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唱歌,我想不到其它方法来表达内心的兴奋和对你的仰慕。
《少林足球》
梁朝伟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共获得过11次最佳男主角提名;其中,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内,6次提名影帝5次获奖,成为史上第一人,堪称影帝中的影帝。
2002年的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周星驰同时囊括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新晋导演4个大奖。
因为梁朝伟不做导演,所以,他根本没机会同时拿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奖。
演而优则导早已是影视圈的一股风潮,而那些演员转型的导演,本身不仅有演技,还有一定的票房影响力。所以,一般演员转型的导演,多数会自导自演。
只有自导自演,才有机会同时拿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
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自导自演,然后同时拿下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甚至最佳电影的,周星驰是第一个,未来几十年也很难再出第二个。
1982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创办,首届影帝就是《摩登保镖》的许冠文。
许冠文不仅是《摩登保镖》的男主角,还是导演和编剧,所以他是第一个自导自演拿影帝的巨星。
《摩登保镖》是1981年的香港年度票房冠军,取得了1776万港元的破纪录票房,比亚军多了800多万,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许冠文同样是香港影坛一位划时代的巨星,他和两个弟弟许冠英、许冠杰组成的铁三角,在李小龙去世后,从1974年起扛起了香港电影票房的大旗,连续多年统治香港票房榜,是第一代香港影坛喜剧之王。
不过《摩登保镖》也是许冠文最后一次拿票房冠军,因为第二年弟弟许冠杰就被新艺城重金挖角,成为《最佳拍档》的男主角,香港影坛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983年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第一次诞生了影帝双黄蛋,分别由《最佳拍档》的麦嘉和《提防小手》的洪金宝共同获得。
《最佳拍档》也是那年的票房冠军,首部2000万港元的大片,但导演不是麦嘉;《提防小手》是那年的票房榜第7名,票房1180万港元,也是个不错的成绩。
《提防小手》的导演、男主角和制片人,都是洪金宝;所以,洪金宝成了第二位自导自演拿影帝的巨星。
首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没有提名只设5个大奖,这届金像奖开始有了正规的提名制度,奖项增加到了12个。
这次,麦嘉和洪金宝共同战胜了《杀入爱情街》的陈惠敏、《投奔怒海》的林子祥和《烈火青春》的张国荣。
1985年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公仆》的李修贤,战胜《等待黎明》的周润发、《失婚老豆》的郑则仕、《铁板烧》的许冠文和《A计划》的成龙获奖。
其中,郑则仕、许冠文和成龙,都是自导自演。
凭借本片,李修贤还获得了1984年的金马奖影帝,是首位凭借同一部作品成为金像奖金马奖双料影帝的巨星。所以,这次获奖还是相当有含金量和说服力的。
另外,李修贤在《公仆》中饰演有人情味的正直警察阿B,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香港警察当时并不良好的公众形象,使民众对警察有了更多的好感和信任,更树立了李修贤影坛警察专业户的银幕形象。
1986年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何必有我》的郑则仕,战胜《女人心》的周润发、《智勇三宝》的许冠文、《龙的心》和《警察故事》的成龙获奖。
这次,许冠文不做导演,但《警察故事》的导演和武术指导都是成龙;而且《警察故事》还拿了最佳电影奖,这也是成龙最接近金像奖影帝的一次。
《何必有我》中,郑则仕饰演的弱智青年肥猫,是他最著名的一个银幕代表形象;他的表演可以说是感动了所有的金像奖评委,也因此给他加颁了一个评审团大奖。
洪金宝执导的《龙的心》,题材与《何必有我》撞车,而且有很多精彩又惊险的动作戏,却赢了票房输了奖项。
过了16年之后,周星驰才凭借《少林足球》,成为又一位自导自演的金像奖影帝;并且拿下最佳电影大奖,达到了自导自演成就的最高境界。
《少林足球》不仅横扫金像奖,还是那年的香港票房冠军,香港第一部票房过6000万的华语电影。
演员转型的导演,自导自演确实有更多的优势,因为他可以给自己加戏,也最懂得所谓的导演意图,大部分最后还有最终剪辑权。
可是,周星驰之后,近20年的香港金像奖,再没有自导自演的人拿影帝了。
1988年,张艺谋凭借《老井》拿金鸡奖和东京影帝时,导演是吴天明;
90年代,成龙凭借《警察故事3》和《重案组》拿金马奖影帝时,导演是唐季礼和黄志强;
2015年,冯小刚凭借《老炮儿》拿金马奖影帝时,导演是管虎。
周星驰的成就根本不需要那几座奖杯来证明……
冷面笑匠许冠文,喜剧之王周星驰,低谷期的香港,周星驰的一部戏挽救了不少人。
星爷牛逼
戏里戏外
冯小刚的老炮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从前,星爷确实想拿个奖,现在么,还有什么奖配得上星爷?
欠成龙一个金像奖,
冷面笑匠后有喜剧之王,各有各的风格,再往后就后继无人了
又不是自己全资的,挂多个人名领工资不香吗?现场还不是自己导的!
老炮儿都能拿奖?这些奖项的含金量不过如此
哦。周星驰是少林足球拿的吗。我一直以为是功夫[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