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曾在回忆录中解释为何归还香港,她不是没考虑过战争

时代有个大车轮 2024-03-16 08:22:09

在谈英国归还香港之前,先谈一谈马岛战争。

马岛,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马岛距离阿根廷约500公里,距离英国本土的直线距离约13000公里。

单从距离上看,英国对马岛鞭长莫及,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衰落后,海外殖民地相继独立,没有人相信英国能为了小小的马岛万里远征。

当时的阿根廷人也是这么想的。

1982年4月2日,时任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下令出兵收复了马岛,马岛战争正式爆发。战争爆发后,世界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撒切尔夫人身上——这个上任仅三年的英国第一位女首相。

当时世界多数人都判断英国只会抗议,不会出兵,但是仅仅过了一天,也就是1982年4月3日,撒切尔夫人就力排众议,决定出兵争夺马岛。4月4日,英国海军就开始集结出发。

这次出征,英国海军派出了所有家底,以两艘航母为主,搜罗了111艘各类舰船组成了特混舰队。

又有航母,又是100多艘舰船,看似规模很大,实际上这支特混舰队寒酸的很,这支舰队中有46艘是被征调的商船,两艘航母“竞技神”号和“无敌”名字叫的很响亮,但这两艘航母不仅老旧,而且作战性能也不佳。

此时的英国已经不复昔日大英帝国的荣光,能否打赢马岛战争,连英国人自己都没有信心。

撒切尔夫人的个人助理辛西娅·克劳菲·克劳福德女士说:

“整个战争期间,她甚至一次都没有在首相官邸内换上自己的睡衣。我们当时总是坐在屋子里收听国际新闻节目中播出的有关英国特遣舰队的消息,她之所以不愿意睡觉就是为了一旦有突发情况出现可以立即投入工作。”

可以说,撒且切尔夫人是拿自己的仕途和英国的尊严在赌这场战争。

1982年6月,随着英军重新占领马岛,长达74天的马岛战争结束,英军获胜。撒切尔夫人赌赢了。

你可能会问,不是讲英国归还香港的事吗,怎么开头就写马岛战争呢。

这两个事情其实并不孤立,而且也可看出英国在面对不同国家时,所采取的不同立场。

1982年9月22日,撒切尔夫人访华,并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

看看撒切尔夫人访华的时间点就知道她的用心了,当时马岛战争结束才不过三个月的时间,正值撒切尔夫人个人威望如日中天的时候,而且携胜利的余威来谈判,这本身就有威胁的意思。

在撒切尔夫人回忆录《唐宁街岁月》一书中这样写道:“从1982年9月以来,英国的世界地位,与我自己的地位,都因为福克兰(马岛)的胜利战果而有了改变,此时应是与中国就香港问题谈判的时候了”。

撒切尔夫人的言外之意就是,英国都能为了贫瘠的马岛远征,更能为了富饶的香港不惜一战,总之,撒切尔夫人的此次来访,目的不言而喻。

会议开始前,两国领导人少不了几句寒暄之词。撒切尔夫人率先说:我作为现任英国首相访华,看到你很高兴。

我们的总设计师表现的极为轻松,他客气地回答道: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你来呀。

两人初次交锋,言语间就充满了火药味。

在会谈进入正题后,撒切尔夫人的态度是极其强硬的,她直接打出“三个条约有效”和“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离不开英国”这两张牌。并说:

“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要想继续维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继续由英国来管理它。”

面对这番言论,我们的总设计师说了一句:

“中国人穷是穷了点,但打仗是不怕死的。”

至于香港回归后会发生混乱的说法,总设计师淡淡地说:

“如果说中国宣布要收回香港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么我们会重新考虑收回的时间和方式。”

关于收回香港,我们的总设计师表达了异乎寻常的决心,他对撒切尔夫人说:

“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之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言尽于此,远超撒切尔夫人的预期,而且中国根本没有将英国打赢马岛战争当回事。

东西方两大政治人物的首次交锋,撒切尔夫人便落了下风。

“铁娘子”没有想到在主权问题上中国会如此强硬,以至于在走出人民大会堂时,失神的“铁娘子”一不小心,直接摔倒在台阶上。

撒切尔夫人终于意识到了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态度,而且也意识到中国不是阿根廷,香港更不是马岛。

从1983年7月到1984年9月,中英就香港问题的正式谈判前后持续了十四个月,共举行了22轮会谈,这期间撒切尔夫人四次来访中国谈判。

为什么在马岛问题上不惜开战的撒切尔夫人,反而在香港问题上不再强硬了,反而多次来到中国进行谈判。

这一点撒切尔夫人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解释的很清楚。

关于中英谈判,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唐宁街岁月》中写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是在同一个不肯让步,而且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

也就是说,撒切尔夫人不是没想过打仗,只是在评估了两国实力后,发现根本没法打赢。她用了“远远超过”这个词语,可见她对中国与英国两国的国力是做了详细分析的。

打是打不过的,而且中国在收回香港一事上,根本不允许英国讨价还价。那么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英国必须在1997年归还香港。

1984年4月20日,英国官方在香港发布记者招待会,其中便称:“要达成一项使香港在1997年后仍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虽然英国人同意放弃香港,但是心里极其不甘心。

中英谈判达成之后,英国为了阻碍香港平稳过渡,在1984年9月24发动了一次经济风暴。

他们一方面放出中英谈判破裂的传言,一方面从经济上进行操作,香港的股票一夜之间暴跌,港币对美元的汇率降低到历史以来最低。

香港金融市场上出现了疯狂抛售股票、挤兑美元的现象。

香港媒体将这次风暴称为“黑色的星期六”。当时的港报评论此事:在这个“黑色的星期六”,股市疯了,市场疯了,港人也被吓疯了。

这又是撒切尔夫人使出的伎俩,就是利用经济搞破坏。

面对如此局面,我们的总设计师并不慌乱,而是再次喊话撒切尔夫人。

当时正值金日成来访,总设计师在大连会见前来访问的金日成,他对金日成说:

“我与撒切尔夫人明确说过,如果这个过渡期过渡得不好,就是从现在起到1997年这个期间发生混乱,到了过不下去的程度,中国将考虑收回的时间和方式。时间就是提前,方式就是武力。”

邓小平认为,如果香港在过渡期间出现问题,影响了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的作用,一片混乱怎么办?那我们只好派军队去提前驻扎,没其它选择。邓小平在最后更是直接挑明:中国不是阿根廷。

这番话就是说给撒切尔夫人的。见中国已亮出利剑,英国最终也不敢在香港继续作乱,撒切尔夫人的计划再次落空。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关于香港回归中国,撒切尔夫人十分不甘心。2007年,在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前夕,早已退出政坛的撒切尔夫人还意味深长的回顾了当年的谈判,她说:“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但这不可能,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

一句“不可能”,可知撒切尔夫人深知无法对中国开战。

在香港回归一事上,撒切尔夫人尽显无奈,她想尽全力留住香港,但是奈何国力不允许,此时的英国早已不是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中国也早已不是晚清政府,时光碾转,斗转星移,攻守之势异也。

1840年,英国敢万里远征,但是在一百多年后,即使是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也不敢对中国宣战,这就是我们国家强大的标志。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