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视野里的世界:中东专制秩序的崛起

南露聊国际 2023-08-10 18:31:00
内部合作和外部扶持,促成了该地区主要大国之间阴森恐怖的和平。 就在十多年前,"阿拉伯之春"起义给整个中东地区带来了民主变革的希望。在阿拉伯世界的起义之前,伊朗于2009年爆发了绿色运动,从而提高了该地区对民众更多地参与各自政治制度的期望。随着这种情绪从伊朗蔓延到突尼斯、埃及、叙利亚及其他地区,显而易见的是,这个多元化且纷争不断的地区的居民正团结起来,要求更加民主的治理。 然而,事实证明,民主化的轨迹并非一帆风顺。许多民主运动遭到了各自精英阶层的严厉抵制,甚至是直接镇压。在其他情况下,如埃及,民主运动最初的成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军事政变所取代。可悲的是,叙利亚和利比亚等国陷入了毁灭性的内战,成为激进派争夺的战场,而不是向民主国家过渡。即使是民主制度开始成形的突尼斯,也经历了挫折。 从根本上说,中东出现了三种平行和交叉的趋势。首先,"阿拉伯之春"之后的民主化努力受到了根深蒂固的精英和禁卫军的阻挠。其次,尽管存在激烈的竞争,但专制政权越来越多地合作维护现状。第三,外部大国现在更有动力维持非民主政权。 2023年是转折点 2023年,中东地区的一系列外交变化和政治事态发展表明,独裁的地区秩序有可能出现。3月,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这对宿敌同意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一出人意料的缓和的一个背景,是伊朗成功地镇压了全国性抗议活动,排除了对伊朗政权的合法性构成了巨大挑战的一个危险。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伊朗抗议活动期间,利雅得没有明确支持抗议者,这是因为利雅得担心伊朗政权更迭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这种有意识地避免直接干预对手的做法标志着利雅得态度的显著转变,最终促进了双边关系的改善。 与此同时,伊朗一直在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建立联系。预计与巴林的关系正常化也将紧随其后。考虑到伊朗曾因支持也门胡塞武装和各自国内的什叶派反对派而对阿联酋和巴林构成严重威胁,这些事态发展耐人寻味。此外,伊朗与埃及关系正常化的前景也变得更有可能。专制政权正通过地区和解相互倚重,而且,这种方式可以促进稳定,使政府免受国内反对派的影响。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是,叙利亚在被中止加入阿拉伯联盟十多年后,于今年5月重新受到欢迎。巴沙尔-阿萨德政府在一场血腥内战之后仍以武力维持统治,但是,阿盟仍欢迎叙利亚重返阿盟。阿拉伯国家似乎默认了该政权的顽固生存,允许大马士革恢复其在阿拉伯联盟中的地位。 同月,埃尔多安及其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在土耳其大选中再次获胜,使反对派推翻这位长期执政者的希望破灭。埃尔多安继续执政到第三个十年的前景令人严重担忧土耳其民主体制的进一步削弱。 有趣的是,就在土耳其大选之前,安卡拉和大马士革之间的关系正常化也刚刚开始。巴沙尔-阿萨德的主要支持者俄罗斯和伊朗鼓励这一进程。尽管分歧依然存在,如土耳其军队继续驻扎在叙利亚,但土耳其和叙利亚之间的全面正常化似乎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4月至6月间,卡塔尔重新开放了驻巴林和阿联酋的大使馆,标志着海湾合作委员会外交危机的正式结束。虽然危机爆发于2017年,并在2021年乌拉峰会期间有效结束,但使馆的重新开放是关系完全正常化的象征性姿态。 最后,随着沙特阿拉伯考虑加入阿联酋、巴林和摩洛哥的行列,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亚伯拉罕协定》的潜在扩展也迫在眉睫。 这些事态发展的意义显而易见。2023年标志着专制秩序的巩固、地区和解的转变以及不同地区参与者对地缘政治现实的务实接受。 外部势力成为助推器 虽然中东地区独裁政权之间的合作与谅解最近出现了上升趋势,但这并非史无前例,而是与以往的规范大相径庭。这一转变主要受到全球格局中两个根本性变化的影响:西方大国,尤其是欧盟和美国的优先事项日益孤立;中国和俄罗斯等非民主大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大国减少了在该地区的存在,或放弃了对民主和人权的强调,转而奉行实用主义。在乌克兰战争期间,欧洲国家为了确保其能源需求,将阿拉伯世界的石油王国作为俄罗斯的替代选择。在此过程中,他们忽略了糟糕的人权记录。美国也搁置了对沙特阿拉伯国内行为的批评,转而试图说服利雅得重新考虑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非民主大国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为中东政权提供了另一种选择。由于不受人权或民主实践等先决条件的限制,这些东方大国为地区政府提供了巩固其独裁政权的机会,同时还能享受有利的经济和政治关系。 例如,主要自2021年总统大选以来,伊朗加强了威权主义,从而与中国和俄罗斯开展了战略合作,建立了一种威权共鸣,这已成为伊朗外交政策的基石。中国和俄罗斯都乐于与一个没有明显改革派存在、寻求改善与西方关系的伊朗合作,而与西方关系紧张的德黑兰也在与东方伙伴建立的关系中找到了慰藉。 波斯湾的阿拉伯国家虽然在对待西方的态度上与伊朗不同,但也获得了类似的利益。它们欢迎中国,认为中国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因为北京不会对其经济伙伴的内部政策妄加评论。与美国不同的是,它们采取了一种基于平衡大国利益的方法。然而,结果是一样的:独裁政权越来越自信,可以为所欲为。 总之,有两个因素对近期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中美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愈演愈烈;其次,乌克兰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西方大国对替代能源的寻求。 世界正在见证东西方竞争的新舞台。与冷战时期不同的是,冷战时期的竞争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对比,迫使地区伙伴采纳其超级大国支持者的意识形态,而当前的竞争则纯粹是地缘政治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地区大国可以在巩固自己偏好的治理形式的同时,为自己的最佳地位和最大利益进行周旋。这种不断演变的地缘政治格局为地区大国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巩固了它们的专制做法,凸显了全球权力转移与地区政治动态之间的联系。 从威权理解到威权秩序 在中东迅速演变的政治格局中,似乎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范式--威权秩序。这种秩序源于各地区行为体之间为实现关系正常化和稳定而达成的一系列相互理解。如果这种共识能够平息地区冲突和争端,那么它将开创一个专制稳定的新时代。 这一新兴秩序的特点是,地区专制政府之间的默契,即互不干涉内政的好处。这种认识一方面是出于对一个政权垮台后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恐惧,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外部势力维持现状的利益考虑。因此,民主政权更迭的概念在该地区越来越难以接受。 一种新的包容意识也标志着这一秩序,并将其触角延伸至伊朗什叶派及其所谓的"抵抗轴心"盟友。伊朗最近与逊尼派阿拉伯邻国关系正常化的步骤表明,德黑兰认为这些国家不再仅仅是美国的"代理人"。伊朗现在认为,地区行为体承认并尊重伊朗的立场和利益。 新兴秩序的另一个决定性特征是它在外部大国竞争中的地位,一方是西方,另一方是俄罗斯和中国。 例如,在西方的制裁下,伊朗依赖中国作为其主要的经济命脉。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已将目光投向吸引大量中国投资,并积极参与北京的"一带一路"倡议。随着利雅得寻求经济多元化和加强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沙特和中国之间的战略对接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中国在两国日益增长的利益可能会增加双方对冲突升级的警惕。 德黑兰和利雅得之所以将中国视为有效的调停者,正是因为中国拥有非民主的政府形式,并且对其伙伴关系的价值观不感兴趣。因此,威权主义不仅是地区行为体的决定性特征,也延伸至能够影响地区趋势的外部势力。 然而,萌芽中的秩序并非没有挑战。即使地区各国政府达成谅解,不再寻求瓦解对方的政治体系,但它们对安全问题的持续关注使冲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它们不断努力维持相互之间的力量平衡,这仍然造成了一个充满潜在紧张局势的环境。在相互竞争的各方之间建立起起码的信任,或至少在战略上具有可预见性,这需要时间。它还将为像中国这样的外部调解人建立一个巩固的角色,或者在最好的情况下,建立一个制度化的角色。 中东走向专制和平? 在自由主义学派中,"民主和平理论"认为民主国家之间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较小。与此相反,最近的事态发展则使"专制和平理论"更加可信。在这种情况下,专制政权表现出更高程度的相互理解,因此更倾向于和平解决争端。 这种不断变化的动态具有重大影响。例如,任何新出现的基层反对派运动在倡导改革时都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鉴于专制政权的巩固和外部支持的匮乏,这些运动可能会受到比过去更有力的镇压。 此外,即使这些运动取得了成功,它们也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充满挑战的国际环境中,因为,民主救生艇被专制政权的汪洋大海所包围,而专制政权则认为民主救生艇的生存威胁到自己的生存。这种特殊情况可能导致民主化引发更大的不稳定。 至于西方在该地区的作用,从促进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它的选择很有限。西方会遇到两类专制政治体系:一类是相对一致的保守政权,如沙特阿拉伯;另一类是修正主义政府,但仍是非民主政府,如伊朗及其代理人。这两大阵营也因与寻求从地区外获得更大影响力的独裁大国接触而得到加强。无论西方是增加互动还是减少接触,其行动都将有助于进一步巩固专制形式的政府。 《国家利益》2023年8月8日Hamidreza Azizi
1 阅读:74

南露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