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之死是宁国府的大事件,她死之后贾珍悲痛欲绝,欲倾其所有为其办理丧事。
贾珍这样做不仅仅是他对秦可卿情有独钟,而是秦可卿身份特殊。
01
秦可卿的特殊身份贾家人虽然不明说,但关键人物都知道其中内幕。
王熙凤得到薛姨妈送来的宫花后,专程派人给她送去两朵。脂批《红楼梦》中现在一首诗: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诗句影射秦可卿是宫花主人,暗指秦可卿身份非凡。
秦可卿房间的摆设之物与宁国府的家庭实力不成正比,更与她从养生堂抱养出来弃婴身份不符。尤其是她临死前,竟然知道贾元春封妃的隐秘消息。
特殊之人必有特殊之处,她的死无论是因病而亡,还是淫丧天香楼,都惊动了时时关注她的人。
贾元春是众多关注她的重要人物之一。
秦可卿死前,贾元春仍然在宫里当女史,但是此时秦可卿已经得知她加封的消息,证明此事在宫里并非秘密,只是大家秘而不宣而已。
秦可卿死前得知她的喜讯,证明她的身份非同一般。她在宁国府内能够关注到贾元春,贾元春在宫里自然也会关注到她。所以,秦可卿死后,贾元春先后派了两个人前去凭吊,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意、伤心之情。
02
贾元春派出的第一个人是太监戴权,谐音是“带着权力的人”。
太监本来不干涉朝政,更与权力无关,但是戴权偏偏掌管着权力。不仅如此,戴权先是派人送了祭品,次后坐了大轿,打伞呜锣,亲来上祭。
一个太监招摇着进入宁国府,张扬的举动背后是唯恐天下人不知。
宫里规矩森严,一个太监出门不易,摆着仪仗出行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从戴权的举动来看,他是受人之托而来。
贾家在宫里只有贾元春一人,所以戴权的出现是受了贾元春派遣。
太监戴权出现后,贾元春又派出了第二人——北静王。
秦可卿出殡的当天,四王八公纷纷搭路棚祭奠。北静王跟其他三位王爷一样,不仅搭建了祭棚而且还派人路祭。北静王所作的一切本来属于“常规做法”,但是散朝过后,他一反常态,亲自到祭棚送殡。
这种举动让贾珍、贾赦和贾政等人慌乱不已,换了朝服前来请安,见面过后,北静王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悲伤之情,还主动召见贾宝玉,亲自将皇帝赏赐给自己的念珠当作见面礼送给宝玉。一个高官对一个无名小卒意外垂青,让贾政和贾宝玉有些措手不及。北静王表扬宝玉将来的成就一定高于贾政时,又巧妙提出从今以后贾宝玉可以随意进出北静王府。
北静王的表现以及他对贾宝玉的盛情邀请,看似无意之举,实则不然。一个王爷亲自给一个女人路祭,并主动与一个“白丁”结交,背后不会是无缘无故的爱,而是有人指使。
北静王与皇帝关系密切,能够指使他的人,除了皇家人之外再无人能有这样的权力。
03
贾元春此时并没有封妃,但从秦可卿透露的情况看,这件事情对于皇家来说不是秘密。
北静王与皇帝关系密切,这种信息自然会掌握。大多数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有用的信息就显得格外珍贵。于是,北静王甘受贾元春的驱使。
北静王为何要这样做,他的权力已经足够大,与皇帝的关系足够亲,他完全没有必要向下结交一个还未封妃的女史官。
北静王的做法看似荒唐,实则是精明之举。
人与人交往中往往出现一种奇特现象,当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处于上升期时,会受到他人的格外尊重。
北静王虽然与皇帝关系密切,但自古以来,无论多么英明的皇帝都是寡人无情。
皇帝高高在上,喜怒全凭个人感情,今天与这个臣子交好,明天就会赏识那个大臣,所以皇帝身边之人往往会有“伴君如伴虎”的感受。
北静王此时是弱冠之年,自己的人生有无限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哪怕是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对自己有利,他也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贾元春不需要当面安排北静王与贾家如何接触,她只需要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关注,北静王就会做出积极的反应。
北静王的做法其实值得学习效仿。
屈尊降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种逆人性的做法要求一个人在高处时懂得放下身段。
北静王做到了,他位高权重却把姿态放得足够低。贾元春得势时,他与贾宝玉主动交好;贾家后来被抄家,他也能做到明哲保身,成为始终不倒的“不倒翁”。
北静王的做法启示我们:放下身段,其实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大智慧。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应该活成“北静王”。
注:本文资料引自《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