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腾讯网】【新浪网】【和讯财经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天堂里的妻子,人间的新欢”
八年前那场保姆纵火案,让林生斌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顷刻间只剩他一人。
面对媒体时,他痛哭流涕,注册“老婆孩子在天堂”微博账号,频繁发布悼念内容,甚至在手臂纹上家人纪念纹身。
这些举动在当时赢得了无数人的同情。
然而2021年,在妻女离世不足三年之际,他竟公开宣布再婚生女。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更令人心寒的是,朱小贞父母的控诉接踵而至,指出他既未妥善分配赔偿金款,又涉嫌婚内施暴。
随着真相被层层剥落,这个精心包装的“痴情丈夫”面具,被撕得粉碎。
8年前纵火案经历
2021年,一则由知名博主爆料的猛料将林生斌推上风口浪尖。
该消息曝光后,眼见舆论愈演愈烈,林生斌不得不主动官宣自己已再婚生女的事实。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不仅未能平息争议,反而引发更猛烈的质疑。
网友深扒后发现,林生斌的现任妻子“小乐”原本就是其公司员工,两人关系其实也早有端倪。
更令人震惊的来了,根据林生斌其女儿的出生时间推算。
他很可能在妻子朱小贞遇难后,短短3年内就再婚了。
此推断一出,一时间舆论哗然,众说纷纭。
人们也不禁再次提起8年前那场震惊全国的“杭州保姆纵火案”。
其实细究起来,林生斌的人生转折点就定格在2017年6月22日。
他在杭州蓝色钱江公寓的家突发大火,妻子朱小贞和三个年幼的孩子被困火场。
经警方缜密调查,才发现这场火灾根本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原因出在他家雇佣的保姆莫焕晶身上,这场失火竟是她精心策划的“纵火骗局”。
莫焕晶因为沉迷赌博所以欠下了巨额财产,为偿还赌债。
她想出了“先放火再救火”的毒计,企图通过“英勇救人”来博取雇主信任,来达到可以继续借钱的目的。
计划好后,她悄悄点燃了客厅的沙发。
让莫焕晶没想到的是,当她眼见火烧得差不多时,想要灭火时,火势竟然失控了。
浓烟瞬间吞噬了整个豪宅,这个房子里只有这个保姆逃了出来。
其余的三个孩子和一个大人均丧生火海。
更令人痛心的是,朱小贞生前对这个保姆可谓“仁至义尽”。
她在知道保姆身上背负债务后,借给她11万元还债。
后来,即便朱小贞发现她偷窃价值30多万元的手表后,仍然看在她自己独自出来务工的份上原谅了她。
谁承想,朱小贞这份善良却养大了歹毒人的心思。
朱小贞和三个孩子四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浓烟中因一氧化碳中毒而逝去。
其中,她最小的儿子才刚满6岁。
万幸,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法律为这些死去的人主持了公道,制裁了莫焕晶这个恶人。
而随着莫焕晶的落网和伏法,这个曾经令人羡慕的五口之家,转眼间只剩下林生斌形单影只。
在妻女去世后
2017年那场震惊全国的保姆纵火案,一经曝出,迅速引爆网络舆论。
无数人对这个家庭唯一的幸存者在灵堂痛哭流涕的画面通过媒体传遍全国,投去了可怜的目光。
而这位孩子的夫妻,这位妻子的丈夫,也没有辜负发酵如此快的舆论。
林生斌注册了一个叫作“老婆孩子在天堂”的账号。
他开始长期在社交媒体表达对亡妻的思念,甚至将妻女的肖像文在背上,向大众表示他会拼尽全力为妻儿讨回公道,向一切有关人员追责。
一时之间,他的身上贴满了“好爸爸”“好丈夫”的标签。
然而谁能想到,四年后这个精心打造的“深情丈夫”社会轰然崩塌,引发更大的舆论海啸。
2021年,当林生斌突然宣布再婚生女后,舆论立即反转。
转折出现后令人震惊的是,朱小贞父母随后透露:“林生斌不仅曾家暴女儿,还未合理分配赔偿金。”
而且调查还发现,他承诺的公益基金会要么运作不透明,要么根本没有兑现捐赠承诺。
在保姆纵火案件发生后,林生斌确实展现出了一个父亲该有的心碎。
他在网络上一次次表达对亡妻思念,这个举动也的确强化了他的深情人设。
但是他在妻子离世后不到三年连孩子都生出来了,简直与他之前的“好父亲”形象大相径庭。
其实他早在此前就露出过马脚,只是当时网友对他滤镜太深才没有察觉。
仔细回溯他过往的种种行为,其实早已暴露出诸多异常迹象。
在纵火案发生后,林生斌积极起诉物业和消防部门,最终获赔约1.2亿元。
后来,他敏锐地抓住了舆论热度,迅速创立了以亡妻和孩子命名的服装品牌“潼臻一生”。
林生斌还通过直播带货和设立公益基金会的名义,成功将公众同情转化为商业价值。
据公开数据显示,其单场直播收入就超过70万元。
后来,网上有网友估算,林生斌从保姆纵火案中获得的直接和间接收益可能高达数亿元。
但也正是这些后续行为逐渐暴露出他复杂的一面。
随着更多细节曝光,林生斌的形象从全民同情的受害者急转直下,他成功由“深情好男人”变成了舆论口中的“伪君子”。
在此后,他又被实名举报涉嫌偷税漏税。
经过有关税法部门调查后,他名下多家公司陆续注销或显示经营异常。
如今,林生斌几乎完全退出公众视野。
为了躲避网络上的舆论消息,他已携新家庭移居大洋洲。
就算他已经走到了国外,但互联网的记忆并不会消退。
网络上关于他的争议和抨击仍在持续发酵。
网友们纷纷指责其“背信忘义”,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这场持续8年的舆论风暴,折射出网络时代公众人物的形象塑造与崩塌。
结论
这一次的网络舆论之下,林生斌从受害者到既得利益者的转变,这种戏剧性的发展简直让人不敢置信。
同时这件事,也证明了公众对道德瑕疵容忍度非常低。
最让人难过的,就是林生斌利用“妻儿悲剧”谋利的行为,简直愧对于自己死去的女儿妻子。
林生斌的经历像是个人道德与利益纠葛的缩影,但也反映了舆论场中“造神”与“毁神”的迅速转换。
告诉大家舆论是把双刃剑,不能对此产生侥幸心理。
而林生斌的“反噬”不仅来自道德问题,更是代表着公众对虚伪人设的集体抵制。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