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谈崩了,中方直接被拒绝,澳政府:若不出售港口,将强制征收

思君如故讶 2025-04-15 17:50:23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间

前言

中美关税战博弈之下,澳大利亚却在此时“背刺”我国。

日前,澳大利亚两党候选人表示,要收回我国租赁的达尔文港。

而我国相关企业准备虶澳大利亚进行进一步交涉谈判时,却遭到了拒绝,澳大利亚政府甚至表示,如果不出售港口,就强制征收回去。

那么,澳大利亚为何会在此时收回港口?这背后又有何深意?

中企的“妙手回春”

十年前,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显得有些老旧,仿佛一位退休的战士,默默地停留在印度洋边。它过去的光辉岁月已经过去,留下的只是陈旧的痕迹和无声的衰落。

2012年的一份报告,像一份不留情面的通知单,说明了达尔文港的情况不太乐观:大部分设备都老化了,每年的货物吞吐量只有270万吨,比起九十年代最好的时候减少了很多。

这个港口在二战期间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曾是盟军的关键据点。现在,它却有可能被填平用来建造新的土地。当时的港务局长在议会上大声抱怨:“再拖延五年,这个破港口都可以直接填海造地了!”

澳大利亚政府对此感到非常头疼,不堪重负,达尔文港的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会影响澳大利亚的整体发展。

这时,中国企业岚桥集团出现,给它带来了希望。岚桥集团投入25亿人民币,拿到达尔文港99年的经营权。这个价格比澳大利亚本土企业的最高出价高出42%,也超过了澳大利亚政府的预期。

有些西方媒体认为中国企业是“冤大头”,实际上,这是一项经过周密考虑的战略投资。岚桥集团的入驻,不仅仅是引入资金,更是一次充满希望的重大升级。签约仪式上,岚桥集团董事长叶成在媒体面前详细说明了投资计划。

他明确表示,首先投入2.3亿澳元建设深水泊位,接着投入1.5亿澳元升级龙门吊,最后再投入5000万建设数字化调度中心。

这些实实在在的投资计划,让在场的澳大利亚工人感到震惊,也让对中国企业抱有疑虑的当地居民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希望。岚桥集团说到做到,他们切实履行了承诺。

那些陈旧的轨道式起重机很快迎来了升级换代,被上海振华重工生产的先进智能桥吊所取代。新的桥吊性能大幅提升,单台起重量从15吨猛增至65吨。这不仅仅是更换设备,更意味着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业务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岚桥集团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其改善港口设施、提升运营能力的决心。新的设备将为港口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强的竞争力。

通过现代化的物流系统,达尔文港的货轮等待时间显著缩短,从原来的56小时减少到了8小时,速度是悉尼港的两倍。

得益于此,达尔文港的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到2019年突破了1600万吨。集装箱的周转效率也大幅提升,提高了300%。这意味着货物在港口的处理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进一步提高了达尔文港的竞争力。

达尔文港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更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改善上。高薪工作机会增加了一千五百多个,让当地的就业形势显著好转,失业率大幅下降。

过去笼罩在达尔文港的迷茫情绪正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希望的景象。当地财政局长高兴地说:“中国人投资的这三年,港口带来的利润足够我们新建两家医院!”

达尔文港的案例一度被视作中澳合作的成功故事,受到两国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宣传报道。 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2025年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大选就要来了,政治风向开始对达尔文港不利。

澳大利亚政坛出现惊人反转,之前大力欢迎中国投资的政客们,现在态度转变极快,开始找各种理由为难中国企业。这种前后不一的行为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他们对待中国企业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变得非常不友好。

澳大利亚的“川剧变脸”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与反对党联合行动,目标直指租赁达尔文港的中国企业。他们持续向这家公司施加压力,试图迫使其出售港口,态度强硬。

政府方面声称此举关乎“国家安全”,甚至暗示不排除强制收回港口的可能性,以此作为威慑。然而,阿尔巴尼斯政府给出的理由显得不够充分,支持力度不足,难以令人信服,存在明显的问题和漏洞。

这使得外界对他们的真实意图产生了更多猜测和质疑。他们借助“中国威胁论”来挑动大众情绪,2023年11月,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在阿拉弗拉海开展常规演练,位置距离达尔文港很近。

然而,澳大利亚国防部长达顿却反应过度,好像面临重大危机一般。他在天空新闻节目中夸大事实,将一次正常的军事演习说成是对澳大利亚的“威胁”,以此制造恐慌。

一些澳大利亚政客为了争取昆士兰等重要地区的选票,采取了夸大问题、煽动担忧的做法。这种做法虽然成功吸引了一部分选民,但也让人们看清了这些政客急功近利、机会主义的真实面目。

他们利用民众的焦虑来捞取政治资本。可以说,这种行为反映了澳大利亚政治中存在的一种投机主义倾向。此外,为了向美国表忠心,澳大利亚政府甚至不顾自己的经济损失。

澳大利亚的皇家空军基地距离达尔文港只有12公里,这里长期驻扎着2500名美军士兵。美国国防部在一份关于中国军事力量的报告中,毫无理由地指责说,中国资金控制了美国军队的后勤补给线,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澳大利亚有些所谓的“战略智库”甚至凭空捏造出离谱的说法,声称每艘中国货轮都在偷偷摸摸地绘制海底地图。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访问澳大利亚期间,特意选择在达尔文港拍照并发布到社交媒体上。

她在推文中宣扬“守护我们共同价值观”,这实际上是在暗示澳大利亚,只有打压中国企业,才能换取美国在关税方面的优待。这种行为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

近年来,澳大利亚似乎形成了一条专门针对中国的“对抗链条”。从2018年效仿美国制裁华为5G,到2020年疫情期间不合理地要求中国赔偿,再到2022年试图阻止所罗门群岛与中国合作的港口项目,澳大利亚一系列的行动都指向中国。

这次达尔文港事件,只不过是他们将经济贸易问题政治化的又一次不太高明的表演。实际上,是澳大利亚某些政客为了个人政治好处,不惜损害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的目光短浅的行为。

中国的反击

澳大利亚政府的一些行为不合理,中国企业和政府对此表现出坚定的态度和决心。岚桥集团法务总监王振华明确表示:“99年租约写满了137页法律条款,想强抢?先准备好违约金再说!”

这句话展现了中国企业的信心,因为他们对达尔文港投入巨大,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份底气来源于实际的投入和发展成就,是对自身权益的坚定维护。

这意味着澳方若想单方面改变协议,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在面对不合理要求时的坚定立场。

达尔文港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中国,其中75%的进口商品来自中国的山西铁矿和义乌小商品。出口方面,90%的产品运往中国、日本、韩国和越南等亚洲国家。

2023年,达尔文港的贸易总额超过48亿澳元,占北领地经济总量的19%。这一数据表明,中国企业对达尔文港的经济发展贡献显著,影响重大。可见,达尔文港的经济与中国市场紧密相连,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对该港口至关重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会上,就澳大利亚政府前后不一致的做法提出了严厉批评。他提到,2015年时任北领地首席部长在签约仪式上曾充满激情地说:“这是自由市场的胜利!”

然而,澳大利亚政府现在的行为完全违背了当初的承诺,毫无疑问是对“自由市场”原则的公开背叛,让人大跌眼镜。

达尔文港事件的影响不小,不只是生意上的麻烦。中澳两国的贸易因此受到影响,更让澳大利亚在国际上的名声受损。

有国际律师认为,澳大利亚的做法像“用完就丢”,这让人们对澳大利亚是不是真正遵守法律产生怀疑,对其“法治国家”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件事的影响很深远,需要认真对待,才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澳大利亚政府的某些做法,和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成功故事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

曾经落后的比雷埃夫斯港,在中国公司的经营下,现在已经是地中海地区最重要的货运枢纽,港口的价值大幅提升,当地人对中国公司的评价也很高。

然而,澳大利亚政府放弃了达尔文港的发展机会,这种做法非常可惜,不仅让澳大利亚自身的经济受损,也在国际上降低了澳大利亚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

这让大家对澳大利亚的投资环境产生了一些顾虑,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决策上的不足。这样的对比说明,长远的眼光和开放的合作态度,对于一个港口甚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澳大利亚的做法,到底是保护自己利益的正确选择,还是得不偿失的冒险?这件事,澳大利亚政府应该认真考虑,其他关心国际局势和世界经济的人也应该好好想想。

结语

这样做是真的对澳大利亚好,还是最终会伤害自己?这个选择的后果,不仅关系到澳大利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全球的经济秩序。澳大利亚需要仔细权衡利弊,避免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我们也需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信息来源:

1.《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及其大选竞争对手达顿均呼吁出售中国企业控制的达尔文港,结束中方对该港的所有权,外交部回应》北京商报2025-04-07 22:10北京

2.《澳前官员为中企租达尔文港辩护:当时没人提安全》环球时报2025-04-09 08:14北京

3.《澳大利亚也想抢港口,对华下通牒,若中企不卖,将强制夺回》大白话瞰世界2025-04-15 09:39湖北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