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说:“人民公社好!”
那么,你还怀念吃“大锅饭”的集体化时代吗?斗转星移,现在还有人民公社吗?
童年回忆“北京方便面”,千家万户灶台上的“南德调味料”,斩获多个国际大奖的“南德啤酒”,它们通通指向了一个地方:河南漯河南街村。
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是全国公认的“最后一个人民公社”。
早在三十多年前,它就跻身河南首个亿元村,号称“河南第一村”。
教育、住房、医疗、水电等民生大项通通免费,仿佛是现代版的“世外桃源”。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个村庄竟然上马了“永动机”项目。
南街村到底是如何起家的?它的现状又是怎样?南街村的模式,可以在全国推广吗?
衣食住行全免,“共产村”的福利到底多高?河南漯河某个村庄,有个特殊的习俗:新人结婚,不拜天地,不拜高堂,而是拜在广场中央刻着“为人民服务”的汉白玉毛主席雕像。
雕像高达10米,基座右侧的这行“摸过夜路的人最知光明的珍贵,受过饥寒的人深知毛主席最亲”毛体大字,让无数人红了眼眶。
亲友们送的礼物,不是金银首饰,而是《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像章。
“毛主席思想,永放光芒!”村里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毛主席的标语和画像,也到处张贴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先贤的照片。
这里,便是“全国唯一的共产村”“红色亿元村”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
置身于此,就连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都忍不住感慨:“来南街村,我不但回家了,而且还回老家了。我好幸福啊!”
那么,生活在南街村到底能享受多少福利?
村民曾在采访中表示:“小孩子从上幼儿园到大学,都不用自己掏一分钱,村里就给报了。你像我们老年人看病,就算去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回来也是会百分百的报销。”
当记者问到“买房子,需不需要自掏腰包”时,村民们连连摆手,指着身后的一栋栋建筑,自豪地说:“这都是村上给盖得房子,我们一分也不用花。吃住、工作,都在村里,不用去城里买。”
一般而言,村民们能分到的房子面积是120平米,而且还是电梯房。
此外,村上发的房子堪称“拎包入住”的典范。
瓷砖、窗户、吊顶等硬装一应俱全,就连空调、电视、洗衣机甚至油烟机、热水壶等家电都由村里置办。
所以,南街村家家户户用的家电,基本是村集体预装好的同一品牌。
只要交了房,就是水电暖气全部齐全,后续使用也通通免费,一家人只需要带着铺盖卷住进去即可。
网友们直呼:“这简直是梦寐以求的家!现在‘投胎’到南街村,还来得及吗?”
想在南街村落户,说难也不难。
村里只有一个要求:为南街村做出过突出贡献。只要是人才,能对南街村发展有帮助,就有机会得到“荣誉村民”的称号,享受和本村村民同样的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就是南街村的“荣誉村民”。
在李讷心中,南街村早已是除韶山外的“第二故乡”。
南街村,似乎真正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哪饿哪吃饭,哪黑哪住店,吃饭不要饭钱,住店不要店钱”;“冬有棉夏有单,见天都能肚儿圆,手头还有零花钱”的美好愿景。
从光棍多,粮食少的“难街村”到“亿元村”“我们的目标是,要富得让南街村村民一分存款都没有!”这是南街村“班长”王宏斌的远大理想。
在王宏斌看来,如果集体能解决全部村民的衣食住行和精神需求,大家自然就不要存款了。
所以,南街村历来实现“高福利+低工资”制度。
对于王宏斌,大家是百分百的信任,他就好比《大江大河》中的雷东宝。
早年间,南街村是出了名的“难街村”,粮食少,光棍多,也没有什么企业。
而王宏斌是南街村的村民,他母亲是农民,父亲则是县供销社主任。
13岁那年,王宏斌辍学回家,在生产队里,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人缘很好,大家都说他“实诚”“没有私心”,后来就推举他为生产队长。
1973年,王宏斌的父亲为他谋了一个在供销社吃“公粮”的工作。
他干过业务员和采购员,觉得没什么意思,只干了两年就又回了农村。
父亲气的大骂一顿,还说他“二百五”。
村民们也觉得,王宏斌放着好好地工作不干,回到农村老家有点太过憨厚。
未婚妻跑了,母亲也气得不给他做饭吃,他只好搬到一个本家哥哥里吃住。
1977年,王宏斌被任命为南街村党支部书记。
王宏斌用了不到一年,就带领村民建起了砖厂和面粉厂。
生意刚做的有点起色,就按照政策,将厂子承包给村里的两个“能人”。
而村里的土地,也都承包给了各家各户。
一时间,王宏斌成了“光杆司令”,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无事可做。
王宏斌承包了个养鸡场,整日喝得酩酊大醉。
不过,“单干”之后,砖厂、面粉厂赚得大笔资金,都被承包者放进了自己的腰包,村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善。
而且,承包者向村里缴的承包费也总是“缺斤少两”。
1984年春节,王宏斌在村民大会上,向大家抛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咱们南街村,接下来该怎么走?”
按照投票结果,王宏斌代表村里收回了下发的土地和承包出去的两个工厂。
王宏斌为村集体指了条明路--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办工业,围绕龙头企业上配套项目。
为了给南街村的面粉找销路,王宏斌亲自当“业务员”,提溜着面粉天南海北的走访客户。
困了,就睡在躺椅上;饿了,就啃块干馍,喝口凉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宏斌的努力下,终于接到了为北京劲松方便面厂提供面粉的订单。
而这笔生意也打开了王宏斌的思路:我们的面粉那么好,为什么不自己生产方便面?
说干就干,王宏斌立刻引进了新设备,又高薪聘亲了技术员,由南街村生产的“北京方便面”一炮而红。
“麻辣干吃面”“拌面”“五连包鸡蛋面”,在全国供不应求,也成了一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有了启动资金,王宏斌说:“什么赚钱,我们就上什么项目”,围绕着粮食深加工,南街村面粉厂、食品厂、方便面厂、啤酒厂、包装厂、运输公司、养鸡场等20多个公司,拔地而起。
一时间,南街村成了全河南最富裕的村庄。
村民的配套福利,也开始逐步跟上。
1990年,南街村集团产值是4100万,1991年是1.01亿,1992年是2个亿,1993年是4.2亿,1994年是8个亿,1995年是12个亿,1996年是15个亿,1997年16亿,1998年16亿,1999年14.2亿,2000年是14亿。
从无到有,16年时间,南街村的经济增速,高达2100倍。
王宏斌自豪地说:“远远超过了因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明星城市深圳的速度。”
高福利等于高负债?“亿元村”的辉煌,会延续吗?2000年,中国人大社会学副教授冯仕政笃定地说:“南街村经济高速发展不是靠自身积累,而是靠银行贷款和廉价劳动力。从1991年开始,南街村的贷款额连续多年数倍于其利税,即使多年未见效益,银行也愿意向南街村放款。在1990年左右,外来劳动力的人数开始超过本村村民的人数。本村村民是‘高福利+低工资’,外来人员,则只有‘低工资’。”
从1955年开始,南街村的部分企业开始出现整体亏损。
最明显的,就是南街村啤酒。
2005年底,啤酒厂的“负债总额”为2亿6千万余元。
在这种情况下,南街村依然进行了大量的非生产性投资,比如建幼儿园、“长城”和朝阳门,这些都是依赖银行贷款。
在1998年之后,南街村经济发展开始连续下滑。
2004年,甚至发不出员工工资,多条生产线停工。
南方都市报称,2008年,很多大型银行已经把南街村放进了“贷款黑名单”。
为了贷款维持资金链,南街村驻郑州办事处的三层办公楼都抵押了多次(后来可能有所改善)。
王宏斌一直很着急,“病急乱投医”的他,竟然在1998年上马了“永动机”项目。
到2003年,才彻底意识到被骗了,亏了两千万。
王宏斌的这2000万属于投资不当,而南街村“三把手”王金忠则是私藏了两千万。
曾经,南街村一直实行“低工资”制度,标准月薪在250到300元。
然而,2003年王金忠因心脏病突发身亡后,大家却在其办公室的保险柜中发现了2000万现金及多本户主为王金忠的房产证。
王金忠的葬礼上,还有多名自称其“情妇”的女人抱着孩子来争“遗产”。
南街村到底负债多少,这一直是个秘密。
不过,由自称知情的人表示,负债至少为16亿元。
如果这个消息属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资金大都用在了村企业发展和村民的福利待遇上。
现在轻工业利润低,村企业如果找不到新的出路,想要长久维持下去也很困难。
参考文献:
南街村被曝资不抵债 红色亿元村神话可能终结 新闻中心 人民网
“永动机”项目一人决定 南方都市报
走进“红色”南街村 大众新闻网
南街村比小岗村富裕多了
早就避谣,现在还在用如果或者猜测进行抵毁,应该实地去看看再发言
这篇文章早就过时了!我呸。
华为也是集体企业呢……员工持股占比超过一半的都是集体制企业
呵呵!去调查一下真实情况吧!
任何事情都需要历史去验证,话不能睡的太绝对
南街村的人民最有发言权!
南街村比我们村好了十万八千里吧
人心不古
通篇荒唐话
实地调查后才有发言权!
实地考察后再说话!
举报
从1955年开始,南街村的部分企业开始出现整体亏损。
把森林变成沙漠的人,对着沙漠里的小绿洲说,你不是要变回森林吗,我连水都给你停了
最起码辉煌过让别人眼红过
扯蛋就是在这里来的吧!
北京方便面,我还以为是北京产的
超市买的南街村热干面很好吃啊
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就够了,否则你们这群专家不干为民谋福的事儿,要你们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