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年底,资产规模过万亿元的农商行共有4家,北京农商银行位列第4位,前三位分别为重庆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是其中唯一一家尚未上市的银行。而且从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等指标来看,北京农商银行与其他3家的差距正在拉大。
利息净收入近4年下降超30%
财报显示,北京农商银行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52.61亿元,同比减少7.99%;实现净利润79.06亿元,同比增长4.33%。
近5年来看,北京农商银行营业收入在2018年达到最高点195.49亿元,此后逐年下降(2021年小幅反弹),该行2019年至202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8.39亿元、165.65亿元、165.86亿元、152.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3%、-12.07%、0.13%、-7.99%,2022年营收与2018年相比,下滑比例约为22%。
其中,北京农商银行2022年实现利息净收入122.56亿元,营收占比约为80.31%,而该行去年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11.77亿元,下降8.76%。具体来看其利息收入321.87亿元,同比减少2.02亿元,下降0.62%;利息支出199.32亿元,同比增加9.75亿元,增长5.15%。
同样从近5年来看,北京农商银行利息净收入在2018年达到175.82亿元的最高点后连续四年同比减少,从2019年至2022年分别为166.19亿元、140.52亿元、134.33%、122.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48%、-15.45%、-4.41%、-8.76%,2022年利息净收入约占2018年的69.71%。
从净利润来看,北京农商银行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82.29亿元、74.15亿元、75.78亿元,79.06亿元,不过,2022年北京农商银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6116.5万元,同比减少14.99亿元,上年同期为15.60亿元。
截至2022年年底,北京农商银行五级不良贷款余额44.59亿元,五级不良贷款率1.06%;拨备覆盖率310.97%。资本充足率为15.6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9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94%。
资产总额、营收与前三差距拉大
财报显示,北京农商银行资产总额在2020年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292.84亿元,此后在2021年和2022年继续小幅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4.46%、4.11%,截至去年年底,该行资产总额为11194.58亿元。
从整个行业来看,截至去年年底,资产过万亿元的农商行共有4家,北京农商银行位列第4位,前三位分别为重庆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资产总额分别为13518.61亿元、12813.99亿元、12330亿元,前三位差距维持在百亿元范围,差距不大,从北京农商银行开始,差距拉大到千亿元级别,排在第五位的东莞农商银行同期资产总额只有6576.9亿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北京农商银行资产总额为11921.38亿元,同比增长8.94%,而同期重庆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的同比增速分别为9.37%和11.81%。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资产规模过万亿元的4家农商行中,北京农商银行是唯一一家还未实现上市的银行。该行从2012年就提出将IPO作为主线工作、2019年提出稳步推进IPO,直到现在还处于辅导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重庆农商银行,该行资产规模在2019年迈入万亿元规模,仅比北京农商银行早一年,然而该行在2019年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截至去年年底,重庆农商银行资产总规模、营业收入等财务指标已经排在上市农商行首位。
2022年全年,北京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2.61亿元,同比减少7.99%。同期重庆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营收分别为289.91亿元、256.27亿元、225.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19、6.05%、-3.99%,北京农商银行营收规模和同比增速已落后于其他三家。
而在2023年第一季度,北京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6.97亿元,同比减少14.09%;同期重庆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同比增速分别为-3.26%、7.49%。
此外,北京农商银行近期还面临着高管的持续变动。去年9月,北京农商银行原董事长退休,行长付东升接任新董事长;10月,付东升宣布辞任行长,行长一职空缺至今。今年2月,该行公告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关于选举白晓东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的议案,这也被外界解读为白晓东将出任行长的信号。白晓东现任北京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

撰文:文心
审发:张利娟
审定:赵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