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后期人才严重凋零?三国后期的人才,水平真的很差吗?

老司机扯电影说 2024-12-12 09:28:09

所谓‘三国后期人才凋零’,其实只是一个历史错觉。

真实的情况是,三国后期的人才,质量丝毫不比前期逊色。只不过是因为《三国演义》影响力太大,然后罗贯中写三国后期的笔墨又比较少。所以大家会下意识觉得,三国后期的人才水平不行。

羊祜、陆抗、杜预、王浚、邓艾,这五个人都是出生或者活跃在三国后期这段时间的牛人。他们都进了武庙,一个比一个能打。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历史爱好者来说,大家可能只听说过一个邓艾,对于其他四个人则是知之甚少。

而在《三国演义》当中,整个演义小说,一共是一百二十回。但诸葛亮的去世,却是发生在一百零四回。也就是说,从诸葛亮去世开始,一直到西晋灭亡,罗贯中总共用了十六回的笔墨,来写三国后期的故事。

而且,羊祜、陆抗、杜预这三位大佬,集中挤在一回的内容当中。

但实际上,光是他们三个的故事,稍微细写一下,就够再多出三四十回了。

或许,我们可以简单来捋一下,从诸葛亮去世开始,后三国时代到底都发生了哪些事情?而在这些事件当中,到底又有哪些猛人出场?

公元234年,在第五次北方途中,诸葛亮病逝。在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重用了当年诸葛亮提到的蒋琬,此后蒋琬主理蜀汉朝政十年,兢兢业业,一直以安民为本。十年之后,蒋琬病重,随后蒋琬又把位置让给了费祎。

此后,费祎又执掌蜀汉朝政十年。在职期间,费祎不但恪尽职守,俭朴清廉,而且费祎本人还会打仗!他曾经在汉中大败曹爽,让曹爽就此再也没有了进攻蜀汉的念头。而最终,十年之后,费祎则是被魏国降将刺杀而死。

蒋琬和费祎,还有早早去世的董允,都是最顶级的治国能臣。在他们的治理下,尽管蜀汉国力偏弱,但在诸葛亮死后的二十年时间里,却始终没有发生任何大的波动,而且国力一直在缓慢恢复。

如果拿到一个大一统朝代,这三人都有成为顶级宰辅的资格。

而在武将方面,蜀汉集团后期最有名的,就要数姜维了。虽然姜维没进武庙,但姜维后期九伐中原,同样打得非常精彩。而且,姜维临终之前的一计,千百年来,一直让后人非常敬佩。

另外,还有很多蜀汉集团的二代三代们,最后同样也都为蜀汉战死,一直没有投降。他们的故事,同样也让后人感慨。虽然能力差一点,但是个人品格是真的没得说。

不过,如果把后三国时代,进行一个横向的对比。那么,这样的蜀汉,很有可能是三国当中,人才最拉胯的一个。

相比之下,吴国和魏国的人才,水平其实更高!

魏国那边,从诸葛亮去世开始,接下来四十年的历史,大致就是司马懿灭辽东、曹叡去世、司马懿曹爽争权、高平陵之变、淮南三叛、曹髦之死、司马炎和司马攸的世子之争、邓艾灭蜀、钟会之乱、司马炎篡位,以及司马炎十年准备,最后发动那场西晋灭吴之战。

当然,后面的那段历史,其实已经算是西晋的历史了。

而在这段历史当中,从高平陵政变结束开始,后面的那部分历史,很多人就不太熟了。在后面的那段历史当中,大家最熟悉的,可能也就是成济当街杀曹髦。

但实际上,后面司马炎的故事如果展开之后,其实同样很精彩。

而在这段故事当中,魏国这边,武将出现了四位武庙级的将领,分别是杜预、王浚、羊祜和邓艾。其中的杜预,更是同时进了文庙和武庙。

另外,三国后期的战争,尤其是西晋灭吴之战,参战人数其实是堪称整个三国时代最多的!虽然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名气要更大一些。但这两场战争,参战总兵力,其实都只有十几万人。

但是那场西晋灭吴之战,双方参战的总人数,却是实打实的近四十万人。

参战兵力的增加,对于指挥者的考验,其实是成倍增加的。

至于东吴方面,后期的主线剧情,大致就是两宫之变,以及后期孙家宗室的内斗。在这段历史上,东吴几大豪族同样是人才辈出,直接主导了这段历史的发展。陆逊和陆抗,更是以父子的身份,同时进入了武庙。

对于后三国时代的人才问题,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

请问,杜预和吕布各带五千人对打,谁的胜算更大?竹林七贤的玄学思想,各有什么不同?

司马炎在灭吴之前,到底都做了哪些准备?

想明白这些问题之后,或许,我们就能理解真正的后三国时代了。

历史上的后三国时代,从来都不是什么人才凋零的时代。只不过因为《三国演义》影响太大,而罗贯中对这段历史的描写又比较少,后世也少有写这段历史的文学作品。所以最后,大家自然就会觉得,这段历史没啥人才了。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