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未做过妃嫔,也从未生下称帝的儿子,却被追封为皇后

雍亲王府王妃 2025-04-12 14:35:51

她从未生下即位称帝的儿子,也从未做过妃嫔,她的夫君也不是皇帝,而她却在死后被追封为皇后,神牌得以供奉太庙,成大清唯一一位亲王嫡福晋出身的皇后;然而她仅被追封为皇后1个月,便受到夫君的牵连而被罢黜宗室、贬为庶人,神牌也被扔出了太庙。

她去世129年后,乾隆皇帝恢复了她亲王嫡福晋的身份。

她就是大清唯一一位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嫡福晋、顺治帝追封的义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在很多的影视剧、野史中,她被称之为小玉儿,是孝庄文皇后的妹妹。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她的名字并非小玉儿,而是巴特玛;她也不是孝庄文皇后的妹妹,而是孝端文皇后的同母妹妹、孝庄文皇后的亲侄女。

她们之间的关系听上去似乎有一些复杂,我们先来理一下巴特玛究竟跟孝庄是什么关系呢?

孝端文皇后哲哲是孝庄文皇后的亲姑母,莽古斯台吉与科尔沁大妃所生的女儿。

而孝庄文皇后的父亲宰桑布和是莽古斯的儿子,只是并非科尔沁大妃所生,也就是说孝端文皇后与宰桑布和是同父异母的姐弟。

孝端文皇后的父亲、孝庄文皇后的祖父莽古斯去世后,科尔沁大妃按照蒙古收继婚的习俗,改嫁给了孙儿索诺木,而索诺木是宰桑布和的儿子、孝庄文皇后的三哥。

改嫁索诺木以后,科尔沁大妃又为索诺木生下最少两女一子。

而这两女中的一女,便是巴特玛。

如此一来,按照辈分的话,巴特玛要称呼孝庄文皇后为姑姑;而称呼孝端文皇后为同母异父的姐姐。

满清入关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对科尔沁大妃被孙儿索诺木收继一事便有所隐瞒,如此一来,巴特玛的出身便容易被混淆。

1620年,巴特玛出生。

这一年孝庄尚且只有8岁,五年后孝庄嫁给了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为侧福晋。

孝庄嫁到后金的次年,皇太极继任大汗之位,为后金的第二位大汗。

1633年,也就是皇太极继任汗位的第八年,巴特玛的生母科尔沁大妃,作为皇太极的岳母来到盛京,得到了皇太极的尊重与礼遇。科尔沁大妃此行基本上敲定三门婚事:

巴特玛的姐妹达哲,嫁给皇太极的十五弟多铎;

巴特玛的兄弟奇塔特,与巴特玛同母异父的姐姐孝端文皇后所生的女儿固伦端靖长公主订婚;

而巴特玛,则是指婚给了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

1635年,巴特玛正式嫁给多尔衮为嫡福晋。

1636年,皇太极正式登基称帝,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睿亲王;而巴特玛便妻凭夫贵,被封为和硕嫡福晋

不过巴特玛并非多尔衮迎娶的第一位妻子,在多尔衮12岁时已经娶了一位妻子,同样来自科尔沁草原,是巴特玛叔祖明安台吉的女儿,若是按照在科尔沁的辈分,巴特玛还要称呼多尔衮第一位妻子为堂姑母

只是巴特玛的这位堂姑母只是为多尔衮平妻,而非嫡妻,巴特玛才是多尔衮正式迎娶的嫡福晋。

很多的影视剧中,甚至是野史中,都将多尔衮塑造为一位十分痴情的男人,只不过多尔衮痴情的并非妻子巴特玛,而是孝庄;对待妻子巴特玛很是冷淡,并没有任何的夫妻感情。

然而野史并不足为信,毕竟这样的说法受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这一野史的影响。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这一说法,都不足为信,更何况是多尔衮痴情孝庄、冷待妻子巴特玛这一说法呢?

其实多尔衮对待发妻巴特玛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二人相濡以沫14年的时间。只可惜巴特玛并未为夫君生下一儿半女,顺治帝六年时便病逝了,去世时尚且只有29岁。

巴特玛的早逝让多尔衮十分伤心,不仅将发妻追谥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而且给与发妻极高的评价:

敬孝忠恭正宫元妃,尔乃予妹科尔沁蒙古索诺木郡王之女,太宗大圣文皇帝皇后胞妹。太宗文皇帝知尔贤贵,自幼将尔携来与予。尔自遇予,端庄、敬谨、聪恂、仁惠之行,与予正合。不意溘然薨逝,予心中哀伤无穷,万民亦同举哀。念生死乃人之常理,册封追谥是为大礼,故定合尔佳行谥号,特赐册宝,追谥曰敬孝忠恭正宫元妃。

多尔衮并非专情之人,巴特玛去世一个月,他便将巴特玛的一个堂妹、明安台吉的孙女强行纳入府中,为五福晋。

巴特玛的这个妹妹,原本是皇太极长子和硕肃亲王豪格的福晋。豪格在与多尔衮争权夺利的过程中失败,而被多尔衮幽禁而死。豪格被幽禁而死后,他的妻妾有的殉葬而死,有的则是被其他亲王霸占。

历史的结局我们都很清楚,多尔衮在顺治五年到顺治六年,接连失去同母弟和硕豫亲王多铎、嫡福晋巴特玛噪后,心情抑郁,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便去世了。

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将多尔衮追尊为了“义皇帝”,庙号为成宗。

就这样多尔衮成为大清唯一一位从未做过皇帝、但是被追尊为皇帝的亲王,巴特玛作为多尔衮唯一的嫡福晋,自然再次妻凭夫贵,被追尊为义皇后,成为大清唯一一位亲王嫡福晋出身的皇后。

义皇帝多尔衮,与义皇后巴特玛,还得以在顺治八年正月升附太庙,享受后人香火供奉。

然而仅仅一个月后,掌握大清实权的顺治帝,追罪多尔衮生前的谋逆大罪,下诏将多尔衮削爵罢黜宗室,神牌也被扔出了太庙。

巴特玛作为多尔衮的嫡福晋,与夫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被一起罢黜宗室。

到了乾隆四十三年时,乾隆皇帝恢复了多尔衮和硕睿亲王的爵位,将多尔衮追谥为和硕睿忠亲王,而巴特玛则是恢复了和硕睿亲王嫡福晋的身份。

0 阅读: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