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男演员退圈回老家赶集摆摊#的词条冲上热搜第一。视频里,曾在《且试天下》《一念关山》中跑龙套的许鹏,正骑着三轮车在青岛某集市吆喝卖水果。他熟练地称重、砍价,甚至被顾客调侃“秤准不准”时,直接跳上秤盘自证清白。而一个月前,他还是剧组里凌晨四点化妆的“侍卫甲”,是中戏科班出身的“边缘演员”。
“被潜规则伤透了心,想为自己活一次。”许鹏的这句话,让无数网友破防。从“镶边配角”到“水果摊主”,这场退圈风波不仅撕开了娱乐圈的遮羞布,更让年轻人开始反思:所谓的“成功”,是否只有一种标准答案?
1996年出生的许鹏,曾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从青岛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后,他以为离演员梦只差一步之遥。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出道7年参演15部剧,始终在“侍卫”“路人甲”等角色里打转。
退圈后,许鹏接过了80岁爷爷的水果摊。第一天出摊,他就遭遇现实“毒打”:一位大爷试吃三颗沃柑后,把价格从8元/斤砍到4元(进价5元),临走还顺走一个橘子。“亏钱,但学会了笑着咽下委屈。”他在vlog里调侃。更魔幻的是,他用来垫三轮车减震的书,竟是《演员的自我修养》。
如今的许鹏,计划帮乡亲直播卖农产品,偶尔也会怀念片场的打光板。他在视频里说:“退圈不是认输,是换个片场当主角。”这场逃离娱乐圈的“行为艺术”,或许正为所有困在系统里的年轻人按下重启键——当规则与尊严无法调和,我们是否有勇气撕碎剧本,把人生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