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 瞻云(zhanyun2028)
01哪个鹦鹉是雌的?哪个是雄的?折衷鹦鹉很多人可能判断红色为雄性。但实际,绿色才是雄性。02雄性不一定更漂亮,但总该更强壮吧?雄性安康鱼呼之欲出。这个满口尖牙利齿的家伙是雌性安康鱼。雄性安康鱼在哪儿?在这:雄性安康鱼的一生有多卑微?出生就为了寻找雌性安康鱼。找不到雌性,无法长大,甚至会因为难以进食而死。找到雌性后,咬住雌性身体,分泌特殊的消化酶粘住它。而后嘴部融化,直接接入雌性身体的循环系统,成为寄生关系。看起来不错,一生饮食无忧。残酷的真相却是:雄性安康鱼的眼睛和内脏都会退化,只保留生育能力。03像安康鱼这种极端情况,在动物界并不常见。但也可以看出,雌雄之间的关系拥有各种可能。一些物种表现出鲜明的雌雄对比。例如,华美极乐鸟:雄鸟张开双翼,张成一张半椭圆形的黑色“幕布”;头顶的蓝色羽片在幕布上缩为两个蓝色的点,犹如一对明亮的蓝色眼睛;胸部的蓝色胸盾张开成一条蓝色的长条,美丽异常。反复跳舞,以吸引雌鸟。
一些动物两性选择不总是依赖于视觉。例如蛙类和蝉,雄性主要通过声音吸引雌性。雄蝉的腹部还演化出了专门的发声器。右为雄蝉一些动物的两性选择,性选择成本提高到了空前的地步,甚至会威胁到个体的生存。
例如雄性负子蝽。
负子,顾名思义,雄性负子蝽承的使命之一就是背负着雌性产下的卵,直到卵孵化。
在这段时间里,雄性负子蝽为了确保卵的湿润和适宜的温度,需要不断地在水下和水面之间移动,浮到水面或爬上露出水面的石块,以确保卵能透气和晒太阳。这不仅使得它们暴露在潜在的捕食者面前,还特别消耗体力。一些雄虫为了活命,就会把背上的卵擦落以减轻负担,或者将卵作为食物吃掉。(图就不放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了解,密集恐惧预警)04和鸟类通过“文戏竞争”把性选择主动权交给雌性不同,雄性哺乳动物的性选择往往更富有“暴力性”。尤其在大型哺乳动物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通过武斗决定性选择权,然后征服雌性。不仅雄性之间需要竞争,雄性甚至还需要对抗雌性的反抗。[1]在这样的关系下,雄性哺乳动物朝着高度的雄性荷尔蒙特征方向演化,例如发达的肌肉,强健的体魄。05人类作为哺乳动物,两性选择自然有着哺乳动物的共性。不过,除了男性雄性荷尔蒙特征的性选择外,人类的两性选择又有着自身的鲜明特色。由于智力的提升,社会结构的改变,人类的性选择已经远比普通动物复杂得多。
相比起其它高等灵长类,人类不仅仅脑容量更高,也有更长的童年,以及幼态特征。有进化生物学家认为,人类这样的特征,正是两性选择造成的。[2]
06性选择中,最典型的就是人类没有发情期。之所以没有发情期,主要在于女性“隐蔽”了排卵期。女性之所以隐蔽排卵期,拥有各种假说。例如:父方投资假说、减少杀婴假说、社会联系假说、性奖励假说、通奸假说。虽然这些假说都有足于女性“隐蔽”排卵期,但从生理特征上来解释,应该更加接近真相。包括类人猿在内的雌性哺乳动物往往在发情期通过肿胀的外阴来吸引雄性,但人直立行走之后,视野脱离外阴。女性的外阴信号不仅越来越无用,而且还会影响行走。早期人类社会,在恶劣环境中形成选择压力,令隐蔽发情期的女性被选择了出来。[3]07总之,在演化过程中,女性的生育特征,会形成男性性选择偏好。这种选择偏好,会强化女性的盆腔和乳房大小的演化。
简笔画中的女性特征由于人类脑容量的提升,女性极其容易难产,从而令盆腔更大的女性在生殖竞争中胜出。人类拥有更长的婴幼儿期,乳房更大的女性有利于哺乳(圆形的乳房,也是生育的信号[4])。在女性身上,年龄对生育能力的影响远远高过于男性,这就会令男性选择配偶的时候,有年轻化的性选择偏好,从而造成女性演化过程中偏向幼态特征(东方成年女性比西方成年女性有着更高的幼态特征,极有可能来源于古典文明男性性偏好的长期选择)。08然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在于,拥有更强的双性选择,并非单单男性选择女性。单纯从身体形状(排除人类社会的物质影响)来说,女性更倾向于选择拥有更高睾酮水平的男性。有观点认为,男性人类之所以没有阴茎骨,是女性性选择的原因。没有阴茎骨的纯充血勃起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男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程度。[5]类人猿睾丸的大小由精子竞争所决定,但人类男性的阴茎更大,有女性性选择的因素。[6]也有观点认为,丁丁的尺寸和受孕几率有关,能直接决定男性的性竞争力。[7]09两性选择,还表现在两性的互相吸引上面。男性身上出现吸引女性的体味特征,来源于人体信息素雄烯二酮。雄烯二酮带给女性的感受,并不一定是体香,可能是闻着舒服、好闻的感受。同样的,女性体内的释放雌甾四烯,既有可能是一些人群认为女性具有天然体香的根本原因。10总的来说,仅从生物学方面,人类两性高度的复杂性远超其他哺乳动物。然而,人类社会还有复杂的社会结构。金钱、名望、地位的差异,都会大大影响两性选择。物质选择,会令男性外表上的性选择压力降低。但在男权社会中,男性性选择偏好的存在,却会造成对女性的性选择压力升高。复杂的两性选择造成了男女性体态的差异。但审美却是有族群偏好的。例如:更加崇拜力量的民族来说,反而可能会觉得强健的男性更美,甚至女性也会有强健体魄的需求。汉朝魏晋兴男风,唐朝以丰腴为美。即便排除个体差异,在不同社会的文化环境之下,男女谁更漂亮,其实并非绝对。不难预料,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体力上的生存压力越来越低,未来的两性选择将会更加取决于男女的性审美偏好(社会足够发达之后,物质条件在两性选择中的作用会逐渐降低)。然而无论审美偏好如何变化,只要男女的性激素(雄烯二酮和雌甾四烯)没有改变,男女身上那些各自独有的性体态特征,总是两性性吸引力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