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月亮和酒就是中秋节的标配

无痕酒业研究院 2022-09-09 10:09:38

月到中秋分外明,酒到十五格外醇。

中秋与酒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酒”字,水加酉组成,酉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排第十位,对应农历八月,酿酒的各色谷物成熟,成就了酒。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不过,这时中秋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泛指八月,还不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关于中秋时节饮酒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汉朝时,皇帝每年八月在宗庙祭祀时,会饮用“酎”酒。酎酒酿制工艺极其复杂,正月初一开始制作,到八月才能酿成。

唐初,中秋才真正成为一种民俗节日。中秋之夜,唐玄宗会在连昌宫中举行酒宴,熄灭灯烛,月下进行“月饮”。

如果说,唐朝时对月饮酒还只是皇帝及王侯贵胄的雅兴,那到了宋朝,宋太宗将农历八月十五正式定为中秋节,月与酒就成了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欢庆中秋的“标配”。

北宋汴京八月,各酒务、酒库新酒上市,中秋节当天,人们争先恐后买新酒,中午前,各酒店的酒往往已卖完,店铺老板关门回家欢度佳节。到了晚上,街市更加热闹,“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到了明清,中秋节的受重视程度愈来愈高,祭月、赏月、饮酒、吃月饼的风俗大盛。

时至今日,中秋节赏月与饮酒更是必不可少。

酒里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有“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的相聚欢畅。

酒里有深情,酒里有故事,酒里有你,酒里有我。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