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存在10年,历经3位皇帝,他们结局分别如何?

稷下学史来明志 2024-02-02 03:46:16

后周(951年至960年),五代十国之末王朝,以东京开封府为都,历三帝,享国十载。其疆域涵盖今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及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地区。尽管仅存十年,但三任皇帝皆得善终,实属五代十国之中难得。

后周太祖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2日)

字元仲者,五代时期后周开国之君。自公元951年2月13日至同年2月22日,他登上了九五至尊的宝座。郭简之子,生于顺州,家族世代为将。体格壮硕,勇猛无比,初入后唐庄宗李存勖的近卫军。随后辅佐后汉高祖刘知远登上帝位。凭借此等莫大功勋,他逐渐晋升为检校司徒、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他平定河中,驻守邺城。然而,却遭到后汉隐帝刘承祐的猜忌。在这种情况下,他发动了著名的兵变,攻陷了开封,迫使皇帝退位。

不久之后,他率领军队击败契丹,并在澶州被部将推举为皇帝,于广顺元年(即公元951年)正月称帝。他开创的王朝,被后世称为后周。在其全盛之时,他倡导节俭、虚心纳谏,积极改革弊政,从而使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然而,好景不长。显德元年正月壬辰日,郭威因病去世,享年仅五十一岁。死后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嵩陵。而他的养子柴荣,则登上了皇位。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

原姓柴,后来改为郭姓,习惯尊称为“柴荣”,他是五代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后周的第二位皇帝(954年2月26日至959年7月27日在位)。

柴荣出身于邢州一个显赫家族,自小便展现出“英俊非凡”的气质,精通骑马射箭,对书史以及道教哲学稍有涉猎,且性格稳重,所以被姑夫誉威收为养子。年轻时曾随商人在江陵贩卖茶叶,感受到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在后汉时期,伴随郭威前往邺都担任天雄牙内指挥使。

广顺元年(951年),后周政权创立,郭威委派柴荣治理澶州。柴荣执政清廉,使得盗贼不敢侵犯。广顺三年(953年),他进入朝廷担任开封府尹,晋封为晋王。显德元年(954年),郭威离世,柴荣继位为帝。同年,他在高平战役中成功击退了北汉和辽的联军。显德二年(955年),他派出军队从后蜀手中夺回了秦、凤、成、阶四州。

显德三年(956年)至显德五年(958年),他三度亲征南唐,迫使南唐割让淮南江北十四州,并放弃皇帝称号,改称为江南国主。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北伐辽国,连克三关三州,但是在商议攻取幽州时突然病倒,不久后离世,年仅三十九岁,在位时间仅为六年。后人给他的谥号为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安息于庆陵。次年发生了“陈桥兵变”,后周覆灭。

柴荣励精图治,致力于国家的统一,曾以“用十年时间开拓疆土,再用十年疗养生息,最后用十年实现国内太平”的宏伟愿景激励自己。他在位期间,在郭威的基础上对朝廷政事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改革,整顿军队,精简官员,招抚流民,降低赋税,制定礼仪、制度、法律,限制佛教发展,从而使得后周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出现复兴迹象。历史学家称他“神武雄略,实为一代英明之主”。

后周恭帝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

后周末代皇帝(生于公元959年8月3日,卒于公元960年2月3日)乃后周世宗柴荣四皇子。

公元959年,被赐予特进、左卫上将军之职位,邸封梁王。周世宗驾崩之后,他正式即位,沿用"显德"年号,当时仅仅七岁,由符太后代行政务,宰相范质、王溥等承担处理军国大事之责,启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为其重要幕僚。公元960年,经历了陈桥兵变,他谙熟世事地把皇位禅让给赵匡胤,宣告了后周的灭亡。在北宋建立之后,他被贬封为郑王,皇帝赏赐他"丹书铁券"。

公元973年,他在房州寿终正寝,时年20岁,得到了“恭”的谥号,其遗体被安葬在顺陵。

0 阅读:14

稷下学史来明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