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巫》
小成本拍出高逼格。信仰的崩塌,女巫的入侵,太风格化了,最后托马辛在恶魔之舞中觉醒,从家庭Z教窒息般的束缚中得到了解脱。色调构图堪称完美,Z教悬疑的文艺古典风格,安雅泰勒的装扮太有韵味。小屋中点燃蜡烛的灯光与影子交错,极致的画面令人陶醉。弥漫着一种诡异但又迷人的氛围,不经让人想象要是真的生活在那种地方会怎么样?
2. 《Soho区惊魂夜》
电影前半部把歌舞、六十年代、惊悚以及双女主镜像拍的既惊艳又高级。后半部为了惊悚和反转,却未能铺垫足够的动机和剧情冲突,让结尾风格突兀而令人可惜。但Anya的歌舞实在美艳,如果专注打磨故事本身感觉会更完美。
3. 《峡谷》
极致美景+极品美女,造就了这部拼合怪电影的新高度。一部野心勃勃的类型片,试图将爱情、科幻、恐怖、动作融为一体,但叙事逻辑稍显凌乱。导演德瑞克森在视觉呈现上展现了极高的水准,峡谷的特效设计融合了奇幻与恐怖元素,动作场面密集且充满张力。然而,视觉冲击未能完全服务于叙事,部分情节显得喧宾夺主。
4. 《分裂》
因为有安雅,才来看这部电影。刚开始这多重人格的设定是真的吸引人,但是过程中感觉并没有将这种多重人格讲透彻,Dennis的童年究竟发生了什么?Casey童年噩梦在成长过程中的影响,都是浅尝辄止,一笔带过,最后反而出现了一个反人类的怪兽人格,把体质都给改变了,好烂的剧本和俗套的惊悚模式,全程就在看主角表演分裂和换装,女孩们卖力惊恐。
5. 《北欧人》
维京版的“王子复仇记”,或者说是莎翁笔下“哈姆雷特”的原版故事。当战鼓敲响,号角吹响,维京人的战船划破波涛,向着斯拉夫部落的黎明进发。鲜血与火焰交织,生命的呐喊在风中飘荡。阿姆莱特的复仇是王子的呐喊,也是命运的沉默。他的复仇之路充满了X腥与暴力,却在命运的重压下显得如此无力。
6. 《菜单》
好惊喜的电影,尤其是里面把餐厅和食物都拍的好高级好诱人。而且对爱装人士的讽刺很到位。难怪德尔·托罗喜欢这部,很符合他的审美。本片的一大亮点是选角的精确,拉尔夫·费因斯很适合演神经病变态,一众演员都刻满印象一样地被安排在特定的角色类型上,这种直给型的选角本身很符合这种高概念的电影。
“安雅·泰勒-乔伊”为艺术献身的6部电影,每一部都让人血脉贲张。