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孩的天性中就带有易冲动的特质,在步入青春期前后,其身心会历经极为显著的变革,情绪波动极大,仿佛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危险而难以掌控。不过,妈妈们可以借助以下 3 个公式,来引导男孩学会“好好生气”。
首先是“我感到 + 我希望”这一公式,其核心在于清晰地表达内心感受与诉求。例如,当儿子因心爱的玩具被同学损坏而陷入郁郁寡欢的情绪时,妈妈便可适时介入引导。“我感到极其愤怒,某某未征求我的意见就摆弄我的奥特曼,甚至将奥特曼的手臂都弄断了,我期望他能够赔偿我一个一模一样的。”如此这般,让男孩借助语言将内心的情绪宣泄而出,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助力他们从情绪脑的狂热冲动状态,逐步向理智脑的冷静平和状态过渡,使他们在愤怒情绪的汹涌浪潮中,寻得回归理性的路径,避免因冲动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