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工减料!湖北荆州一新桥通车当天就歪了,民生工程简直就是儿戏

瓜田八卦社 2025-02-16 21:09:54

2月14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短视频。视频刚开始,就能听到一位老人感叹道:“偷工减料吧,看看,架子还没拆呢,桥就歪了。”

当大家看到这一幕时,心里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四个字——“偷工减料”。这座新桥在湖北江陵县的赵家岭村,60米长的双车道混凝土石桥,理应是给村民带来便捷的,但谁知道,在通车的那一晚,它就开始“玩起了歪斜游戏”。不仅如此,视频中的画面还显示,已经有挖掘机进场,开始修整这座已经歪了的桥面。说白了,修桥都快赶上盖桥了。

这座桥建好了,本以为是村民的福音。可没想到,这“福音”刚来,灾难就来了。难道新桥一通车,就能显现出“瑕疵”?桥一通车就歪,谁不质疑它是不是出了问题?“偷工减料”似乎是最能解释这一切的理由。毕竟,这种情况,太不合常理了。桥修得刚刚好,怎么会歪呢?看得出,设计和施工是不是有点“走捷径”。

更让人火大的,是当地水利局的反应。当记者采访时,水利局的工作人员竟然语气平淡地回应,“是的,桥有点歪,正在处理。”你没听错,就是这么淡定,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拜托,桥面歪了,还是新桥,万一有车或人通过,发生什么意外,能不负责吗?这种态度,简直让人气不打一处来。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明明是公共工程,怎么会发生这么低级的错误?其实,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问题。在农村,很多基础建设的项目,都是通过层层包给施工队来完成的。上头拨的资金,一层一层地流到下面,最终到施工队的手里,留下的钱根本不足以保证工程质量。这种“空手道”似的做法,直接导致了项目质量的严重下降。可以想见,最后那几百万的预算,实际到施工队手里的,也许连一半都没有。于是,桥建得漂亮不起来,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不少网友看到视频之后,纷纷开始爆料。有的说,资金从上往下拨,最终给施工方的,可能连桥面那点基础的费用都不够。还有的网友直接把话说得更透彻,“层层外包,能没问题吗?”这可不是杞人忧天,仔细想想,问题不就在这里吗?每一层外包,都是一个“减肥”的过程,直到施工队手里,剩下的都是缩水后的资金。结果就是,桥能不歪吗?

更有专业网友指出了更细节的问题,基础施工到底合不合标准?施工队有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监理队伍有没有尽到责任?在这背后,是否真的按照规定拿到相应的费用,来保证项目质量?问题不仅出在施工方,甚至连监管方的责任也不小。没有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工程质量怎么可能高得了?

而且,在农村基建领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缺乏专业人员的监督。很多村民根本不懂施工标准和技术问题,甚至都不清楚什么叫“工程验收”,这就给了不良施工方可乘之机。谁知道,真正的技术规范是怎样执行的,钱花得多了,但实际工程却可能“马虎了事”。尤其是基建项目,一旦出了问题,直接影响的就是老百姓的生活。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伤害的可不仅仅是桥本身,而是整个社会的信任。

至于“偷工减料”,这事儿听起来就让人生气。大家都知道,工程项目没有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如何能保证质量?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像大城市那样能够受到严格的监管。这里的建设,往往存在重“外观”轻“内功”的现象,导致这些建设出来的桥梁、道路,甚至学校、医院,都不尽如人意。而责任方,在事后却经常都能“轻描淡写”地回应,甚至表现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这才是最让人愤怒的地方。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