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绵阳轨道交通线路“现身”政府重磅规划

浩宇说趣事 2024-12-22 06:37:43

Part 01.

12月20日,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绵阳市涪城区S—05、S—06单元详细规划》方案公告。

本次规划范围北至草溪河、安昌河,东起石塘街道石桥铺、白马寺街,西至新皂镇邱家庙村,南接新皂镇赵家花园村。

涉及《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划分的S—05单元、S—06单元,两个单元总用地面积约1341.16公顷(约20117亩),其中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用地面积约1004.86公顷(约15073亩)。

规划定位为川北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绵阳先进制造产业主战场、产城融合发展活力示范区。

在“双300”国家I型大城市建设中,绵阳的城市建设分12个组团,新皂组团是其中之一。

《绵阳市涪城区S—05、S—06单元详细规划》出炉,就是明确了新皂的发展定位。

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约15073亩,规划常住人口约3.8万人,规划实际服务人口约4.2万人。

未来的新皂板块,按“一核、四轴、三板块”的空间布局打造。

一核:新皂货运枢纽。

四轴:两条产业发展轴、产城融合服务轴和滨水活力轴。

三板块:北区生活板块、中区物流枢纽板块和南区产业板块。

规划形成5个5-10分钟生活圈及1个15分钟生活圈,配置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健康管理、为老服务、终身教育、文化活动、体育健康、商业服务、行政管理和其他设施。

最大的亮点是区域内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保留现状宝成铁路和西成客专,落实上位规划传导的绵遂内铁路和油库专线铁路的规划铁路廊道。规划形成“四横二纵”向外放射的城市主干道方格网形式的路网结构。

也就是说,未来宝成铁路、西成客专,绵遂内铁路、油库专线铁路都将在新皂板块交汇,一个川北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呼之欲出。

新皂也是四川绵阳工业园的西区。

在这里,欣盛半导体等先进制造业加速汇聚,中欧铁路物流枢纽联通国际,两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高端食品产业园、传化智慧物流枢纽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和载体项目正在高速推进,综合配套能力显著提升。

传化智慧物流枢纽项目

欣盛显示驱动项目

涪城区高端食品产业园

2024年,新皂GDP预计完成33亿,争创全国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2025年入围赛迪全国镇域经济500强;全力打造全市物流产业第一镇,全市工业强镇第一方阵。

新皂,正在“皂”就欣欣向荣的未来。大物流、大产业、大交通三重引擎下,新皂将成为绵阳又一个投资热土。

Part 02.

细心的网友发现,在《绵阳市涪城区S—05、S—06单元详细规划》的交通结构图中,惊喜地发现:规划预留轨道交通4号线廊道!

图据市自规局网站

你再仔细看,线路方向从高新区金祥南路至铁港大道,再延伸至塘汛街道、吴家镇。

可以笃定,绵阳仍在不声不响地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前期工作。

绵阳交通最让人魂牵梦绕有两个梦:一是绵遂高铁梦,二是城市轨道交通梦。

绵遂高铁梦做了足足20年!

2024年,绵遂内高铁绵遂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将在2028年全面建成通车!遂内段将在“十五·五”期间开工建设。

最重要的是,遂渝铁路确实在紧锣密鼓地跟进!

2023年10月10日,在重庆市政府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提到,重庆将谋划重庆至遂宁城际铁路等项目。

此时,正值川青铁路成都至镇江关段开通前夕。可见重庆打通大西北的客运专线十分急切。

2024年11月4日,在重庆市“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潼南区专场现场上,潼南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曾伟介绍说:在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潼南建设半小时通勤圈,打造遂潼快捷通道,联合(指川渝联合)争取时速350km渝遂绵城际铁路近期启动实施。

新闻发布会现场(来源:重庆日报)

新闻内容截屏

按照规划,渝遂绵城际铁路遂渝段从下到上起于重庆西站,途经沙坪坝、璧山、铜梁、潼南到遂宁,进入遂宁与绵遂内铁路绵遂段共线,这就是渝遂绵城际铁路!

渝遂绵城际铁路建成后,绵阳经遂宁至重庆、贵阳、大湾区方向不仅有了最快捷高铁通道,而且成渝经济圈中,成绵半小时、成渝绵三大核心城市1小时轨道经济圈形成。

详见推文:涪城到三台又建特大桥!争取时速350渝遂绵高铁近期启动!

Part 03.

据《绵阳政事》报道,2012年,绵阳提出启动,2014年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并原则通过《绵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接下来,在市级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中铁二院、中规院、西南交大3家编制单位联合精心编制绵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截屏于《绵阳政事》

方案显示,绵阳远景年(2050年)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推荐方案由5条线构成,线网总长度126.6公里。其中1-3号线为骨架线路,4号线为放射线间的联络线,5号线为市域线。

方案还显示了5条线路大概走向,具体是1号线为循环经济区(绵阳市区与安县界牌镇交界处附近)—游仙经济试验区,1号线支线为游仙—科学城,总长28.7公里;2号线为花荄—塘汛,总长34公里;3号线为青义—松垭,总长30.7公里;4号线为永兴—龙门,总长18.9公里;5号线为金家林—花荄北,总长14.3公里。

2017年11月23日,《绵阳政事》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怎么建?政协委员有话说》一文的文末“新闻链接”》里阐述:

截屏于《绵阳政事》

根据规划,1号线计划于2019年年底开工建设,2023年建成;2号线计划于2021年开工,2025年建成。到2050年,全市建成5条线、总长度126.6公里的轨道交通。交通1号线一期为科发大道至游仙杨家湾23.45公里,科学城支线(芙蓉溪至科学城)4.3公里;2号线一期工程金家林至塘汛南18.91公里,线路总长度46.66公里。

可以看出,对2014年的线路初步规划又作出了调整和优化。

但到了2017年底,国家提高了修轻轨的门槛。

2019年2月12日,绵阳市发改委对绵阳市何时修轻轨作了详细说明:暂无法满足建设申报条件。

截屏于《绵阳政事》

但并不表明绵阳的轻轨梦就此破灭。市发改委态度鲜明:目前,我市正结合2035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客流调查等前期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将适时申报。

不修轻轨,修地铁行不行?

近日,有网友在“群众呼声—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留言,建议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收到留言后,绵阳市发改委就相关问题作出回应:

截屏于《绵阳政事》

当前国家严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同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巨大,建设期将耗费数百亿元,建成后每年还将支付数亿元运营补贴。

结合我市实际,现阶段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时机暂不成熟。后续我市将综合分析城市发展状况,适时启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申报工作。

修地铁太烧钱,有网友建议绵阳市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智轨快运系统。

绵阳市发改委回复:

关于提到的智轨项目,属于一种新的轨道交通制式,其具有诸多优点,但同时存在占用道路资源、运能较小等局限性。结合绵阳市实际情况,待轻轨线网建成后,可考虑将智轨作为轻轨线网末端的补充线路和加密线路,在公共交通体系中起辅助作用。

种种迹象表明:根据绵阳的市情,绵阳的城市轨道交通不适合建设智轨,修地铁的可能性极其渺小,还是适合修轻轨。

“已启动《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就绵阳城区交通堵点、道路承载能力、各交通方式出行分担比例等关联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同时调整2015年编制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一步衔接《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后续适时启动申报工作做足准备。”

从刚刚发布的《绵阳市涪城区S—05、S—06单元详细规划》可以看出,绵阳修建轻轨的前期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从2012年到2024年,绵阳的城市轨道交通梦一梦12年!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美梦成真?

今年,绵阳的经济总量有望实现在4500亿—5000亿之间,有望挺进全国前70强;1—11月的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6.4亿,同比增长10.9%,全年有望达到215亿;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将突破200平方公里。

按照绵阳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对人口的吸引力,绵阳的城市轨道交通梦变为现实图景已渐行渐近。

0 阅读:0

浩宇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