饭要好好吃,觉要好好睡,以后吸取教训就可以了。”

就这样,身居高位的王树声并没有利用手中的职权,肆意发泄心中的悲痛,他的坚强和慈悲保全了一个家庭,也点燃了长子心中重生的希望。

只有在挚友面前,王树声才卸下伪装,痛哭道:“鲁光这孩子真受苦了!”

仅仅一句话,一个父亲的怜爱和愧疚,表露无疑。

01

那是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全面进攻我中原解放区,时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的王树声率领9000余人准备突围,为了减轻负担,突围前,部队命令伤员和老弱妇幼先行转移,当时王树声的妻子杨炬已怀有6个月身孕,按理说应该随先遣军转移,但她认为自己作为军医,留下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执意不肯走。

在国民党的重兵包围下,解放区的物资、粮食日益匮乏,想到眼下的艰难处境和突围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王树声便与妻子商量:“战事在眼前,我不能关照你,我们还是放弃这个孩子吧!”

杨炬顿时泪如雨下,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况且王树声今年已经41岁了,这个孩子来得是多么不易啊!但看到丈夫痛苦、无奈的样子,杨炬只好忍痛答应了。

王树声与杨炬

两个警卫员不忍心看到首长失去孩子,就偷偷把打胎药给掉包了,王树声的第一个孩子就这样被保了下来。

这一年11月2日,杨炬在山东临沂山区生下了一个可爱的男婴,她为这个伴着炮火、在齐鲁根据地诞生的革命后代,取名“王鲁光”。

建国后,王树声任总军械部部长,因功勋卓著被授予大将军衔,作为高干子弟,王鲁光却没有享受到父亲带来的丝毫特权。

02

按照干部等级规定,王树声在工作之外可以再配一辆生活用车,当时很多干部子女都乘私家车上学、放学,而王鲁光兄妹几人不管刮风下雨,小小年纪只能去挤公交车,正当他们为即将也享受到专车的待遇欢呼时,王树声却断然拒绝了组织的好意,坚决不肯接受生活用车。

王鲁光满心不乐意,就去问父亲,王树声回答道:“国家现在还有很大困难,我有辆车上下班用就可以了。如果有了生活用车,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也容易给你们带来不好的影响。”此外,他还专门交代家人,除他工作外,任何人不能用公务车,即使妻子杨炬也不例外。

在父亲的影响下,王鲁光兄妹几人从小就勤于动手、厉行节俭,而且聪明好学。

王鲁光

有一次,王树声曾充满希望地对王鲁光说:“在革命时期,我们装备不好,敌强我弱,敌人的飞机在天上飞,成天追的我们没处躲,我希望咱们能有一支装备强大、素质过硬的军队。”

王鲁光记住了父亲的话,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实现父亲的愿望,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又进了空军部队搞装备。此时的王鲁光,满怀梦想,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王树声看着长子的进步,满怀欣慰,可他时刻没有忘记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

王树声与王鲁光

1972年冬天,王鲁光即将结婚了,家里为此准备的除了一间房、一张床和两条被子外,再没有其他物件了,警卫员觉得一个大将之家,这样的摆设未免寒酸,就私下商量,想把军事科学院首长休息室的两把丝绒面椅子和一张茶几暂时借来,婚礼办完后就归还。

不承想,这件事很快被王树声知道了,他严厉地对警卫员和王鲁光说:“结婚要那些东西做什么?战争年代、同志们连个窝也没有,现在,有房、有床、有被,就很不错了嘛!再说,结婚是自己的事,怎么能随便拿公家的东西呢?”

王鲁光听从了父亲的建议,决定婚礼从简,可没想到,几天之后,他就遭遇横祸,为了女方的前程考虑,王鲁光忍痛推掉了婚约,很多年之后,他才与另一位女士喜结连理。

03

在301医院治疗期间,王鲁光遇到了一位同病相怜的病友——邓小平的长子邓朴芳,他曾是北大的高材生,因受政治迫害被逼跳楼成终身残疾。

邓朴芳

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名校毕业背景、共同的踌躇满志,让这两个年轻人成了彼此最知心的朋友,他们在医院一起度过了难忘的六年时光,为了找出存在的价值,他们自己动手编筐、编鸟笼、组装电视、修各种电器……

1976年,周总理逝世,他的灵车经过301医院,伤心欲绝的王鲁光和邓朴芳很想去送一程,可是他们行动不便,又不被允许外出,只能在病房里,拿出珍藏许久的白酒,默默流泪,一杯杯浇在地上,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老人和亲人。

04

1983年,邓朴芳出国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回来后,他激动地给病友兼挚友打电话:“鲁光,我在国外见到了很多的康复实验,咱们是不是也做一个?”

由于自己的切身体会,王鲁光一下就意识到邓朴芳的这个建议对残疾人而言,是多么重要,他当即答应下来:“可以!外国有的,咱们也应该有!”

如果说王鲁光之前的梦想,是为了提高中国的空军装备和军人素质,那么他现在的梦想,就是为改善残疾人的近况而奋斗!

1983年3月15日,王鲁光与邓朴芳一起发起成立“中国康复中心筹备工作小组”,为了争取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支持,行动不便的他们多次上门拜访李维汉、胡子昂、季方、赵朴初、华罗庚等诸多有社会影响力的贤达人士。

被王、邓的热情和毅力深深感动的社会各界贤达,一起向民政部写信,倡议成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王鲁光和家人

一年后,经国务院批准,一个全国性的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福利团体——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正式成立,四年后,全国第一个残疾人康复中心正式建成。

据王鲁光的妹妹王季迟回忆:“在开始从事残疾人事业之后,哥哥就哭过两次,一次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之时,另一次就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建成之时。”

邓朴方曾说:“残疾人事业是让人流泪的事业。做不成事情,没有力量帮助残疾人解除痛苦,要流泪;做成事情,帮助一些残疾人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也要流泪。”

显然,王鲁光的泪水属于后者。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王鲁光的泪水,包含了多少辛酸和不易啊!

普通人要做成一番事业尚属不易,更何况两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

事业开创初期,他们没有房子、没有车子,甚至连工资都没有,每天高强度工作十几个小时,王鲁光和邓朴芳没法自行上厕所,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每天尽量不喝水,他们下肢没有知觉,血液循环不好,天气冷的时候,就只能多盖几层被子在身上。

后来,在各部门的支持下,他们的事业有了起步,在为康复中心筹集到2600万时,他们很高兴,残疾人的康复事业终于有保障了!他们各自从家里拿了点吃的,算是聚餐庆祝了。

王季迟说:“他们做了那么多的事,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却连去餐厅吃顿饭的想法都没有。”

05

王鲁光说:“我们是靠理想和信念活着的人”,而给予他最大力量的,无疑是他的父亲王树声。

可到了1974年1月,王树声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弥留之际,王鲁光和邓朴芳坐着轮椅一起到病房探望,王树声微弱地说:“你们都是大学生,应该为党和民族做点你们自己的事情。”

王鲁光又一次把父亲的话深深印在了心底,从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成立到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成,每一步都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

残联会徽及残疾人证

1991年,王鲁光还亲自主持了残联会徽的设计,会徽以梅花为主图案,取“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象征残疾人自尊自强、不屈不挠的精神,五瓣梅花相连,象征残疾人互帮互助、团结进步的集体力量。这个标志,不正是他和邓朴芳一生的最真实写照吗?

2005年2月20日,为残疾人的康复事业奉献一生的王鲁光不幸去世,年仅59岁。他去世后,无数残疾人自发组织起来为他送行,临终前,回忆自己这一生,王鲁光曾无愧地说:“这场仗,我打赢了!”

如果王树声泉下有知,想来也无限欣慰吧!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