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2月18日,陈晓和陈妍希正式官宣离婚,结束了将近一年多的离婚传闻。两人选择在同一天发布几乎相同的声明,看起来处理得既平和又冷静,似乎早早就做好了分开的一切准备。夫妻共同的东西都已经分割,算是“和气分手”,但公众舆论,尤其是网友们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让人看了忍不住笑出声的,是舆论的走向。网友们纷纷站队,陈妍希一方几乎是占据了整个热搜,跟她有关的词条不断被推到前面,像“陈妍希生日才敢叫陈晓一起吃饭”以及“婚前婚后差异大”之类的讨论接二连三地冒了出来。看似很温柔的陈妍希,竟然被捧上了“受害者”的神坛,网友们纷纷为她“抱不平”,觉得这段婚姻简直就是一场悲剧。
另一方面,陈晓的形象则差得远了。有消息爆出陈晓“净身出户”,甚至还有人说他完全断了与陈妍希的联系。台媒跟着一起跳进了舆论的旋涡,把陈晓的离婚理由描写得极为悲壮,仿佛他是个情感冷酷的坏人。这些媒体大肆渲染着“陈晓不负责任”,在大家眼里,他就是那个“狠心抛弃妻子”的角色。
接着,陈妍希的好友杨丞琳也发声力挺,表示她一直尊重陈妍希处理事情的节奏,支持她不论做什么决定。看得出来,陈妍希的“阵营”相当强大,简直是“支持团体”满满,大家都觉得她才是这个婚姻中的“无辜者”。陈晓倒是成了某种“千夫所指”的对象,社交媒体上的舆论几乎把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这场婚姻的结束,媒体的态度和舆论的走向显得非常有意思。婚姻从开始就没被看好。陈妍希因为早期的绯闻缠身,外界对她的看法一直有些复杂。她在《那些年》中的“沈佳宜”形象深入人心,可是这些年来与多个男明星的绯闻被媒体疯狂曝光,这也成了她身上难以抹去的标签。陈晓则来自传统的公务员家庭,外界认为他们的婚姻始终没能跨越那些根深蒂固的差异。
随着陈晓和陈妍希的婚姻彻底走到尽头,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娱乐圈婚姻的典型。台媒甚至调侃道,这场离婚早就能预见,因为陈晓与陈妍希的关系本就没那么简单,看来陈晓替汪小菲暂时转移了舆论的焦点,成了台媒新一轮的攻击目标。
不过,说实话,陈晓和陈妍希的婚姻从一开始就让人感觉有点悬。婚后不久就有种种“婚姻危机”的新闻爆出,再加上外界对陈妍希的那些“标签”,好像一切都在为离婚的结局做铺垫。也许,这只是娱乐圈婚姻的正常反应,分分合合似乎成了这个圈子里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