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后,后续管理如何“跟上趟”?

邓俊豪说民生 2025-01-29 15:28:2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从违建拆除到绿化提档,从飞线整治到场地停车,一系列改造措施让老旧小区焕发了新的生机。然而,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如何保持这份“新颜”,后续管理如何跟进,成为摆在政府、社区和居民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老旧小区改造,是针对建成于2000年以前、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进行的改造升级。改造内容涵盖了安全设施、服务设施、公共配套和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旨在解决老旧小区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升小区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然而,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管理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部分小区改造不彻底,违规搭建、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改造后的小区物业管理缺失或不到位,导致小区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频发。

深入分析

关键点一:改造后的维护与管理

老旧小区改造并非一蹴而就,改造后的维护与管理同样重要。一些小区在改造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维护和管理机制,导致改造成果难以持久。例如,有的小区在绿化提档后,由于缺乏养护,绿植枯萎、杂草丛生;有的小区在增设停车位后,由于管理不善,划线区域被占用、车辆乱停乱放。因此,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改造成果得到巩固和延续,是老旧小区改造后的重要任务。

关键点二:物业管理的引入与提升

物业管理是老旧小区改造后后续管理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老旧小区历史遗留问题多、居民缴费意识不强等原因,物业管理在老旧小区的引入和提升面临着诸多困难。一些小区在改造后虽然引入了物业管理,但由于物业费收缴率低、管理成本高等原因,物业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因此,如何引入优质物业管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成为老旧小区改造后后续管理的重要难题。

多元视角

专家观点一

“老旧小区改造后的后续管理,需要政府、社区、居民和物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一位长期从事城市更新研究的专家表示,“政府应加强对老旧小区改造后后续管理的指导和监督,推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社区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居民和物业之间的关系;居民应增强缴费意识,积极参与小区管理;物业应提升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物业服务。”

居民声音一

“我们小区改造后环境确实变好了,但物业管理却跟不上。”一位老旧小区的居民抱怨道,“物业费收得不低,但服务质量却很差,小区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多。希望政府能加强对物业的监管,让我们能享受到优质的物业服务。”

横向对比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在老旧小区改造后后续管理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在老旧社区改造后,注重引入先进的物业管理理念和模式,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同时,政府也加强对物业的监管和考核,确保物业服务质量。相比之下,我国在老旧小区改造后后续管理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创新。

争议话题讨论

在老旧小区改造后后续管理过程中,物业管理费用的收缴一直是一个争议话题。一方面,居民认为物业管理费用过高、服务质量不佳,不愿意缴纳物业费;另一方面,物业公司则认为居民缴费意识不强、管理成本高昂,难以维持正常运营。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建立合理的物业费收缴机制,明确物业费的收费标准和用途;同时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管和考核,确保物业服务质量与收费标准相匹配。

未来展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旧小区改造后后续管理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未来,政府应加强对老旧小区改造后后续管理的指导和监督,推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社区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居民和物业之间的关系;居民应增强缴费意识,积极参与小区管理;物业应提升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物业服务。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引入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管和考核,确保物业服务质量。

让老旧小区焕发持久“新颜”

老旧小区改造后的后续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政府、社区、居民和物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改造成果得到巩固和延续,让老旧小区焕发持久“新颜”。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打造更加美好、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而努力奋斗!

0 阅读:0

邓俊豪说民生

简介:谢谢你的关注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