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曹丕是天生的帝王,曹植是天生的文豪,曹冲是天生的神童……那么曹彰,绝对是天生的猛将!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曹彰就和曹操其他的儿子不一样。他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做官。唯一的志向,就是做将军。用曹彰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
唯一可惜的是,曹彰生的太晚,没赶上东汉末年最激烈的那场混战。
曹彰出生的那年,正好赶上汉灵帝驾崩。他十二岁的时候,曹操就打完了官渡之战。而等他稍微长大一点之后,曹操又已经彻底发达,早就不用自己儿子亲自上战场搏杀了。
但同时,曹操又不敢让一个年轻人,过早单独统领一支军队,独自去负责一个方面的战事。
所以,曹彰第一次单独领兵,独自去征战,那已经是公元218年的时候了。
那一年,北方的乌桓再次造反,曹操当时的注意力,都放在孙权和刘备身上,暂时腾不出手。所以,他就让曹彰领兵,前去解决乌桓。
结果,到了前线之后,曹彰彻底放开了手脚。在自身兵力尚未全部集结之前,曹彰只带了一千人马,就敢正面硬刚乌桓数千骑兵。而且,双方交手之后,曹彰还很快打赢了!
更夸张的是,在击溃乌桓骑兵之后,曹彰还带着少量人马,一路开始追杀这些乌桓骑兵,并且一口气追到了桑干河!
曹彰的勇猛,很快就镇住了塞外诸部。据说在这一战之前,鲜卑的首领轲比能,正带了数万大军观望。只要发现曹魏军队落了下风,马上就想出手。结果,就是因为曹彰的勇猛,镇住了这位鲜卑首领。
曹彰的这番表现,无疑让曹操非常满意。而此战之后不久,正好曹操和刘备在汉中对峙。前线作战的时候,刘备的养子刘封,打起仗来非常勇猛。于是曹操同样下令,让曹彰火速前往汉中,势必要和刘封打一场,正面较量一下!
所以,对于上了年纪的老父亲来说,喜欢比谁家的儿女更优秀,真的从古至今都一样。
唯一可惜的是,曹彰还没抵达汉中,曹操就已经撤退了。所以,历史上也就没出现曹刘两子,代父征战的名场面。
至于曹彰,虽然没赶到汉中,但曹操依然对他寄予了厚望。此战之后,曹彰就被曹操留在了长安。如果刘备接下来再从汉中打过来,估计就有曹彰上场的机会了。
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就在曹彰刚刚留守长安之后不久,曹操忽然就在洛阳病逝了。
于是再之后,就有了曹彰星夜前往洛阳,先曹丕一步抵达的事情。
在之前的世子之位争夺战当中,曹彰一直就没露过面。虽然他很能打,但显然,在曹操眼里,一个只会打仗的猛将,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所以在之前的很多年里,曹操也从来没有把曹彰向继承人这个方向培养过。
但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曹彰的入场,却让所有人瞬间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此时的曹彰,或许比曹植更有竞争力,更能威胁到曹丕的位置!
要知道,此时曹彰的手上,那是有兵权的!而且,曹彰此时是以‘越骑将军’的官职,留守长安……如果此时曹彰率领麾下军队,封锁潼关,割据关中。整个曹魏集团,瞬间就会有分裂之祸。
值得庆幸的是,在曹操去世之后,曹彰并没有封锁潼关,而是选择亲自来到了洛阳。而且,因为在曹操生前,曹彰并没有长时间单独指挥军队,估计麾下的直属军队也不算很多,在军中的影响力,也相对有限。
所以,当他选择来到洛阳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但接下来,曹彰入城之后,却毫不掩饰自己对继承人身份的渴望。他第一时间召集洛阳百官,询问曹操的印绶在哪里。
印绶这种东西,虽然无法完全代表魏王的权力,但如果落入到曹彰的手里,曹彰却有了起兵讨伐曹丕的理由。 再之后,曹家就会重蹈当年袁家的覆辙。
或许,这就是当年诸葛亮在《隆中对》当中,提前预判到的‘天下有变’的时候了。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有一个在当时并不是太过重要的人,站了出来,直接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这个人,名叫贾逵。
在之前整个东汉末年的混战历史上,贾逵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他们家虽然也算是一地望族,但是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已经彻底衰落了。
据说贾逵年轻的时候,穷得一塌糊涂,冬天连裤子都买不起!后来有一次,他跑到自己大舅哥家里借宿,天亮之后,还是穿着自己大舅哥的裤子才能离开。
不过,贾逵家里虽然没落,但家学还在。后来天下大乱之后,他就在袁绍集团上班,逐渐成了县令。再后来,袁家被曹操打垮之后,他又被曹操收编。进入曹氏集团上班之后,他又抱上了部门经理钟繇的大腿,有了直接接触曹操的机会。
再后来,等到曹操打马超的时候,有一次曹操召见下面的官员,这期间就召见了贾逵。结果对于曹操的提问,贾逵回答的有理有据,让曹操很是满意。
于是就这样,贾逵彻底抱上了曹操的大腿,后来又成了曹操手下的主簿。
而在贾逵做主簿的时候,曹操麾下至少还有另外两个主簿,或者是两个差不多工作性质的属官。一个叫杨修,另一个叫王凌。
这些关系,在接下来三国时代的曹魏主线剧情当中,都至关重要。
可能就是因为杨修的原因,后来,贾逵又上了曹植的船,成了曹植的支持者。而在之前的继承人争夺战当中,贾逵其实是曹丕的反对者!
当然,一直到曹操去世之前,贾逵依然还没那么重要。但在曹操去世之后,原本地位并不算高的贾逵,却突然变得重要的起来。
因为按照当时的制度,贾逵当时担任的谏议大夫,恰好要负责帮曹操办后事!
这样看来,当曹彰带兵进入洛阳,向众人索要曹操印绶的时候。贾逵为了反对曹丕,他应该直接把印绶交给曹彰,尽一切可能反对曹丕才对。
可问题就在于,此时的贾逵,偏偏做了一个相反的决定。
‘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