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摔倒,医生和护士怎么看?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5-04-21 10:25:44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4月19日,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跑,此次比赛全长超21公里,人形机器人在比赛中“踉踉跄跄”甚至摔倒,引发医护人员对骨科康复、人机共生、智能陪护等话题的热议。

“人形机器人在马拉松中摔倒是正常现象,反映出其后台运算和程序设计等方面可能后续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4月20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李远栋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骨科康复患者,尤其是关节康复训练,人形机器人可在训练强度、角度和运动学参数等方面提供更精确的指导,并根据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反馈信息。

“对老年护理场景而言,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核心需求,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需进一步优化以适应更精细化的老年护理任务,如搀扶、避障等。”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老年心内科主任江风林谈到,在马拉松比赛中,人形机器人出现摔倒或“踉踉跄跄”的现象,反映了当前技术还处于早期阶段的现实。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动态环境,如不平坦路面、突发干扰中的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和硬件耐用性仍存在短板。

如今,不少人形机器人已经在工厂“上岗”,医院、养老院也有它们的身影。“在护理领域,人形机器人还无法完全取代护士,但可执行一些机械式程序,减轻护士工作量。”福州儿童医院呼吸三科护士长张柳媚认为,人形机器人正不断优化,人工智能技术能解决诸多人类问题。在护理领域,现阶段机器人已经可以执行一些简单程序,如患者搬运、喂食清洁、康复等工作,还可帮助医护人员进行临床护理数据分析,AI诊断等,但人形机器人缺乏社会意识和情感意识,无法和患者感情交流,提供“暖心”照护。

0 阅读: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